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学院

南宁学院

中文名 南宁学院
现任校长 李栋学
外文名 NanNingUniversity
学校类型 理工类
党委书记 刘彪
校址 南宁市邕宁区龙亭路8号
成立时间 1985年
高职专业 15个
录取批次 本科二批
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主要院系 11个二级学院
简称 南院,NNU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校园图片校园图片(24)1985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在广西邕宁县蒲庙镇创办邕江大学,获得专科学历教育的资格。

1990年,邕江大学从邕宁县迁入南宁市北湖路石头岭。

2009年7月,在南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南宁威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民革广西区委合作共办邕江大学。

2010年,新校园在南宁五象新区开土动工。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5)2011年,五象新区新校园建造完成,邕江大学校址从南宁市北湖路石头岭搬迁至南宁五象新区。

2012年11月23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邕江大学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南宁学院[9]

2013年1月,学院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6月,学院参与发起组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10],成为全国首批35个联盟成员与理事单位。10月,学院获教育部批准可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12月,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并成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57个联盟成员之一[11][10]

2014年3月,广西科技大学与学院签署对口支援协议。11月,学院获得“广西第二批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命名与授牌[12][13]

2015年4月,学院顺利获批成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4]

2017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同意学院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同意交通运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会计学等5个专业为学士学位授权点[15]南宁学院南宁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专业二级学院11个,开办本科专业36个,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4大学科门类[4]

学校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产业关联表

领域

专业群

服务面向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大建设

开设专业

建设项目

城市产业与公共服房工程

机电与先进制造专业群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制造工程

机器人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交通与物流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和物流大发展,服务中国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西部陆海国际新通道建设

交通运输

广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广西特色专业、广西创优项目协同育人平台关联专业、广西一流本科专业

物流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新能源汽车工程

信息与通讯技术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数字化、东盟信息港快速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西重点专业

通信工程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关取专业、广西创优项目协同育人平台关联专业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关取专业、广西创优项目协同育人平台关联专业

数字煤体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

广西首批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

数字经济

土本建筑工程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房地产业、市政建筑及环境建设

建筑学

土木工程

广西优势特色专业

工程造价

文化产业与城市经营管理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管理与文化产业、事业发展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广西重点专业

财务管理

工程审计

经济与金融

金融科技

工艺美术

广西重点专业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新媒体艺术

学前教育

质量技术工程

质量技术工程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从速度到质量,从制造到创造、智造,从产品到品牌转型

质量管理工程

广西重点专业、广西一流本科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

广西优势特色专业

食品营养与健康

[16]

师资力量

领域

专业群

服务面向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大建设

开设专业

建设项目

城市产业与公共服房工程

机电与先进制造专业群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制造工程

机器人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交通与物流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和物流大发展,服务中国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西部陆海国际新通道建设

交通运输

广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广西特色专业、广西创优项目协同育人平台关联专业、广西一流本科专业

物流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新能源汽车工程

信息与通讯技术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数字化、东盟信息港快速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西重点专业

通信工程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关取专业、广西创优项目协同育人平台关联专业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关取专业、广西创优项目协同育人平台关联专业

数字煤体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

广西首批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

数字经济

土本建筑工程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房地产业、市政建筑及环境建设

建筑学

土木工程

广西优势特色专业

工程造价

文化产业与城市经营管理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管理与文化产业、事业发展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广西重点专业

财务管理

工程审计

经济与金融

金融科技

工艺美术

广西重点专业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新媒体艺术

学前教育

质量技术工程

质量技术工程专业群

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从速度到质量,从制造到创造、智造,从产品到品牌转型

质量管理工程

广西重点专业、广西一流本科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

广西优势特色专业

食品营养与健康

[16]

学科建设

学校“教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结构、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构模式基本形成,截止2023年5月专任教师总数100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43.17%,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2.83%。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艺术大师以及企业技术专家等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学校教师连续三届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均获自治区一等奖,并获得国赛参赛资格[4]

全国优秀教师:董艳[17]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利成世[18] 

自治区级教学名师:李家瑗[19]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拥有广西重点学科1个。

广西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学术研究

●质量工程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5)截至2023年5月,学校建有自治区级重点(特色)建设专业6个、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入选广西创优计划项目4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1个;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原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南宁)基地、广西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有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181个[4]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质量管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交通运输[20]

