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学院
1970年8月,山东师范学院机关及中文、历史、外语、数学、生物、体育、艺术等8个系迁到聊城办学。[10]
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
1974年4月,山东师范学院机关及大部分系部迁回济南,同时筹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0]
1974年9月23日,中共山东省委鲁发[1974]109号文件,决定建立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
1976年10月12日,七六级工农兵学员入学。本届共招收工农兵学员259名,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四个专业为首次普通班招生。
1978年2月25日 七七级学生(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入学。28日举行开学典礼。
1979年,聊城市体育运动学校创建。
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聊城师范学院
1981年7月11日,教育部157号文件通知: 经国务院批准,增设聊城师范学院,设在山东省聊城县,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为基础建校,由山东省领导。
1985年7月,党委书记王文正参加山东省高等教育考察团去美国访问。9月3日 首批外籍教师吕蓓卡·安·巴克和林·玛丽亚·赫德森(美籍)到该院任教,聘期一年。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9年,聊城农业学校、聊城畜牧研究所(部分)并入聊城师范学院。
聊城大学
2002年5月,教育部发函[2002]17号,聊城师范学院更名为聊城大学。聊城大学实行一校多院制,组建一批二级学院。
2005年,聊城市体育运动学校并入聊城大学。
2011年,入选山东省首批名校建设工程立项单位。
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11]
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2月,学校正式成为北极大学联盟成员单位。[12]校园鸟瞰图(3)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5个,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1]。
聊城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
本科专业 |
---|---|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
舞蹈学、音乐学 |
聊城大学文学院 |
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
日语、汉语国际教育、英语、西班牙语 |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运动康复、运动训练 |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行政管理 |
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工程、生物科学 |
聊城大学药学院 |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学 |
聊城大学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工程 |
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 |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林、园艺、智慧农业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 |
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书法学、环境设计、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 |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历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旅游管理 |
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教育学 |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 |
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
人工智能、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 |
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
聊城大学法学院 |
法学、知识产权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
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 |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聊城大学质量学院 |
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聊城大学医学院 |
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学[13] |
学院 |
本科专业 |
---|---|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
舞蹈学、音乐学 |
聊城大学文学院 |
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
日语、汉语国际教育、英语、西班牙语 |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运动康复、运动训练 |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行政管理 |
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工程、生物科学 |
聊城大学药学院 |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学 |
聊城大学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工程 |
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 |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林、园艺、智慧农业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 |
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书法学、环境设计、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 |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历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旅游管理 |
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教育学 |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 |
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
人工智能、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 |
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
聊城大学法学院 |
法学、知识产权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
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 |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聊城大学质量学院 |
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聊城大学医学院 |
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学[13] |
师资概况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77人,具有博士学位1089人,正高级岗位人员206人,副高级岗位人员708人。现有双聘院士、“973”首席科学家3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19人,海外高层次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青团干部、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智库高端专家、齐鲁文化英才、教学名师、高等学校首席专家等6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1]。
杰出人才
两院院士:吴培亨、黄伯云、石钟慈、张新时(逝世)、薛群基、左铁镛、魏江春、汪尔康
全国优秀教师:钟美兰、王继锁、黄勇、程玉海、孟广武、林建华、韩立群、窦建民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文军、李合亮、黄富峰、白成林
泰山学者:韩军、范曲立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吴欣、刘东方、王玉珠、窦建民、王怀生、丁延峰
山东省优秀教师:李玉兰、丁祖豪、杨子胥、程玉海、钟美兰、王继锁、王世舜、刘道杰、宋益乔、王庆功、王文省、孙长勇、窦建民、郭庆堂、林建华、林建华
省级教学名师:赵长林、王文军、石兴泽、陈德正、孟广武、刘东方、李焕芹、巨荣良
校级教学名师:孟晗、王勇、李大成 陈德正、张永忠、杨凤梅、左风朝、李海英、丁祖豪、巨荣良、李焕芹、邵鑫、张兴芳、杨继武、耿宁、闫循领、黄勇、魏西莲、郭庆堂、宋士云、樊宝英、齐登红、李增洪、赵永生、孙德志、包春江、许鲁之、公维才、马开剑、孔繁军、尹汉东、王文军、张礼恒、张景生、李庆朝、范丽亚、钟明宝、钱品辉、陈万会、刘东方、李红、张福明、郑继江、贾少波、郭学信、傅崇岗、姚炳学、董瑞新、孙长勇、张重阳、付崇罗、邢梅萍、唐明贵、魏宪朝、王保云、张兴堂、王桂清、马中东、隋清娥、江心力、崔艳嫣、姬长军、辛春雷、王宝兴、桑青、房元霞、方秋丽、牛梅菊、于学强、于源溟、马莉、刘广涛、孙爱玲、闫震、胡家会、郭文彬、崔诗才、董杰[14][15]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8个):世界共运研究所教学团队、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团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基础数学教学团队、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教学团队、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团队等。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拥有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山东省重点学科12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1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1]。
