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长瓣金莲花多年生草本,无毛,高30~70厘米,不分枝。基生叶1~4,具长柄;叶片五角形,长3.8~6.8厘米,宽6.8~12.5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菱形,2回裂片有少数小裂片和锐牙齿;茎生叶似基生叶,向上渐小。花单生或2~3朵组成聚伞花序;萼片8~15(~19),黄色,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1.5~2.8厘米,宽0.7~1.6厘米;花瓣多数,与萼片近等长,狭条形, 顶端渐狭;雄蕊多数,长0.5~1.1厘米;心皮20~30。蓇葖果长1~1.2厘米,有弯的长尖。花期夏季。生于山地草坡或疏林下。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②亚洲金莲花形态与上种相似。基生叶细裂。花浓橙黄色,萼片10枚以上,花瓣状,开展;花瓣多数,形狭小,稍长于雄蕊。生山地草坡。分布中国北部。
长瓣金莲花用酸水提取,碱化后再用氯仿转提所得的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及阴性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尤为明显。
小鼠感染致死量的肺炎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用1:2浓度的长瓣金莲花注射液0.5及0.2毫升,未见体内保护作用;但临床用于扁桃体炎、咽炎、上感等226例,有效率达92.7%,对泌尿系感染等亦有一定疗效。
小鼠急性和兔亚急性的实验皆表明其注射液毒性很低,仅部分动物的注射局部有明显刺激反应,对肝、肾功能及血象,皆无明显影响,动物内脏的病理学检查,亦无明显改变。
清热解毒。治上感,扁桃体炎,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口疮,疔疮。
①《山海草函》:治疔疮大毒,诸风。
②《纲目拾遗》:治口疮,喉肿,浮热牙宣,耳疼,目痛,明目,解岚瘴。
③《河北中药手册》:清热解毒。
①治慢性扁桃体炎:长瓣金莲花一钱。开水泡,当茶常喝并含漱。如是急性,用量加倍 ,或再加鸭跖草等量用。
(《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金莲花、菊花各三钱,生甘草一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治疗呼吸道炎症将长瓣金莲花制成片剂,每片含量相当于干燥金莲花1.5克, 日服3次,每次3~4片;或制成注射剂,每支2毫升,相当于金莲花2克,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1支。
治疗上感、扁桃体炎、咽炎、急慢性气管炎及其他炎症计536例,结果显效(症状消失、痊愈戎基本痊愈)329例,占61.3%;有效(症状减轻,病情好转)135例,占25%;无效72例。
其中对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及上感等效果较好,对慢性气管炎效果较差。|
片剂的疗效似高于针剂,可能与剂量有关。
常发生叶斑病、萎蔫病和病毒病危害,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虫害有粉纹夜蛾和粉蝶危害, 用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喷杀。
当粉虱和红蜘蛛危害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长瓣金莲花当真叶3~4片时,即定植于10~15厘米盆,吊盆以15~25厘米盆为宜,每盆分别栽3~5棵苗。
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20-20通用肥。
随着枝蔓的生长,可以造型,绑扎枝蔓,并结合摘心,促使多分枝、多开花。
但要注意施肥不能过量,否则枝蔓徒长,反而影响开花。如茎叶过于茂盛,可适当摘除部分,有利于通风和花芽形成。
常用播种、扦插和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3月播种。种子较大,每克种子6~7粒,可用4厘米口径育苗盘 直接播种,覆土1.2厘米,发芽适温16~18℃,播后7~14天发芽。也可在8~11月采用室内播种育苗。
扦插繁殖:常用于重瓣花品种,以4~6月进行为宜。剪取充实健壮、带有2~3个节的嫩茎,插入沙床,并遮荫喷雾,插后15~20天生根,30天后可栽10厘米盆,每盆栽3株。
组培繁殖:20世纪80年代初采用嫩茎作外植体,繁殖金莲花试管苗。嫩茎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2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30天后将不定芽切下转移到添加吲哚丁酸0.5毫克/升和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培养30~35天后芽苗长到2厘米时,可移入添加茶乙酸1毫克/升的1/2MS培养基上,约15~20天生根。
