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是继毒品、武器和人口贩运之后的第四大非法贸易,导致全球许多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20多年前,一位名叫Peter Knight的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调查员在工作中发现,保护界几乎把所有的资金和精力都投入在栖息地保护和非法贸易执法上。与之相比,用于减少野生动物制品需求的资源和努力则少得多。而需求的存在是非法贸易屡禁不止的根源。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成立一家专注于减少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需求的保护机构。2000年,Peter Knights和朋友注册了一家NGO,取名WildAid。他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终结野生动物非法贸易[2]。
WildAid采用 “借传播来保护(Conservation Through Communication)”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明星公益大使的榜样力量,以低成本制作出高水准的公益内容,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传递拒绝消费濒危野生动物和参与绿色生活方式的理念,通过触发公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促成理性思考和行动参与[2]。
2005年,WildAid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机构中文名称是“野生救援”,并于2017年正式成立北京代表处 [2]。
野生救援WildAid(2)
野生救援在中国开展的主要项目包括:减少象牙、犀角、穿山甲、海龟等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需求的物种保护项目,以及从消费端推动减排及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地球一援EarthAid”气候项目[3]。
1. 减少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4]
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是继毒品、武器和人口贩运之后的第四大非法贸易,导致全球许多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其中包括:大象、犀牛、穿山甲、虎、鲨鱼、海龟等等。通过调查和研究,野生救援发现仅依靠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展反盗猎,在贸易链的源头、中转和目的地打击走私,以及出台加强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能终结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除非从根源解决问题——减少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5]。因此,野生救援创作了宣传口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When the buying stops, the killing can too.)和“野生无价”(Worth more alive),并配以信息明确、质量上乘、可媲美商业广告的公益宣传片,通过电视台和网络,以及机场、车站、写字楼和商圈内的广告位和户外大屏等多种传播渠道投放,向公众宣传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危害,提升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推动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6]。
2. 加强海洋保护区执法和能力建设[7]
全球有数十亿人以海洋资源为生计来源,却只有很少比例的海域受到保护[8] 。野生救援与政府和合作伙伴协作,保护脆弱的海洋保护区免受非法捕捞的侵害。野生救援与多地政府和民间组织一同设立了61个高效和执法完善的海洋保护区(MPA),保护了8500多种海洋生物。野生救援海洋项目的口号是“为生动海洋而行动”[9]。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野生救援组织(WildAid)推出全新公益项目品牌——地球一援(EarthAid)。项目聚焦健康可持续饮食、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支持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通过普及科学友好的知识、开展更受大众欢迎的活动,鼓励每个人作为地球的一员伸出援手,从身边的日常点滴做起,选择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10],以个人的实际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11]
“地球一援”与“地球一员”谐音,有一语双关的意思,既表达每个人作为地球公民,有权利享受其丰盛的自然资源,也提醒每个人应具备保护地球、守护美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行动向正在被过度消耗的地球“施以援手”。[11]
野生救援争取来自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媒体、明星及当地民众的合作,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野生救援拥有近百位名明星公益大使,通过名人的积极影响力来影响广大公众,改变人们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态度。野生救援邀请拍摄公益宣传片的对象均为各自领域的杰出代表。[12]
包括:姚明[13]、成龙[14]、威廉王子[12]、MaggieQ[15]、姜文[16]、李冰冰、快乐家族[6]、王一博[12]、杨紫[12]、吴磊[17]、黄轩[12]、吴京[18]、刘欢[19]、周杰伦[20]、郎朗[12]、贝克汉姆[16]等。[5]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