山东省一流学科(1个):化学。[16]
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1个):畜牧学(培育)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1个):运河文化学。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4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
省级重点学科
分析化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光学、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黄河下游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系统理论、中国近现代史、分子生物学与抗体药物工程。[17]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分析化学、光通信科学与技术。[17]
一级学科硕士点
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艺术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农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系统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电子信息硕士、机械硕士、土木水利硕士。[18]
专业学位硕士点
序号 |
学位点代码 |
硕士学位点名称 |
硕士类型 |
---|---|---|---|
1 |
0451 |
教育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2 |
0452 |
体育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3 |
0551 |
翻译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4 |
1351 |
艺术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5 |
0953 |
风景园林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6 |
0454 |
应用心理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7 |
1251 |
工商管理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8 |
0854 |
电子信息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9 |
0855 |
机械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0 |
0859 |
土木水利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1 |
0351 |
法律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2 |
1252 |
公共管理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3 |
1253 |
会计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4 |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一级学科硕士点
序号 |
学位点代码 |
硕士学位点名称 |
硕士类型 |
---|---|---|---|
1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 |
0302 |
政治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3 |
0401 |
教育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4 |
0501 |
中国语言文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5 |
0603 |
世界史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6 |
0702 |
物理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7 |
0703 |
化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8 |
0705 |
地理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9 |
0710 |
生物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0 |
0711 |
系统科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1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2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3 |
0834 |
风景园林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4 |
0835 |
软件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5 |
1302 |
音乐与舞蹈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6 |
1304 |
美术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7 |
0701 |
数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8 |
0602 |
中国史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9 |
0803 |
光学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0 |
0836 |
生物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1 |
0901 |
作物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2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3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4 |
0402 |
心理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5 |
0403 |
体育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6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山东省重点学科10个
序号 |
类别 |
学科名称 |
---|---|---|
1 |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
分析化学 |
2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3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4 |
光学 |
|
5 |
课程与教学论 |
|
6 |
自然地理学(黄河下游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 |
|
7 |
系统理论 |
|
8 |
中国近现代史 |
|
9 |
分子生物学与抗体药物工程 |
|
10 |
山东省十二五文化艺术类重点学科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 |
序号 |
学位点代码 |
硕士学位点名称 |
硕士类型 |
---|---|---|---|
1 |
0451 |
教育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2 |
0452 |
体育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3 |
0551 |
翻译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4 |
1351 |
艺术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5 |
0953 |
风景园林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6 |
0454 |
应用心理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7 |
1251 |
工商管理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8 |
0854 |
电子信息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9 |
0855 |
机械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0 |
0859 |
土木水利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1 |
0351 |
法律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2 |
1252 |
公共管理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3 |
1253 |
会计硕士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14 |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序号 |
学位点代码 |
硕士学位点名称 |
硕士类型 |
---|---|---|---|
1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 |
0302 |
政治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3 |
0401 |
教育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4 |
0501 |
中国语言文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5 |
