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粤语 soeng5soeng6
注音 ㄕㄤˋ、 ㄕㄤˇ
统一码 一码U+4E0A
五笔 H(一级简码)、HHGG(全码)
笔顺 竖、横、横
词性 名词、动词、形容词
笔顺编号 211
总笔画 3
部首笔画 1
拼音 shàng、 shǎng
字级 一级字(0036)
目录导航

详细释义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上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仓颉:YM

郑码:IDA

笔顺编号:211

四角号码:2110

UniCode:CJK

结构:独体字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卜一

“上”字图“上”字图汉字部件分解: 上

笔顺编号: 211

笔顺读写: 竖横横

字义

〈名〉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上,高也。——东汉·许慎《说文》

宛丘之上兮。——《诗·陈风·宛丘》

施于松上。——《诗·小雅·颉弁》

冬时有嗽上气疾。——《周礼·疾医》

云上于天干。——《易·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上荣(飞檐。屋檐两端的挑角);上柽(门框上端的横梁);上漏下湿(形容屋舍破旧,不蔽风雨);上网(系在箭靶上方的绳子);上丹田(道家谓人的两眉之间为上丹田);上下肩(上边和下边,也指左右两边)。

(4)上天;天帝

文王在上。——《诗·大雅·文王》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上方(天上仙界皇帝);上干天怒(惹起上天震怒);上仙(天上的神仙);上穹(上天;天帝);上皇(天帝);上神(神灵;天神);上都(指天宫)。

(6)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宋·苏轼《教战守》

(7) 又如:上流(上辈);上蒸下报(晚辈男人和长辈女子通奸叫“蒸”或“烝”;反之叫“报”);上户(富家巨室);上厅(官署);上宪(上司;上级官员);上上乘(等级最高的);上位(高位,显达的职位;特指君位,帝位);上冢(指首辅,朝廷大臣);上坐,上席(受尊敬的席位)

(8) 君主;皇帝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

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辅臣以上意为辞。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讣闻,上遣官视葬,有司陈祭,博士弟子员乡三老俎豆之于学宫之旁。——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9) 又如:上用(皇帝用的规格);上裁(皇帝裁定);上国(汉代诸侯称帝室为上国,后多指国都京城);上苑(供帝王打猎、玩耍的园林);上林(泛指帝王的园囿)

(10)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

(11) 时间,时候。

三岁上读得书,五岁上属得对。——宋·佚名《张协状元》

(12)方位词,边,畔

送我乎淇之上矣。——《诗·鄘风·桑中》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明史·海瑞传》

(13)由低处到高处:高山高楼。

(14)按规定时间进行某种活动:上班上学。

词性变化

〈形〉

(1)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上客从赵来。——《战国策·秦策》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 又如:上色(上等;高级);上行首(色艺俱佳的妓女);上风官司(占优势能打赢的官司);上庠(古代的大学;太学);上色徒弟(高徒;出色的徒弟);上样(上等);上分(上等的福分);上厅行首(色艺最佳的官妓);上才(上等的才能;上等的材料);上卿(指大臣的最高官阶)

(3) 时间或次序在前

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肤,食不满肠。——《商君书·算地》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乐府诗《陌上桑》

(袁可立)上世凤阳人也,始祖荣。——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4) 又如:上件因依(上述因由);上项(前头);上方(前面);上宙(上古);上叶(前代;先世);上次(前次,上回);上首徒弟(入室弟子,大徒弟);上风头(风吹来的一方);上番(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

(5) 远;久远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 又如:上世(远古时代);上皇(太古的帝皇)

(7) 犹正,主要意义。如:上事(正业;指君事,国事);上国(京都;又指春秋时齐、晋等中原诸国)

(8)广大

是以能上之。——《淮南子·说山》。注:“大也。”

(9) 又如:上路(大路;通衢);上道(通衢;大路)

(10)丰足

从其爵而上下之。——《周礼·司仪》。注:“犹丰杀也。”

与年之上下。——《礼记·礼器》。注:“丰凶也。”

(11) 又如:上收(上等年成,丰收);上岁(丰年);上熟(上等收成)

〈动〉

(1)登;上升;向上

下上其音。——《诗·邶风·燕燕》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从流石蛇行而上。——明·徐宏祖《游黄山记》

