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名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属性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所属地区 广东省韶关市
外文名 GuangdongSongshanPolytechnicCollege
学校类型 理工类
党委书记 方迎生
官网 http://www.gdsspt.edu.cn/
知名校友 李家欣
简称 松山职院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1976年3月,韶关钢铁厂“七.二一”工人大学成立。

1981年6月,改名为韶关钢铁厂职工大学。

1982年6月,广东省冶金工业厅批准,韶关钢铁厂职工大学与乐昌广东冶金第一联办职工大学、凡口铅锌矿工人大学合并,合并后定为广东韶关钢铁集团职工大学,并迁至曲江区原广东工业大学旧址办学,由韶关钢铁厂管理。

2000年6月,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广东韶关钢铁集团职工大学改制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6月,由韶关钢铁厂移交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3]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学院是韶关地区唯一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7个二级教学单位,先后开设高职专业31个,初步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特色较为突出,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业人才岗位需求的专业群(其中两年制“数控技术与应用”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技能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9个二级教学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

机械工程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数控装调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

工业设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设备管理与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室内艺术设计

经济管理系

人力资源管理、工程造价、会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

外语系

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旅游英语、旅游管理、涉外文秘

师资力量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

机械工程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数控装调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

工业设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设备管理与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室内艺术设计

经济管理系

人力资源管理、工程造价、会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

外语系

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旅游英语、旅游管理、涉外文秘

教学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2人,南粤优秀教师7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广东省技术能手6人,广东省三八红旗工作室1个,广东省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3人,国内外中青年教师访问学者82人。韶关市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3人,韶关工匠1人,韶关市三八红旗手1人,韶关市技术能手9人,韶关市职工技术创新能手2人,韶关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1人,韶关市“三八红旗集体”1个,“韶关工匠”创新工作室1个[1]

南粤优秀教师:陈永松、尹湛华 

广东省技术能手:魏志丽、杨宇、李福运等

合作交流

  • 基础设施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21个,下属实验室、实训室、计算机室共148个[1]

  • 质量工程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1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4个、中央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2个、第一批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1个;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扶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个[1]

2018年8月,学院有广东省精品课程2门。

中央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营销与策划[1]

中央财政扶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子电工与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专业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1]

广东省实训基地:机电维修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机电技术公共实训中心、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软件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工业机器人公共实训中心

广东省公共实训中心:机电技术公共实训中心[1]

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数控技术、软件技术、物流管理[1]

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机电一体化[1]

广东省精品课程:《构件化网站设计》等

  • 学生成绩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历届毕业生有近半同学考取了两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最多的甚至考取了八种职业资格证书;近两年来,学院师生先后斩获几十项全国、全省技能大赛奖项[1]

学术研究

截至2017年2月,学院校企合作在韶关和珠三角等地设有123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其中4个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设有30个实习实训教学点[1]

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宝钢集团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韶关分公司)、广州市友迪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曲江团委(韶关)[1]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9月,学院建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绿色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韶关市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韶关市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韶关市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9月,近三年来,学院立项省级科研项目33项(其中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1项广东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5项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立项市厅级科研项目30项,教师共申请专利2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授权外观专利2项、专利申请受理1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

学院获批准立项2017年广东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别

2017GKTSCZ028

工业物联网技术在无人值守民

用煤气调压站改造中的应用

杨成海

特色创新类项目

(自然科学)

2017GkQNC3032

电动汽车车门]偏差对车内风噪

声影响关系及控制研究

赖颖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自然科学)

2017GkQNCZ033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物联网的web服务选择研究

刘锋

2017GkQNCZ034

交变磁场作用下C19400-SiC复

合材料强化机制的研究

廖钰敏

2017GWQNCZ023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教育双师型

教师成长路径构建研究

宋立丹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人文社科)

2017GWQNCZ024

国有钢铁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

式与企业价值增值研究

张拓

2017GWQNCZ025

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体系融

通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林燕虹

2017GWQNCZ026

一带一路“精神下岭南建筑文

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王影

2017GGXJK026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广东欠发达地区高职院

校持续竞争优势构建路径研究

胡培业

特色创新类项目

(教育科研)

2017GGXJK027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能力分析方法创新与课程

体系建构一一以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

教学标准研制项目为例

柯楚强

2017GGXJK028

基于虚拟3D技术的PLC控制多种液

体混合仿真实训系统开发

李嫄

文化传统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别

2017GKTSCZ028

工业物联网技术在无人值守民

用煤气调压站改造中的应用

杨成海

特色创新类项目

(自然科学)

2017GkQNC3032

电动汽车车门]偏差对车内风噪

声影响关系及控制研究

赖颖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自然科学)