0603 |
世界史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6 |
0702 |
物理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7 |
0703 |
化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8 |
0705 |
地理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9 |
0710 |
生物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0 |
0711 |
系统科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1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2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3 |
0834 |
风景园林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4 |
0835 |
软件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5 |
1302 |
音乐与舞蹈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6 |
1304 |
美术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7 |
0701 |
数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8 |
0602 |
中国史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19 |
0803 |
光学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0 |
0836 |
生物工程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1 |
0901 |
作物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2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3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4 |
0402 |
心理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5 |
0403 |
体育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26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学术学位授权点 |
序号 |
类别 |
学科名称 |
---|---|---|
1 |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
分析化学 |
2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3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4 |
光学 |
|
5 |
课程与教学论 |
|
6 |
自然地理学(黄河下游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 |
|
7 |
系统理论 |
|
8 |
中国近现代史 |
|
9 |
分子生物学与抗体药物工程 |
|
10 |
山东省十二五文化艺术类重点学科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35个专业),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7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省级思政“金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1门。省部级及以上教研教改课题96项,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1]。
2021年11月2日,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第二批支持高校名单。[19]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通信工程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
园林。
省级特色专业
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教育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经济学、通信工程。[20]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运动训练、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土本工程、生物制药、园林、美术学。
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3个):物理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个):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双万计划”建设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 |
||||
小学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通信工程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化学 |
历史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英语 |
物理学 |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 |
||||
生物科学 |
软件工程 |
车辆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土木工程 |
生物制药 |
教育技术学 |
美术学 |
园林 |
视觉传达设计 |
广播电视编导 |
哲学 |
经济学 |
运动训练 |
地理科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动物医学 |
行政管理 |
质量管理工程 |
音乐学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生物化学。[20]
省级精品课程
无机化学、光学、世界古代史、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设计、基本体操、健美操、体操、鲁迅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化学、大学英语、中国教育史。
校园活动剪影(20)截至2023年11月,全国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2项。
学生成绩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华龙舟大赛等各项竞赛活动中,在校生每年获得奖励6000余人次[1]。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 |
||||
小学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通信工程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化学 |
历史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英语 |
物理学 |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 |
||||
生物科学 |
软件工程 |
车辆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土木工程 |
生物制药 |
教育技术学 |
美术学 |
园林 |
视觉传达设计 |
广播电视编导 |
哲学 |
经济学 |
运动训练 |
地理科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动物医学 |
行政管理 |
质量管理工程 |
音乐学 |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与俄美波意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包括师生交流、联合科研、合作办学、博士联培、海外办学等在内的160多个项目,目前有30多个国家的外籍师生在校工作或学习。在约旦和萨摩亚共建有2所孔子学院,受教育部委托先后在萨摩亚、汤加两国开展教育援外项目。学校建有省部级以上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和“北冰洋研究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重点新型智库;与国外高校和单位共建了“中俄数学联合研究中心”“知识工程与术语学中法联合研究中心”等10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1]。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27亿元,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省部共建研究平台、共建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9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6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山东省外事智库4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山东省高校优势科研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2个,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16个[1]。
国家级平台
序号 |
类别 |
平台名称 |
备注 |
---|---|---|---|
1 |
中太岛国双边合作机构 |
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 |
|
2 |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
- |
3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
冠丰种业有限公司共建 |
4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
5 |
国家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共建 |
各类省部级平台
序号 |
类别 |
平台名称 |
---|---|---|
1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实验室 |
