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嘉乡

人口 32713人
中文名 珠嘉乡
下辖地区 棚村、踏水、元山等行政村
目录导航

简介

仁寿县珠嘉乡位于仁寿县东北方六公里,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珠嘉乡珠嘉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珠嘉乡辐员面积57平方公里数,辖设25个行政村,192个经济社,总户数7912户,总人口31437人,其中男16347人,女15090人,

耕地面积29827亩,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水稻水果和蔬菜等。

2007年在珠嘉乡桥墩村三组发现摩崖造像,经县文管所文物管理人员现场堪查,共发现4龛50余尊造像,并初步判断为唐代作品。

下辖村

棚村村 民和村 立志村 红瓦村 踏水村
元山村 桥墩村 国和村 杠林村 古楼村
中师村 黑虎村 枣树村 苗元村 车堰村
笔水村 金光村 光芒村 洪流村 志气村
照耀村 陈家村 木门村 响水村 九斗村

交通便利

棚村村 民和村 立志村 红瓦村 踏水村
元山村 桥墩村 国和村 杠林村 古楼村
中师村 黑虎村 枣树村 苗元村 车堰村
笔水村 金光村 光芒村 洪流村 志气村
照耀村 陈家村 木门村 响水村 九斗村

基础设施

珠嘉乡距县城6公里,距成都102公里,仁简路贯通珠嘉乡。

文教卫生

珠嘉乡各村于2000年实现公路、电话、有线电视三通工程。珠嘉乡已开通成为1800户程控电话,1516户安装了闭路电视。珠嘉乡共有街道6条。珠嘉乡有商贸和个体工商户600户,家贸市场5个,中小学6所,在校生达3250人,有乡卫生院1所,场镇设施基本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珠嘉乡珠嘉乡为保障人畜用水及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珠嘉乡隶属县仁寿县水利局采取“各个击破”的措施:即在龙泉山脉、荣威山脉两大山区实施联户供水、建集雨饮水工程,采取“丰储枯用”的模式,建设水窖、水池、水井等集雨饮水工程,广集天上水、开辟地表水、保持地下水,解决群众长期干旱缺水、无水喝的困难;在平坝区突出工程配套,做到“有井、有盖、有提水设备、有高位水池、有洗衣设备”的“五有标准”,实施高标准的单户供水工程,使农村人喝上自来水和安全水;

在乡镇场镇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在居民集中居住的镇场上,由水利部门修建集中供水站,以解决居民的吃水困难。

原花园乡场镇由于和珠嘉乡场镇距离较近,两镇共用一条河水,有常住居民3000多人。

珠嘉乡用水紧张,果蔬种植和水产养殖发展不起来,甚至连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都难达到。

多年来,这里居民家中都有一个自制的砂罐,里面装满了碎石子,细沙子,碳渣等,专门用来过滤井水。2007年,县水利局投资近百万元修建了一个集中供水站,经过严格科学的消毒过滤程序,保证两场镇3000多居民吃到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许多居民都高兴地说,水厂“上岗”,砂罐就“下岗”。 该乡的果蔬种植和水产养殖也得以快速发展起来。

农业经济

教育设施:初中3所,小学3所,幼儿园9个;

卫生医疗设施:珠嘉乡中心卫生院,珠嘉乡计划生育服务站,25年村级医疗服务站,可以做到一般疾病不出乡就能进行;

文化娱乐设施:珠嘉乡文化站,珠嘉乡九斗村图书阅览室;

服务设施:高六子饭店 何三饭店

乡镇发展

珠嘉乡农业结构合理,形成了传统项目与优势项目的互补,其中优质水稻12665亩,优质水果3000亩,集约化养鱼1000亩,粮食总产量达181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38元。

“麦/玉/豆”旱地新三熟技术作为仁寿县重点示范的节水技术,2008年有高产核心示范片1000亩,分布在珠嘉乡黑虎村8个组,涉及农户464户。比传统的麦玉苕模式亩平可增收170元以上,因秸秆覆盖、免耕等配套可亩平节水30余方。

水稻地膜覆盖强化栽培核心示范片100亩,分布在珠嘉乡黑虎村3个组,涉

珠嘉乡珠嘉乡及农户86户。示范田最高产量732公斤,最低650.2公斤,平均产量696.1公斤,比常规对照田增产114.6公斤,增19.7%,多收入183.3元/亩。在2007年严重旱灾情况下,水稻地膜覆盖强化栽培技术有效抵御旱灾,每亩节省抗旱成本15元以上,示范片总增产11460公斤,总增纯效益就达19830元。

在“田饱肚”(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搞好“地调经”,即改旱地和丘陵地区二台土以上的旱地搞好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用根系经济林作物代替传统的毛系农作物,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提高抗旱能力。主要以经济林为主,大力推广枇杷、梨、桃、青见等水果产业。

在“地调经”过程中以“种种结合、种养结合”为主的立体农业,确保农民增收,增强农民结构调整的信心。

珠嘉乡水利资源丰富,利于果蔬种植与水产品的养殖。

该村3000余亩的水果种植区,包含桃子、枇杷、丰水梨等多个品种的特色水果,此外还有大面积玉米、小麦等种植,果蔬经济为该村农民带来可观收入。

该村丰富的水资源,为水产品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千余亩的水产养殖区,每年可为该村提供百余吨成鱼,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见一斑。

由于珠嘉乡有丰富的水源和货源,以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该乡成为了企业投资发展的好地方,企业的建立,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资金的投入,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乡机关

珠嘉乡把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在实施危房改造过程中,珠嘉乡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方针,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帮助和鼓励农村特困家庭抓好危房改造工作。

珠嘉乡对特困家庭危房改造的优惠扶持政策有八项:土地部门对危改户提供用地规划审批服务,免收一切费用;地税部门对危改户需缴纳耕地占用税的给予适当减免照顾;

林业部门负责办理建房用材手续,免收一切费用;城建部门免费为危改户提供建房规划服务;

信用社为危改户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

乡、村两级对危改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或物资扶持,并全力搞好协调服务;每个乡直单位联系包扶一个危房改造户,帮扶1000元左右的资金或物资;

所有行政干部和村组干部联系一个危房改造户,为他们出谋划策、协调关系,保证按期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优惠扶持政策的出台,激发了危改户和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珠嘉乡危改工作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乡部门帮扶、村组干部服务、社会各界参与的良好格局。

珠嘉乡农村特困群众住房存在严重困难,珠嘉乡共有农村特困危房168户,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扶持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