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亭乡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下辖的一个乡,位于罗甸县西部,地处东经106‘36,一106‘44,北纬25”16,一25‘25‘,全乡总面积88.42平方公里。东面与八总乡、凤亭乡接壤,南面与罗妥乡相邻,北靠龙坪镇、西北面及西面与逢亭镇、罗悃镇交界。沟亭乡距县城12.4公里,距罗悃镇7公里。
乡所在地距县城约18公里,海拔420m,年平均气温20℃,年降雨量1200mm,年无霜期360天,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特点,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乡内山奕起伏,河谷交错纵横,地下藏有丰富的辉绿岩、硅石等矿石。地方特产有油桐、砂仁、香(芭)蕉,艾纳香、板栗、黄果等,因此这块土地大有开发前景。2003年,全乡已建成肉牛品种改良育肥试范场7个,黑山羊养殖场2个。
全乡有贮量丰富的灰绿岩、硅矿等矿石。拉喊、布乃、沟亭、平坡等村储量丰富的灰绿岩矿,埋藏浅、石质好,交通运输便利,有较好的开发优势和经济价值。龙滩水电站375水位淹没形成的广阔水域及二级公路的建设为旅游项目、特种水产养殖等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2002年以来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坚持
沟亭乡“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广水稻、玉米、脱毒洋芋等良种良法,建立水稻、玉米、脱毒洋芋丰产示范片各500亩。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3265吨,人均产粮899公斤。建设中药材、优质干果基地,种植以木瓜、大黄、茯苓、桔梗、黄姜子等为主的中药材3000亩;培育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林3100亩;发展以漆树、苹果、桃树为主的经济林2500亩。年均人平增收200元。搞好畜牧业发展。
按照大力发展生猪,突出发展板角羊,积极发展肉牛,全面发展家禽的思维定势,全力实施“1567”工程,倾力培育典型、打造亮点。截止2006年底,生猪存栏6146头,牛存栏508头,羊存栏3852只,家禽存栏17250只。培养饲养生猪50头以上大户25户,饲养板角山羊50只以上大户46户。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治、畜禽运输环节和交易市场的检疫,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保持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势态,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搞好劳务输出,加强农民工培训,增加劳务收入,2006年实现劳务收入615.57万元。
为切实做好119消防宣传工作,提高全县农民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11月5日,贵州省罗甸县消防大队印制了3500份温馨提示宣传单并将于近期发放到全县各村寨。 2009年10月7日,罗甸县沟亭乡布沙村下沙组发生一起民房火灾,造成7户民房被烧毁,35人无家可归,为深刻汲取此起火灾事故教训,杜绝悲剧的重演,罗甸大队认真分析“10.7”火灾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其总结出的结论主要有两条:一是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谈薄,缺乏对消防常识的了解;二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落后,一旦发生火灾后,将难以控制和扑灭大火。针对以上两种情况,罗甸大队结合实际,印制了此批宣传单,并将陆续下发到全县各村寨,让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消防、学习消防、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为加大对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大队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以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消防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义务消防队,增强农村消防力量。
罗甸消防大队同时还采取下到各乡镇讲解消防安全常识、培训各乡镇分管消防的镇长及派出所所长、发放消防挂历、农村防火手册和防火宣传卡等方式加大对农村消防宣传力度。
高速:惠罗高速公路过境(设罗甸南收费站)
一、人口劳动力资源
沟亭乡共辖10个行政村39个村民组,33个自然村寨。2010年末全乡总人口72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1人,农业人口7168人,主要居住有布依族、苗族,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681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4.08%,有劳动力4421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413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沟亭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364.16万元,同比增长12%,全年农业总产值达5125万元,比上年增长7.2 %,粮食总产量达2960吨,比上年增长0.74%;全年完成“185”工程蔬菜种植8100亩(其中早菜4550亩,秋菜1550亩、冬菜2000亩),产量1.54万吨,产值达26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7元,较2009年人均增加565元;完成地方税收5万元,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个,引资210万元;劳务输出2125人,实现劳务经济17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全乡10个行政村除拉喊村的里冗组未通公路,其余均通公路,10个行政村均己通电;全乡除布沙、拉喊、拉招、冗响4个村还未通自来水,其余6个村均通自来水。
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全乡有小学3所,其中完小3所,小学生总人口为669人,教职工人数38人。乡驻地内有小学l所、小学学生人数为278人,教职工14人;医疗卫生方面,全乡有卫生院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