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理论共同基础课,音乐院校的学生要学,师范院校的学生要学,许多普通院校的学生也要学;专业的要学,业余的要学,年轻的要学,年老的也要学,总之一句话:凡是要学点音乐的人,都要学。因此,编写一本大家所需要的《基本乐理通用教材》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基本乐理教学,重要的是打好基础,而不是越多越好。基本功扎实,提高才有保证。因此,作者在《基本乐理通用教材》中,删去了不经常用的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还有中世纪调式(特种自然大小调)。五声调式体系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也只是一带而过。在移调中,也不讲更改谱号的移调。总的原则就是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力求深入浅出、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练习中尽量采用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内容。为了便于自学,每个练习都附有答案,这样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可以自我批改作业,明辨对错,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采用本教材时,可根据教学大纲的不同要求做适当的删减或补充。
第一讲 乐音体系
第一节 音及音的性质
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
第三节 乐音体系
第四节 音名与音组
第五节 音域与音区
练习一
第二讲 音律
第一节 标准音和中央C
第二节 复合音与分音列
第三节 十二平均律
第四节 五度相生律
第五节 纯律
第六节 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 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练习二
第三讲 五线谱记谱法
第一节 什么是记谱法
第二节 音符与休止符
第三节 增长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时值的记号
第四节 五线谱的线与间
第五节 谱号
第六节 变音记号
第七节 省略记号
第八节 演奏法方面的记号
第九节 装饰音记号
第十节 乐谱的正确写法
练习三
第四讲 节奏节拍
第一节 节奏与节拍
第二节 各种拍子
第三节 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第四节 节奏中音的强弱关系
第五节 切分音切分节奏切分效果
第六节 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
第七节 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练习四
第五讲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第一节 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二节 音乐速度的标记
第三节 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四节 音乐力度的标记
练习五
第六讲 音程
第一节 什么是音程
第二节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第三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四节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第五节 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
第六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七节 音程的转位
第八节 等音程
……
第七讲 和弦
第八讲 调及调关系
第九讲 调式
第十讲 调与调式
第十一讲 调式中的音程
第十二讲 调式中的和弦
第十三讲 转调
第十四讲 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
第十五讲 移调
第十六讲 关于旋律的基础知识
答案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李重光,山东省栖霞人,生于1929年。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视唱练耳乐理学会副会长。194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江定仙先生学习作曲。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音乐理论基础》、《简谱乐理知识》、《基本乐理》、《基本乐理简明教程》、《五线谱入门》、《怎样练视唱》、《怎样教孩子学音乐》、《基本乐理600问》、《键盘上的乐理知识》等。
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理论共同基础课,音乐院校的学生要学,师范院校的学生要学,许多普通院校的学生也要学;专业的要学,业余的要学,年轻的要学,年老的也要学,总之一句话:凡是要学点音乐的人,都要学。因此,编写一本大家所需要的《基本乐理通用教材》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从事基本乐理教学将近50个年头,专业的、业余的、年轻的、年长的、留学生、老干部都教过,越教越感到这门课不简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对象、教学进度……很多问题都值得认真研究。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也编写过几本基本乐理教材,应该说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50年来基本乐理教学的发展过程,我不能说了如指掌,但大致情况还是清楚的。依我的体会,要编写一本切合实际的好教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想使一本教材得到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接受、认可,更是难上加难。“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我虽已年过古稀,但我还是想再试一试。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基本乐理教学,重要的是打好基础,而不是越多越好。基本功扎实,提高才有保证。因此,我在《基本乐理通用教材》中,删去了不经常用的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还有中世纪调式(特种自然大小调)。五声调式体系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也只是一带而过。在移调中,也不讲更改谱号的移调。总的原则就是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力求深入浅出、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练习中尽量采用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内容。为了便于自学,每个练习都附有答案,这样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可以自我批改作业,明辨对错,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采用本教材时,可根据教学大纲的不同要求做适当的删减或补充。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材也不可能完美无缺。问题总是存在,衷心希望能得到读者们的批评指正,使教材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