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文脉溯源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1977年,重庆无线电技工学校创建于重庆市巴南区小泉。

1986年,重庆电子工业学校创建。

1999年,重庆电子工业学校升格为重庆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

2001年,重庆电子工业学校、西南航天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东院,原重庆电子工业学校部分)分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

1965年,川南工业管理学校创建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

1970年,川南工业管理学校撤消。

1975年,川南工业管理学校复校。

1985年,川南工业管理学校更名为西南工业管理学校。

2001年,西南工业管理学校升格为西南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西南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重庆职业技术学院。

世纪腾飞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19)2007年,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南区)、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北区)合并组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5]

2009年,学校一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1年,学校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4年,学校“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6]

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列入“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同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8年起,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联合开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本科专业。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7]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5)

2020年7月,学校获批与长江师范学院联合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两年制“专升本”本科学生;9月29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曼恒数字产业学院挂牌成立。[8]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建有“沈昌祥网络空间安全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部“重电众创e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 市级研发平台/团队5个:

城市建筑智慧运维管理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

重庆精密加工及在线检测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科普基地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技术与服务团队

  • 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

机器人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传媒技术开发与研究中心 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
财务管理与证券投资研究所 经济管理咨询与研究中心
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用技术研究所
工程机械设备研究所 机电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
参考资料[9]

科研成果

传媒技术开发与研究中心 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
财务管理与证券投资研究所 经济管理咨询与研究中心
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用技术研究所
工程机械设备研究所 机电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
参考资料[9]

学术资源

教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社科奖2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项、重庆市科研重大/重点项目7项。公开国家专利1186项,其中发明专利209项。第一作者发表SCI一/二区高水平论文11篇。技术服务年经费持续增长,突破3000万元。学校在2018年核心期刊论文高职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五位。

  • 论文发表

出版第一主编国家规划教材51本,发表SCI和EI等高水平论文1390篇。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3810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发表论文1259篇,在EI、SCI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51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58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教材专著类成果361项,学校教师获专利188项(发明专利26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56部。[3]

2015年度,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049篇,其中普刊589篇,中文核心376篇,CSCD、CSSCI类18篇,SCI、EI会议论文45篇,SCI、EI源刊21篇。

据中国知识产权局网查询结果,2015年,学校新成功申请专利194件,其中发明公布17件,发明授权6件,实用新型171件。比2014年的78项增加17项。

  • 项目承担

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重大重点教改项目35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94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248项,获国家专利885项,其中发明专利109项。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成功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6项,主持省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227项,主持横向科研课题149项;主持重庆市重大、重点教改项目52项。“工业机器人众创空间”项目获重庆市科委立项,获得50万元建设资金;“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基于物联网的三峡库区柑橘产业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应用示范”获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课题,分别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拨经费20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级别 立项年度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孙卫平 国家级 2011年
西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郭心毅 国家级 2013年
参考资料[10]

学术交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级别 立项年度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孙卫平 国家级 2011年
西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郭心毅 国家级 2013年
参考资料[10]

办学条件

  • 馆藏资源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122余万册,报纸360余种、各类刊物1120余种;有电子文献100余万册、CNKI、万方、维普等期刊论文数据库,软件通计算机自助学习视频库、超星名师讲坛、随书光盘数据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KOCD)、维普在考试系统等数字资源 38.4TB,数字图书馆拥有各种高性能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8台、虚拟机服务器10余台,形成了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学校办学特色、满足读者需求的以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专业门类为主的文献资源系统。

  • 学术期刊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ISSN:1674-5787CN:50-1196/Z)创刊于2002年,于2009年1月正式更为现名,为双月刊,[11]已陆续出版91期,每期发行和赠阅量达到1000份。刊物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主办,是中国国内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刊物。该刊以刊登教育教学领域的信息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方面的理论方法、现代教学应用等为主。

院系专业

  • 对外交流

学校是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SGAV项目”示范学校,联合澳大利亚院校合作培养双学历学生519人,面向14个国家招收全日制来华留学生77名,面向巴基斯坦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实施ICT培训认证,建成“中泰国际学院”“中非(乌干达)ICT学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3]

  • 校企合作

学校牵头组建了“重庆电子信息职教集团”“长江经济带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对接专业群建有“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重庆电子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重庆通信行业校企联盟”“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教育与培训专委会”“重庆市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重庆职业教育学会传媒艺术专业委员会”6个校企联盟以及“重电-华为ICT学院”“重电-海尔智能电子学院”“重电-长安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重电-新大陆物联网学院”“重电-启明星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重电-新迈尔数字媒体学院”“重电-上海培越航空学院”“重电-百度云人工智能学院”“重电-新华三云计算与大数据学院”“重电-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重电-曼恒数字学院”11个产业学院。[3]

