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一辈数学家林少宫、徐利治、陈庆益、黄志远等的带领下,数学与统计学院逐步开始走上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艰辛旅途:1981年获得应用数学硕士点,1990年获得计算数学硕士点,1993年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点,1998年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
一级机构 | 二级机构 | |
---|---|---|
行政机构 | 基础数学系 | 应用数学系 |
计算数学系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系 | |
教学机构 | 大学数学教学中心 | 实验教学中心 |
研究机构 | 随机研究中心 | 分析研究中心 |
经济统计中心 | 现场统计院 | |
并行计算研究所 | 博士后流动站 |
一级机构 | 二级机构 | |
---|---|---|
行政机构 | 基础数学系 | 应用数学系 |
计算数学系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系 | |
教学机构 | 大学数学教学中心 | 实验教学中心 |
研究机构 | 随机研究中心 | 分析研究中心 |
经济统计中心 | 现场统计院 | |
并行计算研究所 | 博士后流动站 |
首个博士点的取得,使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科建设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继而,1999年获得基础数学硕士点,2001年获得数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其涵盖了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在学科授权点建设的同时,数学与统计学院也先后建立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校学生627人,其中本科生410人、硕士生190人、博士生27人。至此,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科建设已初具规模。
数学与统计学院共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12人。他们承担了本院各专业及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所有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56%,有5人分别获批、“高校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跨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人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数学与统计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拥有随机分析、数理统计、动力系统、分形几何、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金融数学、应用泛函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小波分析与图像处理等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术团队共获科研经费463.7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出版各类专著、教材30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