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名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现任校长 邱镇林
外文名 GuangxiVocational&TechnicalInstituteofIndustry
学校类型 理工类
院校代码 12364
官网 https://www.gxgy.edu.cn/
校址 南宁市秀灵路37号(校本部)、贵港市桂林路1118号(二校区)、南宁市武鸣区城厢武缘大道87号(三校区)
创办时间 1956年
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
邮编 530001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学校溯源

  • 广西轻工业学校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12)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956年7月,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成立。

1958年7月,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成立。11月,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与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

1959年9月,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原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部分迁往贵县独山,改校名为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曾用校名广西贵县轻工业学校)。

1970年9月,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迁回南宁与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轻化工业学校。

1978年春,在广西轻化工业学校基础上,经广西区党委批准,成立广西轻工业学院(其中,化工类专业分出成立广西化工学校)。

1982年6月,广西轻工业学院普通高等教育部分迁出,中专部分成立广西轻工业学校。

  • 广西南宁化工学校

1959年9月,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原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部分合并柳州、桂林、梧州三所化工学校后,恢复校名为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并于1960年7月升格为广西化工学院。同年11月,广西水利电力学院、广西邮电专科学校、广西工业干部学校等并入建立广西工学院。广西化工学院被分化组建为广西工学院的化工系和中专一部。

1962年,自治区党委决定对大、中专学校进行调整,原广西工学院并入部分迁出,化工部分本科班续办至1964年毕业,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恢复办学。

1970年9月,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与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轻化工业学校。

1978年8月,化学工业部确定(从广西轻化工业学校分离出来的)广西化工学校为部属学校,并确定为部属重点中专。

1978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西化工学校恢复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校名为广西石油化工学院。

1982年6月,广西石油化工学院普通高等教育部分迁出,中专部分成立广西石油化工学校。

1984年,广西石油化工学校更名为广西南宁化工学校。

  • 贵港职业学院

1904年,贵县高等小学堂创建。

1913年,贵县高等小学堂更名为贵县中学。

1934年,贵县中学(简易师范班)创建(合署)。1937年,停办。

1941年,县立国民中学(师资训练班)创建,之后更名为县立国民中学(师科班),1943年停办。

1944年,贵县简易师范学校创建,1949年,停办。

1950年,复校并更名为贵县初级师范学校。

1958年,贵县初级师范学校更名为贵县师范学校,1962年,停办。

1970年,复校并更名为贵县工农师范学校。

1978年,贵县工农师范学校更名为贵县师范学校,

1988年,贵县师范学校更名为贵港市师范学校。

2003年8月,贵港市师范学校升格为贵港职业学院[6]

合并升格

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牌匾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牌匾2003年5月,经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广西轻工业学校、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合并组建广西工业技术学校。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大专学历),定校名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学校通过高职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被确认为优秀[7]

2009年,学校被确认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7]

2013年10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贵港职业学院并入学校。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和1个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开设高职专业56个[1]

院系

专业名称

智能制造学院

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信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

轻工化工学院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化妆品经营与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化工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

医药健康学院

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学、

车辆工程学院

物流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建筑工程学院

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设备工程专业(消防技术方向)

工业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动漫制作技术、建筑室内设计

工业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会计、电子商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技能和职业方向)

幼师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通识教育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附属中等职业学校

----[8]

师资力量

院系

专业名称

智能制造学院

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信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

轻工化工学院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化妆品经营与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化工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

医药健康学院

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学、

车辆工程学院

物流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建筑工程学院

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设备工程专业(消防技术方向)

工业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动漫制作技术、建筑室内设计

工业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会计、电子商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技能和职业方向)

幼师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通识教育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附属中等职业学校

----[8]

学科建设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00多人。专任教师中:教授职称47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8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42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56.1%。有全国行业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人、委员23人。有全国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1]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陶权、尹沾合

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张良军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石油化工技术教学团队(2015年,张良军)[7]

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化工技术教学团队(2010年,韩元山)

教学建设

重点学科

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

工业分析与检验

应用化工技术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生物制药技术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合作交流

  • 质量工程

工业广场工业广场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40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97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千万元级)7个。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4个,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项目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与企业合作共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二级学院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建成智慧糖业等产业学院7个。获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在线精品课程2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1]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工程系 《汽车故障检测技术》 汽车工程系
《国际货代与报关》 经济与管理系 《仓储管理》 经济与管理系
资料来源:[9]
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一体化建设项目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化工单元操作》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化学分析检测技术》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蔗汁清净生产技术》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仪器分析检测技术》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MAYA 动画技术》 教育与艺术设计系
《制糖工业分析》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二维动画综合创作》 教育与艺术设计系
《PLC 应用技术》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MCS-51 系列单片机及汇编编程》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资料来源:[9]