2017GkQNCZ033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物联网的web服务选择研究

刘锋

2017GkQNCZ034

交变磁场作用下C19400-SiC复

合材料强化机制的研究

廖钰敏

2017GWQNCZ023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教育双师型

教师成长路径构建研究

宋立丹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人文社科)

2017GWQNCZ024

国有钢铁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

式与企业价值增值研究

张拓

2017GWQNCZ025

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体系融

通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林燕虹

2017GWQNCZ026

一带一路“精神下岭南建筑文

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王影

2017GGXJK026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广东欠发达地区高职院

校持续竞争优势构建路径研究

胡培业

特色创新类项目

(教育科研)

2017GGXJK027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能力分析方法创新与课程

体系建构一一以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

教学标准研制项目为例

柯楚强

2017GGXJK028

基于虚拟3D技术的PLC控制多种液

体混合仿真实训系统开发

李嫄

学校标识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9月,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6.13万册,电子图书150000册。

社团文化

学校领导

校徽

校徽校徽

释义:学院校徽简洁、大气;以省份字母G、D为图案形象,代表着学校的属地,校徽中的广东松山职院是学校的简称,字母GDSSPT是学院英文的缩写。 

校训

求索、敬业、务实、创新 [1]

校区环境

截至2017年2月,学院建立奖、助、贷、减、免制度,依托大学生就业与终身发展协会、心理健康协会、英语俱乐部等95个学生社团,举办红色文化节、校园读书节、商务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文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育学生“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人文精神[1]

学校荣誉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方迎生
党委副书记、校长 吴奇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谭春雨
党委副书记 张林茂
党委委员、副校长 杨宇、张志
副校长 佘少华

资料来源:2023年5月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官网[2]

报考条件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方迎生
党委副书记、校长 吴奇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谭春雨
党委副书记 张林茂
党委委员、副校长 杨宇、张志
副校长 佘少华

知名校友

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分别是曲江和浈江校区。曲江校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邻京珠高速公路,毗邻粤北名胜南华寺,占地面积有39万平方米;而浈江校区位于浈江区园泉路50号,占地面积有21万平方米。周边环境十分优美,空气清新自然。且该校的社团活动也很丰富,依托大学生就业等95个学生社团,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节,以及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能够加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文教育和社会实践。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景色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景色(17)

办学理念

学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院被授予2008-2010年度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学校、全国冶金高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党委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工作优秀组织奖、固本强基工程创新奖;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在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评估中荣获全省第四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省教育厅考核中获优秀等级。

教学设施

学校遵循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严格遵守教育部、省(区、市)招生办公室的有关招生录取政策和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考生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综合衡量德智体美劳,择优录取。

校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残障考生,若其生活能够自理,符合所报专业要求,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标准,予以正常录取。

学校招生专业对考生身体素质的具体要求详见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新生入学后,学校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依据,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予以转专业或取消学籍[4]

宿舍分类

李家欣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15级涉外商务文秘2班学生,获2016-2017年度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并入选广东省教育厅“助梦扬帆”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大学生海外研学活动[5][6]

招生就业

学院始终秉承“依托韶钢,服务社会”的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树立“以人为本、教育创新、依法治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粤北地区培养高技能人才[7];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形成极具松山特色的“宽、厚、平、和”的人文理念和“依托韶钢,努力打造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的办学格局[8]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不断加强专业、课程建设。转制以来,该院紧贴市场需求,以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项目为引导,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进行专业布局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以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为契机,从内涵入手推动重点专业的建设,并初步完成学院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布局;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将精品课程建设的诸多方面:资源共享平台、教育技术手段、教材、岗位性课程合作开发等分别进行专项建设,构筑水到渠成之势。

学院突出实践教学,引入职业证书教育[9]。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同时是广东冶金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运作单位。已开展了钳工、数控车床工、维修电工等40多个工种的考证和培训,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成为韶钢的职工培训基地。2005、2006年两年间共有近9000人次的学生通过各类职业资格、等级考核,其中近1400名学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依托韶钢,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办学特色和强大的竞争力。

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研、科研工作力度。继续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围绕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改革发展的有关专题问题,每年确定若干个重点研究课题,为学校的深化改革开展专项论证,为学校的政策制订和决策提供咨询;切实鼓励教育研究,每年力争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研究论文。近两年,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275篇,其中一篇被EI收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提升。继续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进行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倾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词条图册

学院按照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10],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实实验、实训硬件资源,初步形成了实训基地体系。

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完善,实验实训设备精良,校内实训基地初具规模,设有73个实验实训室,拥有计算机中心、数据中心、外语听力训练调频台、多媒体教室和大型语音室等,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闭路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教学。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