自治区级重点(特色)建设专业:质量管理工程、工艺美术、会计学、交通运输、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治区级示范性实验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实验实训中心

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博软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现代交换技术、数据库原理、创新创业基础、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财务管理基础[21]

教育部一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信息工程学院[22]

广西高校特色专业:交通运输(本科)[23]、汽车运用技术(专科)、会计电算化(本科)[24]

广西区级协同育人平台: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轨道交通协同育人平台[23]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民办高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会计(专科)[2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科)[22]、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25]

南宁市人才小高地项目:南宁市轨道交通人才小高地[26]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22]

●教学成果

2019年,学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多元合作、深度融合”推进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探索实践》项目获一等奖,《四位一体、分岗分层的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一等奖,《应用型高校“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二等奖。2019-2020学年,学校获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8项,其中本科教改项目16项、职业教改项目2项,经费27万元。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赛训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服务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从创新训练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设计类专业培养流程再造的研究与实践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跨专业交叉培养和真项目实战训练的创新创业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基于混合式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项目探索与实践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资料来源:[27][28]

教师成绩

截至2023年,2021年以来,思政课教师参加区级以上教学类比赛或评比累计获得奖项33项,入选“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南宁市大中小幼思政课建设专家委员1人、南宁市委宣讲团特聘专家(教授)5人[4]

学生成绩

截至2023年5月,“十三五”以来,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40项,省部级奖项2322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得国家5银、16铜,自治区44金、61银、310铜,成绩位居广西高校前列[4]

科研平台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赛训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服务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从创新训练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设计类专业培养流程再造的研究与实践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跨专业交叉培养和真项目实战训练的创新创业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基于混合式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项目探索与实践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资料来源:[27][28]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建有科研平台20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平台3个,市厅级3个[29][30][31]

校内研究机构或平台:南宁学院质量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南宁学院信息安全研究所、南宁学院市场调查研究所、中国-东盟汽车应用技术与服务研发中心、中国-东盟物流研究院、南宁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宁学院高博软件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分院、新桂商研究院[29][30][31]

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马来西亚红罗非鱼仔稚鱼脂类营养生理研究 2014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聚丙烯/有机改性高岭土纳米膨胀阻燃复合材料的开发 2015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广西畜牧业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政策研究 2015年度广西科协高校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专题课题
基于“渝桂新”南向大通道的广西商贸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立项
资料来源:[32][33]

学术交流

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马来西亚红罗非鱼仔稚鱼脂类营养生理研究 2014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聚丙烯/有机改性高岭土纳米膨胀阻燃复合材料的开发 2015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广西畜牧业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政策研究 2015年度广西科协高校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专题课题
基于“渝桂新”南向大通道的广西商贸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立项
资料来源:[32][33]

文化传统

南宁学院南宁学院截至2023年5月,2021-2022年,学校获纵向项目立项17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5项、市厅级项目148项、县局级项目5项)、横向科研项目255项,进校科研经费分别达3055.02万元、3909.11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97篇;授权发明专利90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6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0件;参编团体标准2项;8篇信息报告被市厅级以上单位采用;专利成果转化91件[4]

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名单

项目名称

项目领域

项目负责人

资助经费(万元)

广西区内国家一级保护物种资源文创设计与艺术创作研究

人文社科类

周薇

2

广西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我区高校毕业生为例

人文社科类

刘丽丽

2

红色文化资源在广西区域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赵娟

1

基于价值创造的“业财融合”体系应用研究

人文社科类

张闽

2

强首府战略背景下的“邕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高锦奎

1

“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背景下财务数智化的研究

人文社科类

黄飞军

2

“深度翻译”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译介与传播

人文社科类

黄思纯

2

数字经济背景下广西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熊雅君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人文社科类

卢雯君

2

新媒体背景下广西企业家公关素养状况及提升途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农万宾

1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多维创新路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邓琪艺

