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赋

作者 卢松凤
作品名称 楠溪江赋
作品出处 温州都市报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楠溪江赋卢松凤

东海之滨,括苍南麓。悠悠楠水,泽被永嘉。风光异丽,遐迩闻名。山因水而灵秀,水由山而俊美。
山绕水,水朝宗。落青壑而出白云,汇小涧而聚溪江。沿山因形千转,随地依势南流。遇峡谷,犹似巨龙奔城阙;过平坦,宛如淑女出闺房。盘盘焉,囷囷焉,三十六湾锦鳞畅泳;片片兮,排排兮,七十二滩斓石铺陈。青山夹明镜,奇峰倒映画中看;拱桥落彩虹,潺声妙曲琴上听。重峦竞秀,滩林争幽;狮岩卧濑,石桅穿空。云岚叠叠,流水人家半掩映;炊烟袅袅,落霞白鹭共翔飞。冬闻雷鸣,悬泉声碎千秋石;夏见雪溅,瀑布珠飞百丈崖。山花绣颊,江火流萤;柚香满江,柿红耀滨。绿波一路荡倩影,黄莺两岸撒娇声。撑篙点水,青羽鸬鹚捕朝旭;长竿横江,竹笠渔翁钓夕阳。放舟泛筏,观光采风,骚客游人之乐趣;渔夫晚唱,鼓乐传声,旅友乡民之欢情。溪江多胜景,秀绝甲江南。陶公洞,洞天藏福地;十二峰,峰险见神奇。崖下库,天窗水帘挂月;龙湾潭,白龙七折穿潭。览者纷至沓来,观之流连忘返。
江湛湛,水莹莹。玉液澄空呈碧泽,琉璃流光透蓝晶。酌入夜瓶,其质三年不腐;用濯衣物,其效九月无尘。明月之夜,可见深潭沉璧;风静之时,能数江底移星。在夏则凉,临冬而温,春秋之季,冷暖均衡。触之柔滑,无论男女;沐之清爽,不分老幼。滋之于物,万物为之悦性;润之于人,凡人为之清心。旭日初升,水瑟瑟,石朗朗,江披红,波曜金,妇捣衣,流伴唱;暮色渐至,风飔飔,山隐隐,牧归圈,鸟投林,帆落桅,鱼近人。江显美意,水含深情。是诗是歌是醇,宜观宜游宜亲。
群山之畔,溪江之滨,古村散落,明珠闪光。讲究阴阳风水,追求天人协和。苍坡“文房四宝”,双池贮水为制,芙蓉“七星八斗”,长塘印月为规。岩头“粮船泊位”,屿北“水出莲花”。林坑依山傍水,埭头得水藏风。崇尚礼义,民德淳良,耕读传家,宗族遗风。祠堂庙宇,凡村皆具。李姓望兄亭送弟阁,至今还在;徐氏尚义圣旨牌门,当街犹存。光宗耀祖,望族东瓯,一门三世六进士;为国干城,举义浙南,一军三团六千兵。山水灵气,人才毓秀。郑伯熊博学演《书说》,木待问隆兴中状元。监察御史,勤政爱民,民颂徐定超;抗日救亡,济时办学,学仰徐石麟。爱国将领,超徵并李曙;科学双星,贤修与遐生。累千载先贤,业绩赫赫,威望巍巍者,何其多哉,岂能尽述?楠溪江乎,母亲河!民生繁衍之根,文明发兴之源。
山水怡情,物我与共。望峰息心平欲,可得自在;玩水消辱忘宠,能舒胸襟。谢公得之,而成山水诗之鼻祖;正则化之,而集事功论之大成。“山中宰相”,邻水空心著《真诰》;学子十朋,楠溪拜师得鳌头。清朴四灵,宋诗建树旗帜;优雅永昆,戏曲瑰宝南宗。“欲界之仙都”,道家禅悟;“山水诗摇篮”,文人心声。“天下第一”,一泓清澈之誉;“溪山邹鲁”,人文昌盛之称。
三百里溪江流淌,三千年文化传承。而今革故鼎新,梦圆小康。生态之区,长寿之县,国家之奖授;泵阀之乡,纽扣之都,商界之品评。品牌入方阵,商标多驰名。得天地之厚福,汲山水之精华,实乃永嘉之佳,国人之幸也!
嗟夫!天之所能山水生也,人之所能维其治也。五水共治,全域力行。制天命而用,顺民心而动。此之谓天人合一,功利千秋。

背景资料

楠溪江,古名瓯水,浙江省东海独流入海河流瓯江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永嘉县、仙居县交接的黄里坑。在括苍山、雁荡山脉间,千回万转,自北而南,流经永嘉中心腹地,直注瓯江,干流总长140公里(一说141公里、139.8公里),流域面积约2490平方公里,河道天然落差1030米,平均坡降7.4‰,上、中游平均河宽50米,下游平均河宽达375米,平均年径流量28.5亿立方米。楠溪江的主要支流有岩坦溪、张溪、鹤盛溪、小楠溪、花坦溪、五尺溪和陡门溪等。
楠溪江流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开发有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