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中文名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广州
外文名 GuangdongEco-engineeringPolytechnic
学校类型 综合性
院系设置 11个二级学院
英文名 GuangdongEco-EngineeringPolytechnic
官网 http://www.gdsty.cn
校址 校本部北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97号、校本部南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洞街道龙林中街2、海珠校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5号
创办时间 1953年
主管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
简称 广东生态院、广生态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设立,是贯彻落实广东省创建教育强省和走生态立省之路的战略决策,是培养造就一大批林业生态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快广东省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的需要。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7)学院的设立,填补了广东省林业生态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有利于完善我省高等教育结构,有利于培养广东林业生态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加快发展广东省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于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建设全国绿色生态第一省具有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

1953年,根据林学家、首届林垦部部长梁希的提议在广东筹建林业部番禺林业学校,广东省茂名农业技术学校林业专业、北江农业学校森林科、海口高级农业技术学校森林科并入。

历史照片(19张)1956年,林业部番禺林业学校更名为林业部广州林业学校,后更名为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造林、经营两个专业合并为林业专业,增设森工、采运、森保、木工、林化、财会专业,合并省属流溪河林校,组建杨梅林场分校。

1973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恢复招生。

1974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收回被外单位占用的部分校舍。

1975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恢复采运和财会专业招生。

1976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收回全部校舍,教学工作恢复正常。

1980年,筹办广东省林业技工学校,与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合署办公。

校园环境(7张)1981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开展林业干部培训工作。

1984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开办广播电视大学木工专业。

1986年,广东省林业技工学校恢复招生。

1987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与肇庆农校合办技工班。

1990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开设林政管理专业。

1998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联合举办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班,省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在学校挂牌。

2000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林业学校。

2005年7月,广东省林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8月,增挂广东省生态工程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牌子。

201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设立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9月,牵头成立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

2017年3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加入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8年12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正式划入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办学条件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风光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风光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专业。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生态工程系

林业技术、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物技术及应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信息技术、森林生态旅游

园林工程系

园林技术、风景园林、园林工程、园林造价

经济贸易系

会计、审计实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文秘、广告设计与制作

环境艺术设计系

环境艺术设计

师资力量

院系

专业

生态工程系

林业技术、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物技术及应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信息技术、森林生态旅游

园林工程系

园林技术、风景园林、园林工程、园林造价

经济贸易系

会计、审计实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文秘、广告设计与制作

环境艺术设计系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767名,其中专任教师602名,博士80余名[5]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教师总数为 494人,其中专任教师402人,博士48人,硕士192人,副高以上职称105人,“双师”教师138人。有全国林业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广州科普名师1人,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广东省级教学团队2个。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赵秀娟

全国林业教学名师:陈日东

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黄东兵

广东省级教学团队:专兼结合理实互补的工业环境与安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郭璐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钟真宜)

南粤优秀教师:柯碧英、张超敏、陈瑞清、黄安

合作交流

质量工程

质量工程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1个,广东省级二类品牌专业2项,广东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广东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项;有广东省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1个,国家创新行动计划认定的生产型实训基地1个,8个校级实训基地。

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国家创新行动计划认定的生产型实训基地:现代林业公共实训中心

广东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花木栽培技术、森林植物 

广东省级二类品牌专业:园林技术、森林植物

广东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林业技术专业群 

教学成果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学生参加2018-2019学年广东省教育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奖19项。  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1银6铜,在省级创新创业作品竞赛中累计取得2金1银18铜的成绩。《树木学》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机构设置

行政机构
1、党政办公室(与纪检监察室合署)
2、组织人事部
3、教务部(科研部)
4、财务设备部
5、学生工作部(招生和就业指导办公室)
6、总务部
教学、教辅机构
1、生态工程系
2、风景园林系
3、环境艺术设计系
4、园艺系
5、经济贸易系
6、生态旅游与文化系
7、信息工程系
8、基础教育部
9、马克思主义学院

附属机构

1、图书馆(信息与实训中心)


2、南区管理中心

3、继续教育部

4、培训中心

5、附属小学

6、林业职教集团及校友会

7、林业生态环境科技公司

学术研究

行政机构
1、党政办公室(与纪检监察室合署)
2、组织人事部
3、教务部(科研部)
4、财务设备部
5、学生工作部(招生和就业指导办公室)
6、总务部
教学、教辅机构
1、生态工程系
2、风景园林系
3、环境艺术设计系
4、园艺系
5、经济贸易系
6、生态旅游与文化系
7、信息工程系
8、基础教育部
9、马克思主义学院

