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洋镇

湖洋镇

目录导航

乡镇概况

湖洋镇位于东经118度25分,北纬25度24分的永春县东北部,西南距县城23公里,是著名的芦柑之乡,也是闽南水仙茶的发祥地。该地有海拔998.4米最高山印石山。辖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溪口。全镇有旅外侨亲7万多人,驻地于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自古至今,兴学重教,培桃毓李的风气甚浓,文化质地较高,书香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乡美称”。该镇是永春现代农业示范镇 ,永春特色农业大镇,中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经济 以经商为主、农业生产为辅,近年来,许多湖洋人,由农转商,在泉州市区、晋江、南安、石狮、厦门、广东等地开超市,经营行业涉及大中小型

湖洋镇湖洋镇(30)超市、酒店、地产建筑、服装玩具、建

材家居、广告传媒、文化科技和实业投资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该镇农民在外共经大中小型超市7000多家,年创利润4亿多元;外出开超市的人数近3.2万,占全镇人口70%以上。被称为湖洋“超市传奇”。

2010年成立泉州首个超市商会 湖洋商会 设有莆永高速永春湖洋段出入口 永仙公路过境。古迹 有鼎仙岩和明朝状元庄际昌府第旧址。

历史沿革

1958年置湖洋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建镇。1997年,辖湖城村、吴岭村、上坂村、龙山村、溪西村、溪东村、清白村、美莲村、桃源村、桃美村、锦凤村、锦龙村、蓬莱村、高坪村、玉柱村、白云村、石厝村、 17个村委会。

自然资源

湖洋镇区湖洋镇区(2)具有丰富的森林、水利、矿产等资源,全镇森林面积17万亩,活立木积蓄量28万立方米,是全县重点林区之一;水能蕴藏量1万多千瓦。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广电等设施配套。建成日供水量2000吨的自来水厂;拥有总装机容量5000多千瓦的中小型水电站11座;镇村道路硬化总长32公里;重点工程湖洋至东关镇战备公路也已开工建设;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建成移动电话接收站4个;实现村村开通有线电视,并与县联网,用户达

湖洋镇湖洋镇(30)6800多户。

经济发展

湖洋镇湖洋镇(54)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建成了芦柑、茶叶、毛麻竹、用材林、畜牧养殖、淡水养殖和食用菌八大综合开发生产基地。芦柑荣获全国质量评比金奖,镇六八林场荣获全国乡村百佳林场质量管理奖。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行业包括纸类包装、吹塑袋、电力、日用化工、陶瓷工艺、食品加工、饮料等10多类。至2000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73亿元,镇财政收入16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山地开发率达98.5%,芦柑面积2.7万亩,年产量120万担,是全国闻名的芦柑之乡。

湖洋镇湖洋镇(30)城镇建设村镇建设成功实践了“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实施、按能力建新、有重点改旧、全方位整治”,出现了“规划形成龙头、集资形成合力、运行形成机制、建设形成规模、管理形成网络”的可喜局面。已经完成五期的旧街改造任务,实现了镇区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的总体目标。一个经济繁荣、交通便利、信息灵通、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卫生整洁、美观绿化、安全文明的新型城镇已成雏形。

精神文明展现风貌。教育事业先后通过省“六项督导”、实验教学“两基”等的达标验收和复查,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农村宣传文化阵地设施达到“五个一”的要求,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依法治镇整体推进,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普遍提高,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始终扎实开展争先创优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委的“龙头”作用,把镇党委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班子。重视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村级组织建设实现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址议事、有心管事”的总体目标。党员电化教育成为全省的典型示范点。廉洁勤政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多年来,湖洋镇党委、政府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

获得荣誉
福建省卫生镇 福建省第九届文明镇 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 泉州市生态示范镇
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级“明星镇” 小康建设先进单位 市先进基层党委会
市文明单位 文化先进镇
国家级生态镇

庄府庄府(9)

词条图册

获得荣誉
福建省卫生镇 福建省第九届文明镇 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 泉州市生态示范镇
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级“明星镇” 小康建设先进单位 市先进基层党委会
市文明单位 文化先进镇
国家级生态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