2 |
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
3 |
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2个) |
党的建设与孔繁森精神研究基地 |
4 |
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 |
|
5 |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
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6 |
山东省纳米药物与释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7 |
山东省黑毛驴高效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8 |
黑水虻种虫繁育和有机废弃物转化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
9 |
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 |
山东省抗病毒药物工程实验室 |
10 |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3个) |
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基地 |
11 |
山东省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基地 |
|
12 |
聊城大学简帛学研究中心(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地) |
|
13 |
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1个) |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
14 |
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3个) |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
15 |
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 |
|
16 |
聊城大学加勒比研究中心 |
|
17 |
山东省与特定国家或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 |
山东省与北极地区交流合作研究中心 |
18 |
山东省理论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 |
中外社会主义比较研究基地 |
19 |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 |
山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协同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
20 |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
大数据智能分析与优化控制实验室 |
21 |
生态环境保育与生物资源创新利用实验室 |
|
22 |
药物分子设计与高端制剂实验室 |
|
23 |
特色畜禽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
24 |
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 |
类脑智能控制研究中心 |
25 |
山东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 |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
26 |
高等教育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 |
|
27 |
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 |
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28 |
山东特色文献与传统文化“双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
29 |
驴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
30 |
抗体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
|
31 |
黄河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
32 |
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
33 |
山东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 |
山东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 |
34 |
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
“民间美术资源保护与研发”重点实验室 |
35 |
高校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 |
山东高校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21] |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实验室。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研究基地、山东省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基地、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纳米药物与释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黑毛驴高效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师教育创新研究。
山东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
光信息传输与处理实验室、清洁化学能源技术实验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与网络安全实验室、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基地。
序号 |
类别 |
平台名称 |
备注 |
---|---|---|---|
1 |
中太岛国双边合作机构 |
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 |
|
2 |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
- |
3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
冠丰种业有限公司共建 |
4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
5 |
国家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共建 |
序号 |
类别 |
平台名称 |
---|---|---|
1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实验室 |
2 |
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
3 |
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2个) |
党的建设与孔繁森精神研究基地 |
4 |
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 |
|
5 |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
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6 |
山东省纳米药物与释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7 |
山东省黑毛驴高效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8 |
黑水虻种虫繁育和有机废弃物转化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
9 |
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 |
山东省抗病毒药物工程实验室 |
10 |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3个) |
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基地 |
11 |
山东省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基地 |
|
12 |
聊城大学简帛学研究中心(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地) |
|
13 |
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1个) |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
14 |
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3个) |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
15 |
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 |
|
16 |
聊城大学加勒比研究中心 |
|
17 |
山东省与特定国家或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 |
山东省与北极地区交流合作研究中心 |
18 |
山东省理论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 |
中外社会主义比较研究基地 |
19 |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 |
山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协同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
20 |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
大数据智能分析与优化控制实验室 |
21 |
生态环境保育与生物资源创新利用实验室 |
|
22 |
药物分子设计与高端制剂实验室 |
|
23 |
特色畜禽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
24 |
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 |
