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是一本给聪明人和有阅历的人看的书。因此,不适合思想浅薄的人,因为思想浅薄的人读不懂书中的深意。关于西游的作品中,能与现实联系如此紧密,而又和西游的内容密不可分的众多图书作品中,这是联系得很好的一部作品。这与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他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再有,就是这36封信,信信都有精彩的亮点。“每个人都说在追求自由,其实他一生都在刻意地逃避自由,他要的自由不是真自由,是另一种不自由。真的自由在人心中,与别人无关,拥抱它需要“虽千万人吾王矣”的勇气,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承受起这样的自由。以自由的名义,度着不自由的人生,这也许是绝大部分人的命运。”还有最后一封信中所说的“任何人都没有天赋的权利把别人当作工具,任何人都没有天赋的权利为别人设计好必须参与的游戏,任何人都没有天赋的权利决定别人说什么想什么,任何人都没有天赋的权利占有或剥夺别人的存在。世界上没有偶像,人的尊严不应该受到亵渎,我们应该拒绝为某些人演出,生命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自己。”这字字珠玑、深刻而又令人心酸。
第一卷 | |||
代序:故事从玩笑开始(1) | 代序:故事从玩笑开始(2) | 代序:故事从玩笑开始(3) | 第一封信 西天取经引发的争议(1) |
第一封信 西天取经引发的争议(2) | 第一封信 西天取经引发的争议(3) | 第一封信 西天取经引发的争议(4) | 第一封信 西天取经引发的争议(5) |
第二封信 做个明星和尚也苦恼(1) | 第二封信 做个明星和尚也苦恼(2) | 第二封信 做个明星和尚也苦恼(3) | 第三封信 大唐官场的游戏规则(1) |
第三封信 大唐官场的游戏规则(2) | 第三封信 大唐官场的游戏规则(3) | 第四封信 当唐僧遇上齐天大圣(1) | 第四封信 当唐僧遇上齐天大圣(2) |
第四封信 当唐僧遇上齐天大圣(3) | 第四封信 当唐僧遇上齐天大圣(4) | 第五封信 齐天大圣的个人简历(1) | 第五封信 齐天大圣的个人简历(2) |
第五封信 齐天大圣的个人简历(3) |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第二部分 | |||
第六封信 白龙马的前世与今生(1) | 第六封信 白龙马的前世与今生(2) | 第七封信 保一方平安猪八戒(1) | 第七封信 保一方平安猪八戒(2) |
第七封信 保一方平安猪八戒(3) | 第八封信 大情圣猪八戒的学问(1) | 第八封信 大情圣猪八戒的学问(2) | 第九封信 著名前锋沙僧的命运(1) |
第九封信 著名前锋沙僧的命运(2) | 第九封信 著名前锋沙僧的命运(3) | 第十封信 悟空三人的个人总结(1) | 第十封信 悟空三人的个人总结(2) |
第十封信 悟空三人的个人总结(3) | 上架公告及充值方法 |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第三部分 | |||
第十一封信 一次失败的思想教育(1) | 第十一封信 一次失败的思想教育(2) | 第十二封信 观音把唐僧给惹火了(1) | 第十二封信 观音把唐僧给惹火了(2) |
第十三封信 所谓三打白骨精真相(1) | 第十三封信 所谓三打白骨精真相(2) | 第十四封信 典型机会主义者八戒(1) | 第十四封信 典型机会主义者八戒(2) |
第十五封信 爱一个人真的有罪吗(1) | 第十五封信 爱一个人真的有罪吗(2) | 第十六封信 太上老君是幕后黑手(1) | 第十六封信 太上老君是幕后黑手(2) |
第十七封信 有关唐僧之死的闹剧(1) | 第十七封信 有关唐僧之死的闹剧(2) | 第十七封信 有关唐僧之死的闹剧(3) | 第十八封信 乌鸡王国的权力斗争(1) |
第十八封信 乌鸡王国的权力斗争(2) | 第十八封信 乌鸡王国的权力斗争(3) | 第十九封信 红孩儿不尿悟空叔叔(1) | 第十九封信 红孩儿不尿悟空叔叔(2) |
第二十封信 和尚与道士车迟国斗法(1) | 第二十封信 和尚与道士车迟国斗法(2) | 第二十一封信 天庭审判唐僧的阴谋(1) | 第二十一封信 天庭审判唐僧的阴谋(2) |
第二十二封信 悟空和牛魔王的兄弟情谊(1) | 第二十二封信 悟空和牛魔王的兄弟情谊(2) | 第二十三封信 当女儿国国王爱上唐僧(1) | 第二十三封信 当女儿国国王爱上唐僧(2) |
第二十四封信 如来和太上老君的较量(1) | 第二十四封信 如来和太上老君的较量(2) | 第二十五封信 真假孙悟空的大闹剧(1) | 第二十五封信 真假孙悟空的大闹剧(2) |
