1978年3月—1982年1月,就读于南京师范学院(理学学士)。
1982年2月—1985年1月,轻工业部烟草工业科学研究所(郑州烟草研究院前身)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硕士毕业后留院工作,历任室主任、所长助理,研究员职称,博士生导师。
1998年8月,任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负责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分管科研开发处、烟草农业研究室、烟草化学重点实验室。
2005年底,谢剑平主持的“卷烟烟气危害性评价体系研究”项目启动。
2007年9月,“卷烟烟气危害性评价体系研究”项目顺利结题。谢剑平及其研究团队研究了163种国内外卷烟的29种有害物质和4项毒理学指标,发现仅用一氧化碳、氢氰酸、NNK等7种最主要的有害成分即可表征卷烟烟气的危害性,并以此设立了卷烟危害性定量控制指数及低危害卷烟产品的分级评价指标,构建了卷烟危害性控制方法体系,为开辟卷烟“减害降焦”技术研究新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12月,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7月,聘任为河南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3]。
现任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院长、党组副书记,河南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3]。
2022年7月15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正式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剑平为河南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3]。
1、棕色化反应研究
在模型体系中,研究非酶棕色化反应(Maillard Reaction)的反应机理、各种反应条件对非酶棕色化反应的影响;研究高分子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的形成、分离条件以及香料应用价值。
2、香味物质在卷烟中的作用行为研究
研究各种合成香料和天然香料在卷烟燃吸条件下的作用阈值、风味特征和转移行为。
3、烟草和卷烟烟气复杂体系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分析
应用HS-LPME/MALDI-FTMS(顶空-液相微萃取/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傅立叶质谱)分离分析烟草和卷烟烟气复杂基质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分析,建立复杂体系中微量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
4、环境烟草烟气(ETS)研究
在环境烟草烟气实验舱中分析ETS标示物以及标示物与卷烟烟气成分的关系,评价ETS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5、卷烟降焦减害的应用研究
研究卷烟烟气主要有害成分的产生机理、转移行为以及影响因素;开发降低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实用技术;建立卷烟烟气安全性综合评价体系。
长期从事烟草化学、烟草香料和卷烟降焦减害的应用研究工作。熟悉烟草科学与研究发展动态与趋势,根据烟草行业发展需求提出过多项开拓性的研究课题。主持国家经贸委科技创新项目——“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LPME/毛细管GC-TOF-MS快速分析烟草复杂体系中的挥发酸和挥发碱”等重大课题。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等SCI源期刊审稿专家
国际烟草科研合作中心(CORESTA)理事会中国代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
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
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草与烟草制品委员会(ISO/TC126)中国代表[4]
郑州烟草研究院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组长
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烟草科技》(中文核心期刊)主编
《中国烟草学报》副主编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评为“烟草系统有突出贡献专家”。
2003年,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在低焦油卷烟,二等奖,国家级
2004年,河南省劳动模范。
2004年,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二等奖,国家级
2000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授予“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8年,HS-LPME/毛细管GC-TOF-MS快速分析烟草复杂体系中挥发酸和挥发碱,一等奖,省级
2009年,卷烟危害性指标体系研究,一等奖,部委级
2010年,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体系建立及,二等奖,国家级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获得烟草局科技进步奖(部级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在RCM、Tabkforschung Internationald等学术刊物和CORESTA、TSRC(烟草科学家会议)发表科学研究论文3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1项,申报发明专利(已受理)4项,实用新型1项。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4次。
2011年12月8日,在“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新闻通报会”上,新增选的54名院士名单正式公布。其中工程院新晋院士谢剑平,因属烟草研制领域而引起媒体广泛质疑。谢剑平历经4年3次提名,该次当选为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5]。
8日上午10点,知名网友刘志峰在腾讯微博第一时间发文炮轰新晋院士谢剑平。
包括方舟子等不少人质疑,“烟草院士”的当选是帮助烟草公司变相推销香烟、客观上鼓励人们吸更多的烟,最终会使中国人吸烟率上升,矛头直指谢剑平所做的研究卷烟“减害降焦”。“这是个伪命题,降焦根本不能减害,是全世界已认同的科学道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最早介入控烟的工作者杨功焕表示,谢剑平的研究“一点都不新鲜”,几十年来、多个国家、成千上万个研究早已证明,任何降焦、任何添加剂,包括中药,都无法让卷烟“减害”。杨功焕称“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是科学证明的真理,但一些科学家研究“降焦减害”,为烟草商服务。
方舟子列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条文,上面明文写道:“烟草制品使用‘低焦油’等词语属于虚假、误导、欺骗。吸极低焦油、低焦油卷烟患肺癌死亡的风险和吸中度焦油卷烟一样”。对于谢剑平的创新研究在卷烟中添加中草药,选择性降低烟气有害成分,方舟子指出,“降焦本来就够骗人的了,这中草药减害就更害人了”“烟草本来就是害人的,研究烟草的人当选院士很不妥,简直就是笑话”方舟子强调,通过研究来减少烟草危害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根本之道是“禁烟”。
针对 “烟草院士”谢剑平的院士资格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2014年3月10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动员谢剑平自己请辞,他还在进行考虑”[6]。
2013年两会期间,潘云鹤就对媒体表示,工程院不会主动撤销谢剑平的资格。工程院在对谢剑平做劝退工作,但对方不接受。
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撤销院士称号:一是当院士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涉及丧失科学道德,背离了院士标准时;二是院士本人提出辞去院士称号的辞呈。
时隔一年,谢剑平“还在进行考虑”。对此,潘云鹤回应:“那当然,他没有犯任何错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表示,依据章程,工程院不会主动撤销“烟草院士”谢剑平的资格。在该报记者追问下,潘云鹤表示,工程院正在对谢剑平做劝退工作,但对方不接受。
工程院已启动过复议谢剑平院士资格的相关程序,但这一方案在工程院主席团投票中就“失败了,没通过”,因此按现章程,如要取消谢剑平的院士资格,只有他本人主动请辞这一种方式。
据悉,2013年两院大会前夕,工程院主席团对“烟草院士”解决方案曾进行表决,对于“复议谢剑平院士资格、修改工程院相关章程”一项,经投票后未通过;对于“从维护工程院声誉和全国控烟工作大局,建议其本人提出辞呈”一项,大多数人投票同意。
考虑辞去院士已一年:还在进行考虑
针对“烟草院士”谢建平的院士资格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2014年3月10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动员谢建平自己请辞,他还在进行考虑”。
2013年两会期间,潘云鹤就对媒体表示,工程院不会主动撤销谢剑平的资格。工程院在对谢剑平做劝退工作,但对方不接受。
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撤销院士称号:一是当院士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涉及丧失科学道德,背离了院士标准时;二是院士本人提出辞去院士称号的辞呈。
时隔一年,谢建平“还在进行考虑”。对此,潘云鹤回应:“那当然,他没有犯任何错误。”
舆论为什么一直盯着谢剑平不放?原因之一,希望院士评选能够名至实归。比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甚至批评谢剑平的研究就是一个“骗局”,只是为了推销更多的烟草而已。
原因之二,希望院士评选能够传递正能量。中国工程院的网站上有一封“致2011年新当选院士的信”,其中提到,“中国工程院要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素质高、学风正、品德优的院士队伍”。不难看出,院士评选不能只看科研而不顾道德、不讲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