长瓣金莲花原产南美秘鲁。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长瓣金莲花生长期适温为18~24℃,冬季温度不低于10℃。露地栽培时,10月至翌年3 月需4~10℃,3~6月为13~18℃。而室内栽培时,9月至翌年3月为10~16℃,3~9月需18~24℃。夏季高温时,开花减少,冬季温度过低,易受冻害,甚至整株死亡。
长瓣金莲花喜湿怕涝。生长期茎叶繁茂,需充足水分,应向叶面和地面多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如果浇水过量、排水不好,根部容易受湿腐烂,轻者叶黄脱落重者全株蔫萎死亡。
长瓣金莲花属喜光性植物,冬季在室内栽培时,充足阳光下,开花不断,花色诱人。但夏季开花时,适当遮荫可延长观赏期。同时,金莲花的花、叶趋光性强,栽培或观赏时要经常更换位置,使其均匀生长。
土壤以疏松、中等肥力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以培养土和粗沙对半的为好。
长瓣金莲花为一年生草本。茎蔓生,肉质,中空,淡灰绿色。叶互生,盾状,全缘波状,似莲叶。花梗细长,生于叶腋间,单花顶生,花5瓣,基部联合成筒状,花色有黄、橙、粉红、橙红、乳白、紫红、黑色和双色等。常见 品种有皮奇·梅尔巴(PeachMelba),株高25~30厘米,花深橙色。米色草莓(StrawberriesandCream),株高25~30厘米,花米黄色,中心有橙色斑点,耐干旱。冰草莓(StrawberriesIce),株高25厘米,花橙色,中心具红色斑点,叶蓝绿色。精华(TIPTOP),株高25~30厘米,花大,花径6厘米,花色有橙、橙红、黄和黑色。汤姆拇指(TomThumb),矮生种,株高15~20厘米,花朵紧凑,多色。半重瓣花有非洲宝石(JewelofAfrica)蔓长1.2~1.5米,叶片有红色斑纹,花色有鲜红、橙、黄、棕、米色和双色等;直升飞机(Whirly-bird),株高30厘米,花色玫瑰红、金黄、橙、红等;米色直升飞机(WhirlybirdCream),株高30厘米,花米黄色,叶片深绿色。观叶观花种有阿拉斯加(Alaska),株高30~40厘米,叶片具黄白色斑纹,花色有橙、黄、杏黄、玫瑰红、粉红、鲜红和米黄色等;印度女皇(EmpressofIndia),株高25~30厘米,叶片淡紫色至蓝色,花朱红色,紧凑。重瓣花有重瓣闪光(DeubleGleam),株高20厘米,花橙、黄、橙红等色;重瓣矮宝石(DoubleDwarfJewel),株高30厘米,花有金黄、橙红、淡黄、深红和玫瑰红等色。
长瓣金莲花又名旱金莲,为金莲花科金莲花属植物。长瓣金莲花蔓茎缠绕,叶形如碗莲,乳黄色花朵盛开时,又如群蝶飞舞,别具风趣。为园林中重要的夏季观赏花卉。
长瓣金莲花自20世纪初在欧美逐渐流行起来,广泛用于盆栽观赏点缀窗台,利用其蔓茎下垂装饰吊盆作室内观赏或栽植于小庭园,花时呈现群蝶追逐的 有趣情景。到40年代以后,欧美育种者开始选育半重瓣和重瓣花品种,花色、叶色更加丰富。其中美国的泛美种子公司,英国的哈米尔顿设计公司和汤普森·摩根公司,法国的博德杰种子公司,在长瓣金莲花的育种和栽培上领先于世界,每年推出新品种,使长瓣金莲花的盆栽地位逐年上升。目前,在欧美几乎进入千家万户。
中国栽培长瓣金莲花的时间不长,自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上海和青岛等地从欧美引入,但品种比较单一,老品种一直栽培到80年代初,以后才出现半重瓣、重瓣和观叶等品种。
至今广泛用于家庭盆栽、景点布置、装饰吊盆等,在草本花卉中已占有一定位置。
是很好的节日花卉,节日期间陈设于室内,喜气洋洋。庭院内可种在花坛内,或墙边,让其顺墙攀附。还可吊篮盆栽,翠叶红花纷披而下,可点缀室内的空间;也可构 成窗景,窗箱栽培或盆栽置于书橱、高几架上都能使满室生辉。另外也可用细竹做支架造型任其攀附。
水:保持湿润,给予充足的水分但不能过度浇水,较耐干旱。
肥:不要过多施肥,以免只长叶不开花。
土:最好选砂质、干燥、不太肥沃但排水良好的土壤。
温:较耐寒,忌高温,冬季最低温度要在5℃以上,生长适温为12-25℃,夏季要求凉爽通风。
光:喜阳光。室内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南窗下,最好每天接受4小时日照。久放室内易致枝叶徒长,株形松散。
繁殖:播种或扦插繁殖。最好采用播种,在最后一场霜冻过后春播,浸泡种子24小时,在18-20℃温度下,7天发芽。秋播8-11月进行。
此植物有一定的毒性,药用之前请先咨询医生。
长瓣金莲花味苦,性寒,无毒,产地河北承德、内蒙等,多年生草本,无毛,含生物碱、黄酮类,有清热解毒,治上感,扁桃体炎,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口疮等功效,但长瓣金莲花是一种药物植物,需要按照方法小心服用,方能发挥其作用,切不可胡乱服用,不加节制,下面介绍长瓣金莲花的几种饮用服用方法。
长瓣金莲花的功效之美容养颜