(2) 又如:上圻(上岸);上升(升天);上高台盘(攀高位;向上爬);上仙(道家谓升天成仙);上征(上升);上假(上升,登天);上潮(涨潮)

(3) 上报;呈报

凡死刑狱上,其刑者先俟于门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上复(禀报;奉告);上控(上诉);上详(向上级呈报请示);上变(向朝廷密告谋反叛乱事件);上功(呈报功劳);上言(进呈言辞)

(5)进献,送上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明史·海瑞传》

臣乃敢上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袁可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6) 又如:上本(臣下向皇帝呈送奏本);上表(上奏章);上章(向皇帝上书)

(7) 崇尚,提倡

上笃厚。——《史记·平津侯主父传》

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汉书·匡衡传》

上慎旃哉!——《诗·魏风·陟岵》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史记·秦始皇本纪》

(8) 上缴;交纳。如:上印(上缴官印)

(9) 增加;添补。如:上草(给牲口添加饲料);上刑;上测(站测,施用测刑)

(10) 向前;前进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楚辞·屈原·涉江》

(11) 又如:上水船(逆流而上的船)

(12) 去;到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13) 又如:上地(下地耕作);上门怪人(到人家里去责怪人家);上桩(上场;赌博);上花台(戏曲俗语。逛妓院,嫖妓);上城(进城);上墓(扫墓);上冢(上坟;扫墓);上馆子(去酒楼、饭店吃喝);上边(到边远的地方去)

(14)到任;就职。如:上任;上官(受命上任);上台

(15)当值。如:上直(上班;当值);上宿(值夜);上番(上班)

(16) 放到;放进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17) 又如:上腰(装进腰包。多指赚取非分的钱财)

(18)安装;装上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清稗类钞·战事类》

(19)陷入,遭受。如:上了竿儿(上了钩;中了圈套);上鬼当(中圈套);上船(设圈套陷害他人)

(20)合符。如:上不上,下不下(犹言正好;恰恰);上时(最合适的时令)

(21) 教授;学习。如:上书(私熟先生教课);上馆(塾师到东家授课)

(22) 燃点。如:上火(点灯);上纸(焚化冥钱;吊丧);上灶(烧饭煮菜);上香(烧香祭祀);上炎(向上燃烧);上锅(烹煮食物;把食物放入锅内烧热)

(23) 拧紧。如:上弦;上绳(捆绑)

(24) 敬辞,犹进用。如:上谒

(25)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或结果等。如:爬上顶峰;登上飞机;考上大学;赶上队伍;种上庄稼

(26) 记住。如:上心

(27) 涂;搽;敷。如:上药;上色

中医释义

(1)与下相对。指高处、上部。《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

(2)指人体上半身。《灵枢·终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

(3)指头面部。《素问·上古天真论》:“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4)指头。《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5)指上焦心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6)指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7)指寸口脉。《素问·五脏生成篇》:“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王冰注:“上谓寸口也。”

(8)指天、天气。《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

(9)指等次高的东西。《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10)上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为云。”

(11)登。《灵枢·经脉》:“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

(12)上行。《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13)上逆。《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

(14)上策。《素问·调经论》:“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

(15)指上工,医术高明的医生。《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关,上守机。”

(16)上面。《素问·刺禁论》:“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17)在……之上。《素问·通评虚实论》:“上踝五寸刺三针。”

(18)治法,升举。《素问·至真要大论》:“上之下之,摩之浴之。”

(19)指司天。《素问·五运行大论》:“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

(20)指南方。《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王冰注:“面向北而言之。上,南也;下,北也。”

(21)犹“则”。“上”与“尚”通用,“尚”有“则”义。《素问·刺腰痛篇》:“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则拂拂然,甚则悲以恐。”

(22)入,去,到。《灵枢·师传》:“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

(23)通“尚”。崇尚。《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

(24)地位或辈份高的人。《伤寒论·序》:“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25)在……之中,在……之间。《伤寒论》:“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词组