第二十六封信 悟空和牛夫人的爱恨情仇(1) | 第二十六封信 悟空和牛夫人的爱恨情仇(2) | 第二十七封信 唐僧与毒贩子的交易(1) | 第二十七封信 唐僧与毒贩子的交易(2) |
第二十八封信 如来佛也有假冒伪劣(1) | 第二十八封信 如来佛也有假冒伪劣(2) | 第二十九封信 内奸猪八戒谋害唐僧(1) | 第二十九封信 内奸猪八戒谋害唐僧(2)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第四部分 | |||
第三十封信 如来舅舅背后的黑手(1) | 第三十封信 如来舅舅背后的黑手(2) | 第三十一封信 小美女缠上唐僧叔叔(1) | 第三十一封信 小美女缠上唐僧叔叔(2) |
第三十二封信 八戒再会老冤家嫦娥(1) | 第三十二封信 八戒再会老冤家嫦娥(2) | 第三十二封信 八戒再会老冤家嫦娥(3) | 第三十三封信 普贤菩萨也赤膊上阵(1) |
第三十三封信 普贤菩萨也赤膊上阵(2) | 第三十四封信 灵山也绝非清净之地(1) | 第三十四封信 灵山也绝非清净之地(2) | 第三十五封信 佛经无用与天子之恨(1) |
第三十五封信 佛经无用与天子之恨(2) | 第三十六封信 一声叹息无言的结局(1) | 第三十六封信 一声叹息无言的结局(2) | 尾声 唐僧到底归向何处(1) |
尾声 唐僧到底归向何处(2) | 尾声 唐僧到底归向何处(3) | 尾声 唐僧到底归向何处(4) |
整理、翻译唐僧的信件,是一件颇为不易的事。这些信件都是用梵文书写的,如今精通梵文的大师,海内寥寥无几。一是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另一个就是我。季先生老了(本书出版时,季先生已经仙逝了。),又是国宝级的人物,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修身养性,没有精力完成这项繁杂的工作。至于有些所谓的文坛黑马也跃跃欲试,恕我直言,所谓“黑马非马”,黑是可以了,马倒未必,他们更适合在好莱坞发展。也有人说,为什么不找我,我外语过了十六级,大师笑了!
作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我的时间很紧张。要带研究生,不但要指导他们如何巧妙地抄论文,还要教他们怎么走门子发表;要到处演讲,四方布道n,拿了人家的钱,焉有不卖命的道理;要出席各种讲座,为神经衰弱的男人空虚寂寞的怨妇做开化工作,也算是经世致用、普度众生;要应付报社与电视台的记者,回答各种似是而非的问题,尽可能用最绚烂的无聊来娱乐大众;作为社会名流,少不了还要经常发表一些微言大义。再忙还得留出时间,应付我老婆。我老婆是前跆拳道全国冠军,功夫好生了得,稍有不慎,便招来家庭暴力。她经常训导我:别以为**上插几根鸡毛,就拿自己当凤凰了。一次她在电视上看到著名学者余先生说他老婆是亚洲第一美人,就回来跟我急,要我表态。我说:非常客观地讲,你就是当代的阿弗诺蒂特!她没听懂,马上拎起我往楼下扔,幸亏我赶紧说:宝贝,阿弗诺蒂特就是维纳斯,世界小姐啊!她才饶了我。唉,个中滋味,愿与苏格拉底、胡适之诸先生共勉。苏圣人被老婆泼洗脚水,味道当然不能与鸡尾酒媲美。江冬秀女士的菜刀要是再麻利点,胡老师早就成中国文化界的重大损失了,用不着麻烦我们来批倒批臭。在江女士的调教下,胡老师成了好男人的典范,并总结出所谓“三从四德”,为我等指明了奋斗的方向。胡老师谆谆教导我们:
太太外出要跟从
太太的话要听从
太太讲错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发怒要忍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众所周知,像我这样的大师,在选择科研题目时,是非常刁钻的。我不妨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厉害了。前几日有位北大历史系的才子(现在的北大只出才子不出人才)修书于我,言语颇为得意,说自己经过严格考证,发现了武则天的两个胸部体积迥异。看完后本大师做拈花微笑状,吩咐他去拜读我十年前发表在《古史研究》上的文章。他看完我的文章后小便失禁、精神恍惚,立马转到了光华管理学院。原来十年前我已用雄文五万考证出武则天的左胸体积为326.5毫升,右胸365.6毫升,并系统论证其成因,盖武则天惯于向左侧睡,留右边给薛怀义张宗昌等小帅哥玩也。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大师是随便就能做的。想填补学术界的空白,怎么也得等我成为重大损失后再说。