师资力量

教学建设

学校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兼顾机电、汽车、财经、管理、建筑及传媒艺术等专业群建设。

截至2020年7月,学校建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财经管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智慧健康学院、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11个二级学院(学部),着力建设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电子与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汽车与智能制造、电商物流为主要特色的五大专业群,开办专科专业58个、联合培养本科专业3个。[12]

2019年“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对应本科院校及本科专业
试点本科学校 前三年专科段专业名称 后两年本科段专业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技术 软件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 物联网工程技术 物联网工程
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
重庆文理学院 工业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工程[13]
专科专业设置
二级学院 专科专业名称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信息安全与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
电子与物联网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显示技术、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
财经管理学院 会计、会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工程技术、资产评估与管理、证券与期货、保险、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字媒体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建筑与材料学院 材料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智慧健康学院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与国防教学部 -
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心
参考资料[14]

文化传统

2019年“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对应本科院校及本科专业
试点本科学校 前三年专科段专业名称 后两年本科段专业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技术 软件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 物联网工程技术 物联网工程
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
重庆文理学院 工业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工程[13]

学校标识

专科专业设置
二级学院 专科专业名称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信息安全与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
电子与物联网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显示技术、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
财经管理学院 会计、会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工程技术、资产评估与管理、证券与期货、保险、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字媒体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建筑与材料学院 材料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智慧健康学院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与国防教学部 -
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心
参考资料[14]

校园文化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162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含在读)175人、正高级职称133人(二级教授4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等4人,自主培养2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9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省部级杰出人才100余人。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立项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教师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31项(一等奖33项),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教学设计赛项一等奖(第1名)1项,二等奖2项,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2项,教师获国家级教材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15]

现任领导

  • 质量工程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9个,市级重点专业27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7门、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2]

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15项。学校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9个,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重大重点教改项目35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94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248项,获国家专利885项,其中发明专利109项。出版第一主编国家规划教材51本,发表SCI和EI等高水平论文1390篇。学生省部级及以上竞赛获奖675项(国家级569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8项,多个团体、个人奖项代表重庆实现重大突破。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共计18人次,在教育部统计“获得一等奖数量最多高职学校”中位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3]

学校重点(特色)专业列表
级别 重点(特色)专业名称
国家级 国家示范院校项目建设专业(3个) 微电子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
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专业(3个) 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国家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 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国家教改试点专业(1个) 电子声像技术
省级 示范专业(4个) 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物流管理
特色专业(2个) 会计电算化、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改试点专业(4个) 数控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营销与策划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业(2个) 数控技术、图形图像制作
参考资料
学校部分精品课程列表
级别 课程名称 所属单位 获批年份
国家级 TD-SCDMA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 通信工程系 2010
GSM基站系统运行与维护 通信工程系 2010
数据备份与恢复 计算机应用系 2010
网络安全运行与维护 计算机应用系 2010
省级 交换设备运行与维护 通信工程系 2011
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 通信工程系 2010
参考资料
  • 教学成果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10项。

教学成果 奖项级别 获奖年份
“面向西部,实施全程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四环相扣’教学模式改革”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
“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参考资料[16]
  • 学生成绩

根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生省部级及以上竞赛获奖675项(国家级569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8项。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共计18人次,在教育部统计“获得一等奖数量最多高职学校”中位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在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评选中,该校杨成兴同学喜获十大“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奖,成为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学子同获此殊荣的唯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校学生会还当选第二十六届全国学联主席团单位,成为历届唯一入选全国学联主席团单位的高职院校。[16]

  • 学校荣誉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是重庆市高等教育管理先进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大中专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国家信息产业部先进学校。[6]学校是“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院校,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承担“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任务的院校,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产业部授予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信息产业部授予的“全国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双示范院校,重庆市高校仅有一所。[3]

2020年4月,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知名校友

学校重点(特色)专业列表
级别 重点(特色)专业名称
国家级 国家示范院校项目建设专业(3个) 微电子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
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专业(3个) 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国家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 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国家教改试点专业(1个) 电子声像技术
省级 示范专业(4个) 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物流管理
特色专业(2个) 会计电算化、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改试点专业(4个) 数控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营销与策划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业(2个) 数控技术、图形图像制作
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学校部分精品课程列表
级别 课程名称 所属单位 获批年份
国家级 TD-SCDMA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 通信工程系 2010
GSM基站系统运行与维护 通信工程系 2010
数据备份与恢复 计算机应用系 2010
网络安全运行与维护 计算机应用系 2010
省级 交换设备运行与维护 通信工程系 2011
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 通信工程系 2010
参考资料

词条图册

教学成果 奖项级别 获奖年份
“面向西部,实施全程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四环相扣’教学模式改革”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
“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参考资料[1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