◎ 上岸 shàng'àn

意思:舍舟登陆。比喻弃邪归正

◎ 上班 shàngbān

意思:开始工作

◎ 上半晌 shàngbànshǎng

意思:上午

◎ 上半身 shàngbànshēn

意思:整个身体的上半部分

◎ 上报 shàngbào

意思:向上级报告

◎ 上辈子 shàngbèizi

意思:迷信指轮回的前一轮

◎ 上边 shàngbian

意思:上侧或上部

◎上菜shàngcài

意思:把做好的菜送到餐桌上

◎ 上苍 shàngcāng

意思:苍天,俗称老天爷

◎ 上操 shàngcāo

指出操

◎ 上策 shàngcè

意思:良策;可行性强的计策。

◎ 上层 shàngcéng

意思:社会各上层阶级。

◎ 上路 shànglù

意思:出门走在路上。

◎上层建筑shàngcéng jiànzhù

意思: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的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上帝shàngdì

意思:指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造宇宙的神,被视为宗教信徒至高无上的信仰。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丄)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属皆从丄。上,篆文丄。时掌切。注:,古文。 [3] 

说文解字注

()高也。此古文丄。古文上作。故帝下㫄下示下皆云从古文上。可以证古文本作。篆作丄。各本误以丄为古文,则不得不改篆文之上为而用上为部首,使下文从之字皆无所统。示次於之恉亦晦矣。今正丄为为丄,观者勿疑怪可也。凡《说文》一书,以小篆为质。必先举小篆,后言古文作某。此独先举古文后言小篆作某,变例也。以其属皆从古文上,不从小篆上,故出变例而别白言之。指事也。凡指事之文绝少,故显白言之。不於一下言之者,一之为指事不待言也。象形者实有其物,日月是也。指事者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丄丅是也。天地为形,天在上,地在下。地在上,天在下,则皆为事。凡之属皆从。时掌时亮二切。古音第十部。

(丄)篆文上。谓李斯小篆也。今各本篆作“上”,后人所改。 [3] 

康熙字典

〔古文〕丄。《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时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对下之称。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亲上。

又《广韵》:君也。太上极尊之称。蔡邕《独断》: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号。

又上日。《书·舜典》:正月上日。注:孔氏曰:上日,朔日也。叶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类。

又姓。汉上雄,明上观,上志。

又上官,复姓。

又《唐韵》:时掌切。《集韵》《韵会》《正韵》:是掌切,商上声。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云上于天。《礼·曲礼》: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又进也。《前汉·东方朔传》:朔上三千奏牍。

又与尙通。《诗·魏风》:上愼旃哉。《前汉·贾谊传》:上亲,上齿,上贤,上贵。

又《匡衡传》:治天下者审所上。

又《韵补》:叶辰羊切,音常。《楚辞·九怀》: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骑霓兮南上。

又叶时刃切,音愼。《王微观海诗》: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莹。忽乗抟角势,超腾送崖上。

又叶矢忍切,音审。郭璞《游仙诗》:翘首望太淸,朝云无增景。虽欲思陵化,龙津未易上。《说文》:上,高也。指事。时掌切。按字有动静音,诸韵皆以上声,是掌切,为升上之上,属动,去声,时亮切,为本在物上之上,属静。今详《说文》:上声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则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声矣。依诸韵分动静音为是。后仿此。

字源演变

“上”,指事字。甲骨文的“上”字,长横(或曲线)表示基准线,短横在基准线之上,作为指事符号,表示位置在上的意思。金文略同甲骨文。春秋文字作“二”,或在上添加一竖笔作“上”,为隶书所本。战国文字形体较为复杂,大多数仍沿用春秋文字作“上”;或下添一短横画,乃无意义之饰笔;或作“丄”,省去上部之短横画。小篆形体较多,有的把短竖立起来与长横垂直,也有在短横的左面加竖曲线。隶书或在竖画右边加短横,或把曲线拉直。楷书笔画化。

“上”字的本义是高处、上面。引申指等级或品质在上的;又指次序或时间在前面;还可以用作动词,有由低处向高处升登的意思;也有从此处向彼处前进的意思。

“上”字形演变“上”字形演变

“上”字形体演变图“上”字形体演变图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上”字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字形对比上”字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上的书写上的书写(5)"上"字是汉字中最常用字之一,历史上众多名家都

