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办学历史办学历史1950年私立雍兴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西北工业部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51年西北工业部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西北工业技术学校。

1962年陕西省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更名第一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

1966年上海中等机器技术学校(部分)并入第一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

1969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更名咸阳机器制造学校。

1979年陕西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创建。

1992年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并入(合署)陕西机械职工大学。

1999年陕西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合并升格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光(17)2006年陕西省纺织工业公司职工大学、咸阳纺织工业学校、陕西纺织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并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20年11月15日,加盟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校级

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

现代流通与管理技术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学院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1738篇,其中核心期刊841篇,被SCI、EI、CSCD、CSSCI等收录93篇;承担省(部)和咸阳市科研项目9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71项,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地厅级科研进步奖5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部分内容1项。

根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三年来,教师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1738篇,其中核心期刊 851 篇,被SCI、EI、CSCD、CSSCI等收录102篇;承担省(部)和咸阳市科研项目9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4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专利76项),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地厅级科研进步奖5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部分内容1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学院图书馆文献总量130万册,电子图书4565GB,清华同方和万方资源数据库同时开通。

学报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2007年9月创刊,季刊。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本刊在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评比”中,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6)截至2021年9月,学院有教职工1223名,建院以来教授累计104人(二级教授6人、三级教授11人)、副高职称以上49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3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技术能手5人,多人入围教育部和陕西省高职教育专家库,1人当选国家督学、69人担任全国行指委、专指委、教指委主任委员、委员。[1]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5月,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商贸与流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体育部、美育部等13个教学部,开设64个高职专科专业。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拥有教育部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示范专业5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建设专业1个、央财支持建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项目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立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7个、一流培育专业13个;3个专业的岗位职业标准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主持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9个、主持省级专业资源库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质教材58本、省级优秀教材17本,拥有国家级优秀多媒体课件30个。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一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4]

教育部精品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国家示范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

  • 精品课程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国家级:2009年,《机械零件车削加工》

2010年,《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

省级:

2005年,《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2006年,《国际贸易》

2007年,《多媒体技术与制作》、《美育与音乐鉴赏》

2008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机床及应用》、《纺织工艺与设备》

2009年,《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灰铸铁铸件生产技术》

2010年,《仓储业务操作》、《机加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局域网管理与维护》

2011年,《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物流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焊接方法与设备使用》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训

明德、笃学、精艺、强身

校徽

校徽校徽一个蕴含“外圆内方”的民族文化精神,象征力量和特色的“工”字图形,昭示学院的办学理念,代表学院的社会形象。图形线条流畅的对称与启合,表现出学院团结进步、笃实严谨、外引内联、广泛合作的氛围和精神;其旋转向上的姿态与趋势,寓意着对更高境界的向往与执着;其蓝色的深邃与明快,象征着学海的无涯和学院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这个形象所包容的一切荣誉与成就、责任与使命、信念与理想,陕工职院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矢志不渝、再铸辉煌。

校歌

历史名城,秦岭北望

明德笃学桃李芬芳,桃李芬芳。

智育美育,相融并进

和风化雨茁壮成长

追求真理,我们矢志不不渝

创新发展,我们奋发图强

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扎根装备制造行业沃土 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播撒阳光

关中之中,渭水之阳

精艺强身志在四方,志在四方

技术艺术,完美结合

知识熔炉百炼成钢

实现跨越,我们勇挑重担

报效祖国,我们扬帆起航

勇做新时期的能工巧匠

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再铸辉煌

社团文化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活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活动(20)学院以大学生艺术社团为依托,引导帮助学生自发建立舞蹈、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活动小组。截至2011年,学院艺术团有成员800余人,下设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武术团、戏剧小品队、打击乐队、键盘乐队、书画社等8个二级社团。大学生艺术团26次参加国家、省级艺术汇演、比赛并受到表彰。其中,原创小品《民工父亲》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每年3至5月份,该院定期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原创短剧小品大赛、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和比赛,覆盖范围广,参与人数多,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每年9月份定期举办迎新生专题晚会。自200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至2011年,已累计有冰岛国家合唱团、中央民族乐团、国家话剧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等来校访问演出。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发布时间
党委书记 惠朝阳 2018年6月1日
院长 刘永亮 2019年12月30日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康强 2016年3月20日
党委副书记 贺天柱 2019年4月17日
党委副书记 田昊 2019年12月23日
副院长 梅创社 2015年7月3日
副院长 刘清 2019年4月17日
副院长 段峻 2020年7月28日

资料来源:2021年7月学校官网。[5]

学院荣誉

职务 姓名 发布时间
党委书记 惠朝阳 2018年6月1日
院长 刘永亮 2019年12月30日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康强 2016年3月20日
党委副书记 贺天柱 2019年4月17日
党委副书记 田昊 2019年12月23日
副院长 梅创社 2015年7月3日
副院长 刘清 2019年4月17日
副院长 段峻 2020年7月28日

词条图册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截至2009年底,学院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年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6]

2011年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7]

截至2019年4月,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累计1231项,其中国家级技能大赛等奖项463项;获得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荣获国家级、省级校园文化艺术奖39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