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化工技术实训基地、食品药品实训基地、制糖工程实训基地[9]

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化工技术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技术服务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7]

  • 教学成果

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荣誉证书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荣誉证书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2021年,学校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41项;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2个教学团队获国家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14名教师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获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在线精品课程2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承办自治区级职业技能大赛5项;建成智慧糖业等产业学院7个;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铜奖1项,获区赛金奖6项,银奖6项,铜奖13项。获得“2021年度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1]

2022年,学校“双高计划”如期完成,终期验收认定为“优秀”;获得广西高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优秀学习品牌和优秀理论(调研)文章荣誉各1项;荣获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1个;自治区在线精品课程2门、思政示范课3门。学生竞赛再创佳绩,获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自治区级技能竞赛奖项55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区赛奖项34项,“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区赛奖项19项;获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区赛奖项20项。入选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和广西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入选工信部首批“麒麟工坊”实训基地共建单位,智能装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荣获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学术研究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工程系 《汽车故障检测技术》 汽车工程系
《国际货代与报关》 经济与管理系 《仓储管理》 经济与管理系
资料来源:[9]

科研平台

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一体化建设项目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化工单元操作》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化学分析检测技术》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蔗汁清净生产技术》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仪器分析检测技术》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MAYA 动画技术》 教育与艺术设计系
《制糖工业分析》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二维动画综合创作》 教育与艺术设计系
《PLC 应用技术》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MCS-51 系列单片机及汇编编程》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资料来源:[9]

科研成果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与美国半岛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城市学院、埃塞俄比亚阿尔巴门齐大学、泰国滩亚布里皇家理工大学等国(境)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特别是近年来,重点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办学优势紧跟跨国企业走出去,与埃塞俄比亚、泰国、印尼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建“丝路国际糖业学院”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和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学校获第四批国家级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特色合作项目匾牌[1]

学术资源

文化传统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玉柴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二级学院4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及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制度试点校,自治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试点高校[1]

学校领导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学校教师申报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达25项。获得上级资助总经费共计32万元。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2013-2014学年,教职工共发表论文共189篇,其中其中EI1篇,核心38篇,优秀期刊及普刊150篇;组织选送47篇参加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2014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获奖7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3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9]

2015-2016学年,学校教师科研总经费60.4万元,其中学院批准费用7.4万元,上级资助费用53万元;纵向科研经费17万元,横向科研经费20.2万元[7]

2021年,学校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41项[1]

校区环境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10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收集了以科学、技术为主,兼顾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等多种类型和载体的综合性文献,还重点收集了体现学院发展特色的制糖、食品生物、石油化工、电子、机械、建筑、汽车、经管等学科门类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文献。图书馆馆藏总量已达到65.3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40.68万册,电子类文献20多万册。形成了以工业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性馆藏体系[10]

学校荣誉

校徽校徽校徽

释义: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标志取材于中国传统书法——篆书“工”字与机械齿轮形象之组合造型,既保留“工”字的可读性、完整性,又表达出中国传统工业之特色。取篆书“工”字之笔画(竖划)与齿轮形象异质同构;标志中的“工”象征机械齿轮互相联动运转并带动工业不断向前发展之势。整个标志既稳定又显灵动,配以相应的中英文作弧,使标志整体感更趋向完美——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以蓝为标准色,象征着工业技术博大精深;以绿为标准色,昭示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和对美好未来之憧憬。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校训

明德”、“亲(xin)民”、“至善”

释义:出于《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句(见《五经四书诠释》大学篇首句)。全句的意思是:《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使美德(光明的德性)表现出来;

亲(xin)民:使天下的人革除旧的思想,观念,陋习,形成新的思想观念;

至善:各方面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涵义:倡导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要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不断完善自我,要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尤其在品德方面要达到完善的境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11]

报考条件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韩志刚
党委副书记、校长 邱镇林
党委副书记 罗生芳
党委委员、副校长 黄琼念、卿臻、尹子云、王娟、谭冠晖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冯以宜[2]

词条图册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韩志刚
党委副书记、校长 邱镇林
党委副书记 罗生芳
党委委员、副校长 黄琼念、卿臻、尹子云、王娟、谭冠晖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冯以宜[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