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奴

刘奴

本名 刘奴
性别
目录导航

生平

  刘奴的母亲贾贵人约在建武末年(56年),入选东宫,成为她父亲皇太子刘庄的妾室。贾氏在建武中元二年(57年),生下她的兄弟刘炟(即汉章帝),但两人的出生顺序和刘奴的生年已经不可考。在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刘奴被封为平阳公主。公主下嫁大鸿胪冯顺,她的侄女平安公主刘王[1]后来嫁给丈夫的儿子冯由。刘奴又被称为平阳长公主。

  刘炟为太子时,平阳公主逝世。对于公主的逝世,太子刘炟十分悲伤。

  

参考文献

  《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下》:“皇女奴,三年封平阳公主,适大鸿胪冯顺。”

  《后汉书列传第十六》:“勤七子。。。。。。中子顺,尚平阳长公主。。。。。。建初八年,以顺中子奋袭主爵为平阳侯,薨,无子。永元七年,诏书复封奋兄羽林右监劲为平阳侯,奉公主之祀。奋弟由。。。。。。尚平安公主”

  《后汉纪校注卷第十》(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会平阳公主薨,太子同生也,哀戚过礼。。。。。。。”

  

其父汉明帝

  汉显宗孝明皇帝刘庄(28年-75年),原名刘阳,字子丽,东汉第二位皇帝,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

  建武十九年(43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

  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明帝热心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蛮夷侵扰的威胁,使汉跟周边蛮夷的友好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明帝允北匈奴互市之请,但并未消弥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动摇了早已归附的南匈奴。只得改变光武时期息兵养民的策略,重新对匈奴开战。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地。其后,窦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自王莽地皇四年(23年)以来,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50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次年,又复置西域都护。班超以三十六人征服鄯善、于寘诸国、耿恭守疏勒城力拒匈奴等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传入西域,永平十年(67年),明帝梦见金人,其名曰佛,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并于雒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明帝之世,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因此,史书记载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据《后汉书》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人口为2100万,至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增加至3412万。明帝以及随后的章帝在位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逝世于雒阳东宫前殿。在位十九年,死时四十八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