附属机构

1、图书馆(信息与实训中心)


2、南区管理中心

3、继续教育部

4、培训中心

5、附属小学

6、林业职教集团及校友会

7、林业生态环境科技公司

科研平台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开设“暑期爱尔兰研学班”、“德国FDF花艺师考证班”和“本硕3+1+1国际预科班”,与泰国北部种业有限公司、泰国三亿麒麟种业有限公司共建“园艺海外实习基地”,引进CCPA,与广东省园林学会合办花境营造师,招收了3名来自澳门的学员,与澳门生态环境保育协会共建1个澳门校外实训基地。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广东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个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植物有害生物防控与生物环境健康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粤风景园林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森林培育研究中心、林业规划设计与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林果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文化创意设计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广东花境营造协同创新中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商科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文化传统

2019年,在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立项中,学校有6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特色创新类项目3项、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3项。学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的 “广东省蔬菜根结线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2018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018、2019年度拨入科研经费总量分别为670万元和897万元,2018-2019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53.79万元。

2020年,在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立项中,学校有8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特色创新类项目4项、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4项。

2018年获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一览表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特色创新类项(自然科学类)

一种防治广藿香青枯病的植物源抑菌剂的开发及使用

李落叶

基于深度序列学习的流域极端降水预测方法研究

李雪真

南方主载“灿烂”蓝莓中花青素提取工艺及组成成分研究

刘姚

青年创新人才类目(自然科学)

“流程式”护肤品旅行包装组合设计研究

黄子威

针叶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驱动因素分析与预测

陈月明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社会科学)

岭南文化-传统手工艺广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创新应用研究

陈乔 

学校领导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特色创新类项(自然科学类)

一种防治广藿香青枯病的植物源抑菌剂的开发及使用

李落叶

基于深度序列学习的流域极端降水预测方法研究

李雪真

南方主载“灿烂”蓝莓中花青素提取工艺及组成成分研究

刘姚

青年创新人才类目(自然科学)

“流程式”护肤品旅行包装组合设计研究

黄子威

针叶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驱动因素分析与预测

陈月明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社会科学)

岭南文化-传统手工艺广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创新应用研究

陈乔 

校区环境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5.09万册,电子图书总数2048GB[6]

学校荣誉

学校标识

校徽

远景:远山,像莘莘学子仰望星空,憧憬未来,放飞梦想。远山于教师而言代表修身立德、务实治学,于学生而言代表修品立身、饱读诗书;

中景:建筑群剪影分别代粤(中间)、港(右面)、澳(左面),体现学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森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近景是蓝色的海洋与江河相结合,取自广东首字母G与D的异化设计,寓意学校坐落于广东省且兼容并蓄,博闻强识,外部流水源头像一只飞鸟的头部,结合蓝色海洋寓寓意学子不屈不挠,勇搏浪尖的精神。在山水共同构成的生态自然环境里,学校依托岭南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森林城市生态教育特色,为建设绿色生态第一省、为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培养一批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色调为绿色,绿色有生命力、活力、自然、环保、和平、希望的含义。蓝色代表水纹来体现学校生态环境,蓝色又有包容、和谐、宽广、梦想等含义。

数字与校名选用红色,突出数字强调学院历史,校名选用华文行楷字体,在突出校名阅读性的前提下不失文化韵味。

校徽校徽

校训

修德修能,知行合一

“修德修能”中“修德”即为修养德行、行善积德之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精华。“修能”即是培养能力,施展才能的意思。以此为训,要求学院师生皆应重视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炼,以德为先,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敢于实践,发挥能力。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命题。语载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知行合一”,在高等教育中要求师生都要认认真真求知、踏踏实实行动,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自我谋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理实交融。

报考条件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张方秋
院长、党委副书记 廖金铃
党委副书记 彭国洪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邓燕忠
党委委员、副院长 陈岭伟、宋新辉、文震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官网[7]

知名校友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张方秋
院长、党委副书记 廖金铃
党委副书记 彭国洪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邓燕忠
党委委员、副院长 陈岭伟、宋新辉、文震

词条图册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风光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风光(11)地处风景优美的广州市天河区龙眼洞街(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侧),占地面积565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