据传长瓣金莲 花曾使萧太后皮肤细白,容颜亮丽,故被称为养颜金莲花,列为宫迁贡品。清代康熙曾提诗“迢递从沙漠,孤根待品题,清香指槛入,正色与心齐,磊落安山北,参差鹫岭西,炎风曾避暑,高洁少人跻”。民间还有“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的说法。
长瓣金莲花的功效之清热解毒
干金莲花5克,将长瓣金莲花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剂,能清热解毒,同时治上呼吸道感,扁桃体炎,咽炎,主要用于咽喉肿痛、慢性扁桃体炎、痈肿疮毒、口疮、目赤等症,如遇急性可以加量,但切勿长期加量饮用,长期饮用会伤肾。
长瓣金莲花的其他功效作用
1.长瓣金莲花枸杞茶:长瓣金莲花、枸杞子、甘草、玉竹、冰糖适量,开水冲泡,长期饮用可清咽润喉,提神醒脑,消食去腻,使人精神振作,嗓音清亮。
2.金莲菊花茶:长瓣金莲花、贡菊各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清暑解热
3.柠檬金莲花茶:长瓣金莲花3克,沸水冲泡后,兑入几滴柠檬汁,即清热解毒,苦酸爽口,常喝可去口臭。
4.金莲薄荷茶:长瓣金莲花2朵,薄荷3克,薰衣草半匙(一杯为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可以滋润舒缓喉咙,防止喉咙沙哑干涩。
1、配马勃,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配菊花,疏风散热、消肿解毒。
3、配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4、配夏枯草,清肝明目。
5、配谷精草,清热解毒、散风清热。
《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清乾隆30年)是赵学敏编著。
本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的。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还有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奎林)、日精油、香草、臭草等。本书除拾《本草纲目》之遗以外,并对《纲目》所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处给予订正。本书体例与《纲目》类似,除未列人部外,另加藤、花两类,并把“金石”部分为两部。
本书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后,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经过卅多年的增订工作,使之更完备。初刊于同治三年(1864年)。《本草纲目拾遗》实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续篇。全书十卷,按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分类,引经据典(涉及的文献多达六百余种,)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加以补充和订正,增录了 药物七百一十六种,吸收了不少民间药物(约有五百一十一种)和外来药物(部分取自传教士石振铎译著的《本草补》),内容十分丰富,为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还在书首列“正误”一篇,纠正《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达数十条。它对研究《本草纲目》和明代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参考书。它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十卷,依据《本草纲目》的体例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鳞介、虫等部,删去了人部、而增加了藤部、花部。共收载药品921种,其中纲目未记载过的有716种。可以说本书所载药物绝大部分是纲目未收录的民间药,或已见于当时其它医书上应用的品种,同时也包括一些进口药,如金鸡勒(即金鸡纳皮),东洋参、西洋参、鸦片烟、日精油、香草、臭草、烟草等。此书不仅丰富了纲目之遗,而且对纲目中已载品种,对其中治疗未备或根实未详者,也详加补充。在卷首列正误34条,对《本草纲目》中的欠妥和错误之处加以订正。如《本草纲目》中说,粉锡(铅粉)辛寒无毒,赵学敏则指出有妇人"服铅粉致死,手足皆黯。"说明铅粉有毒,纠正了这一错误。而且赵学敏对于《本草纲目》中分类不恰当的都加以订正。赵学敏编写《本草纲目拾遗》所引据的医药书达282家,引据的经史百家书目也达343家,包括当时罕见的钞本和珍秘本。如汪连仕的《采药书》,李草秘《海药秘录》、《百草镜》,王安卿《采药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