留下"上"的墨迹,它们中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典雅含蓄,

有的似苍松不阿,有的似奔流不息......表达出汉字的无

穷魅力。

书法欣赏

篆书篆书

隶书隶书

草书草书行书行书楷书楷书

音韵方言

音韵汇集

字形

韵书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上声

开口呼

全浊

时掌切/音尚

ʑjɑŋ

去声

开口呼

全浊

时亮切/时两切

ʑjɑŋ

集韵

上声

船/常

开口呼

全浊

是掌切

dʑiɑŋ

去声

船/常

开口呼

全浊

时亮切

dʑiɑŋ

韵略

上声

是掌切

去声

时亮切

增韵

上声

是掌切

去声

时亮切

中原音韵

去声

江阳

全清

ʂiaŋ

中州音韵

上声

江阳

声赏切

去声

江阳

升帐切

洪武正韵

上声

全浊

是赏切

ʒiaŋ

去声

全浊

时亮切

ʒiaŋ

分韵撮要

阳去






方言用词

字形

韵书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上声

开口呼

全浊

时掌切/音尚

ʑjɑŋ

去声

开口呼

全浊

时亮切/时两切

ʑjɑŋ

集韵

上声

船/常

开口呼

全浊

是掌切

dʑiɑŋ

去声

船/常

开口呼

全浊

时亮切

dʑiɑŋ

韵略

上声

是掌切

去声

时亮切

增韵

上声

是掌切

去声

时亮切

中原音韵

去声

江阳

全清

ʂiaŋ

中州音韵

上声

江阳

声赏切

去声

江阳

升帐切

洪武正韵

上声

全浊

是赏切

ʒiaŋ

去声

全浊

时亮切

ʒiaŋ

分韵撮要

阳去






作品内容

潮汕话

之羊6 ②之羊7

祥 ④

词条图册

论上

在东北,与姑父佟金宝先生聊天的时候,突然谈到人与人相处:“……小雄,在我看来,能和大家交流,是因为我一直让自己与人交流,从中不断地接收新的思想;不管是年龄上人群的差异,还是文化上人群的差异,抑或是领域上人群的差异等……钱不是问题,现在我需要的是一份真实的亲情与心灵交流,当然,前期也吃了不少苦,现在才能分享‘上’的时空,就是人上人的上,或许这个上就是能让亲情顺畅与心灵交流……”当时,从我姑父言谈里能深刻感受到亲情的重要,却没有完全吃透这个‘上’的殷实含义。因此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何为‘上’。

上,如果从字意去思考,那是很复杂:复杂得让人难以置信。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等字典,因此这里主要以人对‘上’的情感去探讨。情感是一种虚无的东西,但可以让人无法解脱,总可以把人浸泡其中,可悬、可沉、可漂、可浮……或许这样,人们才有错觉,把‘上’看成人生的终极目标,看成标榜身份的法宝,看成天下无敌的象征,用其一生去追求。有一句俗话可以隐约体现人对‘上’的这种精神——“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虽然这句话是劝人要谦逊,但隐含了人的不服和向往:谁愿意让人骑在头上拉屎拉尿?不服于屈辱第二,向往于天下无敌,也就是要永远是第一。

或许人的天性就是上,所以谁都想第一,但是人们一直没有去研究“人何为上?人为何上?人如何上?”从时空发展来看,即时能自在满足心里所欲,就是人何为上;对所欲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是人为何上。去实现何为上和为何上,就是人如何上。如何上,从历史发展来看,人们总结出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的事例多如牛毛,所以在这里不举例,但这句话主要是让人主动奋斗。但是上是不需要主动的,谁需要上,人们都可以轻易地给他,特别是当今社会。例如企业职位,动不动就是总裁、总经理、总监等等,再例如社会头衔,动不动就是慈善大使、形象大使、终身成就奖等等,可是如果这些上如果没有扎根于责任,那就是浮云,时空一变,就消逝得无影无踪。因此如何上是被动的——被动于人让自己上,那是因为不承担责任是对上的最好逃避方式,也可为自己获得一个自由自在的位置。

承担责任是要牺牲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并且时刻在两者之间权衡,会让自己情感无助,更或是情感失位……这样常常会让他人感到难以承受,导致他人对自己不解,抑或对自己仇恨,更或对自己残害。因此,上是被动的,当责任缺失的时候,这个上是虚无缥缈,毫无意义;当责任到位的时候,虽然这个上会使情感与心灵短路,但可以让人敬慕。如果心灵与情感短路了,那这个上迟早就会失去,让时空寂寞,直至消亡;只有上于在被动中不断让责任在心灵与情感顺畅对流——特别是亲情,这样上可以给自己人上人,也可以给人空间,更可以让上永恒。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