尽管我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博学多才、著作等身、雄迈千古、标榜史册,就算如王荆公所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正所谓大丈夫当如是也。可想起后继乏人,也不免顾影自怜、心境凄凉。既然我对研究的题目要求这么高,这次出牛大的力气整理、翻译唐僧的信件,其中必有他人所不知的深意。凡事总有个源头,这事需从《西游记》这本书说起。
《西游记》是一个叫吴承恩的家伙写的。他爸是个体户,应该说家境还不错,那时在江南一带,生意人比种地的要有钱一些。吴承恩原本是不打算弄文艺的,他想做官,可惜总是名在孙山后。中国历史上很多文化界的大明星,其心路历程大抵如此。比如说冯梦龙、唐伯虎、蒲松龄、关汉卿等等,要是能考上官做,谁也不会跟小姐们混在一起爬格子。对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基本上有四种:第一种是科场得意,飞黄腾达,成为民之父母;第二种是科场失意,流落江湖,等着天下大乱,跟一些不要命的家伙去造反;第三种是科场失意,放浪形骸,去搞文艺;第四种是科场失意,要么教书或当风水先生,要么变成神经病。显然,吴承恩是第三种。要是吴承恩不写《西游记》,我至少对他的遭遇会表示同情,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想“学而优则仕”,“仕”不了真的很可怜,一辈子趴在被窝里看月亮数星星,听“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小曲,垂泪到天明。但作为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大师,同情归同情,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向来是岿然不动的。
《西游记》是写唐僧先生的故事。唐僧一直是我心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丈夫之一。吴承恩肯定是被整怕了,所以把自己的本意藏得很深很深。结果很糟糕,大家在《西游记》中看到的东西跟本意完全颠倒了。唐僧本来是不辞艰辛、万里求法、至情至性的奇男子,却成了外强中干的孬种、黑白不分的小白脸。流弊所及,有人甚至把他跟洋人伯恩斯坦相提并论,说是走修正主义的混蛋。出身黑道胡作非为的孙悟空,居然是敢作敢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成了万民景仰的偶像。机会主义者猪八戒也被美化,成了人见人爱的宝贝蛋。虽然孙悟空是个才子,业务出类拔萃,取经路上也兢兢业业,但就思想品质而言,实在不敢恭维。吃喝玩乐,挥霍无度,彻头彻尾的享乐主义者;暴力倾向严重,杀人放火,可入选世界十大刽子手;跟所有粗糙的造反者一样,自以为是把世间万物简单地分成好和坏,然后对立起来,总觉着自己站在真理一边,把凡他认为不好的东西全灭掉;信口雌黄,我行我素,蔑视社会秩序,黑道作风严重。猪八戒业务平平,也就会肚脐眼上插根葱,装装幽默。整天吃喝玩乐,甚至色胆包天,要吃神射手后羿老婆的豆腐,看见异性就流哈喇子,搞些下流的小情调,比如偷偷地摸人家的屁股,等等。可悲的是这种人竟然成了大众情人,可见流毒之深,新女性已堕落到何种地步。
《西游记》自面世以来,因为误读或被误读,最终被彻底异化,变成了中国文化界的一株大毒草,教坏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让这种局面继续下去,最终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作为一代宗师,我岂能置若罔闻?而制止谬误的最好方法就是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使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有一个正确的取舍。要把吴承恩潜藏的本意彻底曝光出来,还历史以真相。在我看来,最有说服力,最能把这个冤案翻过来的证据,就是唐僧在西天取经路上,写给观音的私信。这就是我为何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整理出版这本书的真意所在。当然,如果这本书能挣一笔钱,也是意外的收获。尽管像我这样的大师基本上由国家养着,可以视金钱如粪土,可我老婆没有这种觉悟。她说自己的最高理想是有足够多的钱,跟我一起过类似西门庆和潘金莲一般荒淫无耻的生活。作为大师,我完全应该对这种下三烂的价值观大加鞭挞,可我不敢,因为她是前跆拳道全国冠军。林语堂偕夫人游览希腊卫城,林老站在废墟上,正在抒发千年一叹,林太太却在一旁大发牢骚:“啊吆,我才不要住在这地方!买一块肥皂都要下山,多不方便!”如果你能理解林大师当时的感受,就会明了我为什么不敢公开视金钱如粪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