类脑智能控制研究中心 |
25 |
山东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 |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
26 |
高等教育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 |
|
27 |
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 |
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28 |
山东特色文献与传统文化“双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
29 |
驴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
30 |
抗体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
|
31 |
黄河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
32 |
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
33 |
山东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 |
山东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 |
34 |
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
“民间美术资源保护与研发”重点实验室 |
35 |
高校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 |
山东高校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21] |
2023年11月官网显示,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全国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省部级奖励169项;获批国家级课题339项,省部级课题91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255部。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获得发明专利390余项,转移转化6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6亿余元[1]。
聊城大学截至2023年11月,聊城大学有纸质藏书266.9万册,现订购中外文期刊204种,电子图书383万种,电子期刊137.02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50个[1]。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聊城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地理、通信、工程、农学及体育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维普、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入编期刊。该刊多次被山东省科委、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评定为“山东良好期刊”、优秀期刊。[22]
2024年4月20日,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系列新书发布暨区域国别研究学术研讨会20日在北京举行。推出《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构建研究》《从美国托管地到自由联系国》《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身份建构》《萨摩亚华人华侨:公共形象和社会地位的变迁》《潮起太平洋:岛屿环礁穿行之见闻》《国家、族群与战争:公元前西亚三千年》六部区域国别研究丛书和《区域国别学文摘》(创刊号)。[23]
校徽
聊城大学校徽聊城大学校徽由聊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李凯设计。它是以聊城大学的英文字母名称LIAOCHENG UNIVERSITY的首位字母L、C、U作为基本造型因素,利用曲线和直线组合变化构成,其外观似大海中擎帆航行的船,象征聊大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努力拼搏,勇往直前;似蓝天上展翅飞翔的大雁,象征着聊大人为远大目标振翅高飞;它又象大海的波涛,后浪推前浪,平静中亦蕴藏着无穷的力量,表示知识的积累过程是厚积薄发。踏着台阶,走进聊大用书搭起的校门,意味着你获得知识的同时就是你积蓄力量、奋发向上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起点。
校训
题词(2)“敬业”:该校师生员工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有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
“博学”:博学是在治学上对全体师生员工的要求。学生要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既广 博又专深的知识结构。教职员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都要具有博深的学识。
“求实”:全校师生员工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研究探索教与学的规律,脚踏实地地工作和学习。
“创新”:只有努力开拓、进取、创新,师生个人才能行远,才能做出更大贡献,才能将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校歌
《飞向美好的明天》
词:曹佐成
曲:张德珠
聊城大学校歌歌谱你是灿烂的朝霞
映照着蓝天
你是闪光的明珠
镶嵌在鲁西平原
一代代辛勤的耕耘者
浇灌着桃李的心田
杏坛中信念在相传
崇明德重任在肩
敬业博学,求实创新
德艺双修,立己达人
举起你生命的火炬
聊城大学阔步向前
展开你理想的翅膀
飞向美好的明天
你是矫健的雄鹰
搏击在云端
你是育才的苗圃
崛起在古运河畔
一届届如潮的渴求者
吮吸你知识的甘泉
学海里青春在点燃
求至善誓登山巅
崇教尚学,敦厚奋进
乐学善思,好问笃行
举起你生命的火炬
聊城大学阔步向前
展开你理想的翅膀
飞向美好的明天
展开你理想的翅膀
飞向美好的明天
崇教 尚学 敦厚 奋进
释义:崇教者,学校尊师重教,教师好好教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新民之道,育天下英才。尚学者,崇尚新知,学生好好学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重心,弘扬优良学风,致力于学,励志成才。敦厚者,诚朴宽厚、踏实实在也。坚持厚德修身,敦品励行,刚健笃实,日新其德。奋进者,振奋向前、奋勇前进也。坚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职务 | 姓名 | 主要工作 |
---|---|---|
党委书记 | 关延平 |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党委副书记兼统战部部长 | 胡海泉 | 负责党的组织(党校)、宣传、意识形态、统战(台港澳)、机关党建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党校)、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机关党总支、校工会(妇委会)、东昌学院;联系体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社会体育部。 |
党委副书记 | 房增福 |
负责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工会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保卫工作部(安全保卫处)、校工会(妇委会); 联系文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赵明吉 | 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学生就业、本科招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民武装和预科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团委、招生工作处、预科生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联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传媒技术学院、运河学研究院。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白成林 | 负责财务与资产管理、审计、招标与采购、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分管财务处、审计处、资产管理处(招标与采购办公室)、科学技术处、学报编辑部;联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精密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李兆俊 |
负责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人事管理、离退休、法治保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离退休工作处、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档案馆;联系生命科学学院、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白青 | 负责校园规划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后勤保障、卫生防疫、爱国卫生、体育运动等方面的工作;分管校园建设处、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校医院、校体育运动委员会;联系数学科学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部。 |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庄波 | 主持党委组织部(党校)工作;负责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工作;联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苏明海 | 主持党委宣传部工作;负责思想政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联系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高秀鹏 | 负责纪检监察全面工作。 |
资料来源:2023年5月聊城大学官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