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58年,辽源矿业学院、辽源煤矿学校和蛟河煤矿学校分别创建。

1959年8月,辽源矿业学院更名为辽源矿业专科学校。

1961年,辽源煤炭卫生学校创建。

1962年9月,辽源矿业专科学校与辽源煤矿学校、辽源煤炭卫生学校、蛟河煤矿学校四校合并,成立了辽源煤矿学校,隶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

1984年5月,辽源煤矿学校更名为辽源煤炭工业学校,

1997年7月,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更名为吉林工业学校。

1980年,辽源市卫生进修学校创建。

1985年,辽源市卫生进修学校更名为辽源市卫生学校。

1999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吉林工业学校与辽源市职业大学、吉林广播电视大学辽源分校合并组建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0 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辽源卫生学校并入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进行本科专业的联合办学。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辽源职业技术学院(6)学校有教职工516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长白山技能名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和省级拔尖创新人才93人。[1]

杰出人才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辽源职业技术学院(2)长白山技能名师:宋鹏、杨竹君、王龙、周显顺、张德

省级教学名师、拔尖人才:王革

突贡专家:陈佳闻

学科带头人:杨竹君、赖立学、孟凡超、张德栋、吴学凤 、杨光、宋鹏、李新华、王忠祥、周延东、王俊生、孔繁侠、方洪涛、 刘余强、徐晓云、姜振芳、王旭升、吴丽华

骨干教师:李丽丽、黄丹、马毓、 元永国、 郭力、 刘美佳、李远鹏、 金杉山、 李超、 罗盈盈、段懿伦、杨冬喆、 夏鹏、 杨依霖、赵静、陈平平、李冬春、李宗桧、李欧纹、王瑞[4]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设7个系院(资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医学技术系,艺术工程系)、4个部(外语教学部、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体育教学部),1个分院(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和1个成人教育学学院,开设4个应用型本科专业,专科专业43个。

应用型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安全工程 测绘工程
资料来源:
专科专业
系部 专业
建筑工程系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
机电工程系 矿山机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医疗仪器维修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农业机械运用技术
资源工程系 矿山地质、煤炭开采技术、矿井建设、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运输与提升、选煤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矿山测量
经济管理系 会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医药营销、物流管理
信息管理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
医学分院 医学技术系 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
药学系 生物制药技术
护理系 护理
基础教学部 导游、酒店管理
外语教学部 商务英语、旅游管理
资料来源:学校官网专业简介及招生数据

教学建设

应用型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安全工程 测绘工程
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专科专业
系部 专业
建筑工程系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
机电工程系 矿山机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医疗仪器维修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农业机械运用技术
资源工程系 矿山地质、煤炭开采技术、矿井建设、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运输与提升、选煤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矿山测量
经济管理系 会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医药营销、物流管理
信息管理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
医学分院 医学技术系 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
药学系 生物制药技术
护理系 护理
基础教学部 导游、酒店管理
外语教学部 商务英语、旅游管理
资料来源:学校官网专业简介及招生数据

学术研究

  • 质量工程

师生活动照师生活动照(23)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吉林省级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重点建设专业3个,吉林省级示范专业群3个,吉林省级特色专业群1个,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1个,吉林省级特色专业1个,5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优秀课,全国重点实训基地1个。

吉林省级试点专业: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建筑工程技术

吉林省级特色专业:会计电算化

吉林省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矿山机电专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吉林省级示范专业群: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建筑工程技术

吉林省级特色专业群:会计电算化

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群、矿山机电专业群

吉林省级精品课程:煤矿采煤方法、计算机基础、建筑及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煤矿地质、巷道施工技术

全国重点实训基地:矿井通风实训室

  • 教学成果

截至2014年12月,学院教师教学成果有38项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教师制作的课件有127部在省大赛中获奖。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规范”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一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高职计算机基础精品课建设与实践”获得吉林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4年,《煤矿电工学》专业课程的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与东北内蒙古地区大型煤炭企业合作,在涉矿专业施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先后与辽源矿业集团、通化矿业集团、沈阳煤业集团、珲春矿业集团、大雁矿业集团、长春羊草煤业集团等十几家煤炭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42项,开展专题讲座45次,为企业与社会培训13278人次。对口支援6所职业院校发展教育。

学术资源

文化传统

截至2014年12月,学院有32项省级教研教改课题立项,其中结题16项,院级教研教改课题立项30项,其中结题22项,教师在国家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91篇,编写教材 69 部。有7个系部与15家企业合作,编写教材共15部,合作编写实训指导书20部。

2014年,学院葛立臣教授主持的“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研究”获得吉林省高校科技与社科“十二五”科研规划研究课题立项。

校训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12月,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2万册,电子图书2100GB,,中文纸质专业期刊 465种,电子专业期刊9305种。

校徽

校园活动

笃学强能、厚德立业

释义:笃学:指专心好学。语出《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强能:强化自身的技能。

厚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

立业:建树功业、建立事业。

学院领导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徽如右图所示:

校徽校徽释义:学院的院徽为圆形双环,外环的上下方分别为“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英文,内环中央是用“辽职”二字的声母“L”和“Z”组合而成的水中帆船的图形,寓意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船的左下角为“1958”字样,代表学院前身成立时间。

知名校友

截至2014年12月,全院共有学生社团、俱乐部22个,学生社团组织共获省市奖项2项,院校级奖项13项。学校开展每月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学术报告、每月一次演讲或征文比赛,开展大学生校园艺术节、校园之声演唱会等大型活动。

词条图册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院长 纪霖[3]
党委书记 陈艳东
纪委书记 王永君
副院长 李洪刚、闫运和、王竟宇[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