2

新媒体语境下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

人文社科类

甘巧丹

2

引入社会资本投资邕宁区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人文社科类

方文涛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骨干桂商企业培育机制研究

人文社科类

刘红红

1

北部湾地区湿热环境下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关键技术研究

自然科学类

朱杰

2

非离子水基双性清洗剂的发动机动态特性研究

自然科学类

陆海

4

高维函数型数据的复合分位回归估计

自然科学类

李玲玲

3

基于ThinkPHP框架的网络信息安全攻防实训平台研究与设计

自然科学类

麻时明

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序列推荐算法应用研究

自然科学类

梁肇敏

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果园虫害监测系统研究

自然科学类

汪小威

4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闭症儿童治疗机器人研究

自然科学类

邱素贞

2

基于遗传-蚁群算法融合的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法研究

自然科学类

黄志昌

4

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学习资源精准推荐服务研究

自然科学类

梁婷婷

4

基于云技术的C语言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实现

自然科学类

林宁

3

基于自适应模糊PI控制的三相PWM整流器研究与设计

自然科学类

梁承权

3

“集采集配”模式下食材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研究

自然科学类

李利伟

2

螺旋型工业钢纤维混凝土梁力学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自然科学类

梁小光

4

适于丘陵地区的甘蔗种排种装置的设计优化

自然科学类

黄才贵

4

碳-玻璃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自然科学类

李甜

3

细胞光学切片图像自动聚焦采集与3D显微成像系统的研究

自然科学类

李美燕

4

资料来源: [34]

学校领导

项目名称

项目领域

项目负责人

资助经费(万元)

广西区内国家一级保护物种资源文创设计与艺术创作研究

人文社科类

周薇

2

广西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我区高校毕业生为例

人文社科类

刘丽丽

2

红色文化资源在广西区域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赵娟

1

基于价值创造的“业财融合”体系应用研究

人文社科类

张闽

2

强首府战略背景下的“邕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高锦奎

1

“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背景下财务数智化的研究

人文社科类

黄飞军

2

“深度翻译”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译介与传播

人文社科类

黄思纯

2

数字经济背景下广西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熊雅君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人文社科类

卢雯君

2

新媒体背景下广西企业家公关素养状况及提升途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农万宾

1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多维创新路径研究

人文社科类

邓琪艺

2

新媒体语境下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

人文社科类

甘巧丹

2

引入社会资本投资邕宁区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人文社科类

方文涛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骨干桂商企业培育机制研究

人文社科类

刘红红

1

北部湾地区湿热环境下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关键技术研究

自然科学类

朱杰

2

非离子水基双性清洗剂的发动机动态特性研究

自然科学类

陆海

4

高维函数型数据的复合分位回归估计

自然科学类

李玲玲

3

基于ThinkPHP框架的网络信息安全攻防实训平台研究与设计

自然科学类

麻时明

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序列推荐算法应用研究

自然科学类

梁肇敏

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果园虫害监测系统研究

自然科学类

汪小威

4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闭症儿童治疗机器人研究

自然科学类

邱素贞

2

基于遗传-蚁群算法融合的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法研究

自然科学类

黄志昌

4

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学习资源精准推荐服务研究

自然科学类

梁婷婷

4

基于云技术的C语言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实现

自然科学类

林宁

3

基于自适应模糊PI控制的三相PWM整流器研究与设计

自然科学类

梁承权

3

“集采集配”模式下食材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研究

自然科学类

李利伟

2

螺旋型工业钢纤维混凝土梁力学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自然科学类

梁小光

4

适于丘陵地区的甘蔗种排种装置的设计优化

自然科学类

黄才贵

4

碳-玻璃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自然科学类

李甜

3

细胞光学切片图像自动聚焦采集与3D显微成像系统的研究

自然科学类

李美燕

4

资料来源: [34]

现任领导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5.57万册,电子图书250.84万册,数据库32个[4]南宁学院图书馆南宁学院图书馆

历任领导

国外交流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将东盟国家和周边地区作为交流合作重点,拥有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导,南宁学院牵头,名校、名企参与共建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重点实验室。搭建了中国—东盟质量研究与教育中心、南宁(东盟)轨道交通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合作交流平台。入选“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筹建合作院。截至目前,学校与49所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泰国18所院校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师资培训,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泰国先皇理工大学、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等世界知名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选派56名学生到马来西亚、澳门、台湾合作院校参加短期学习和攻读硕士学位,接待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英国、法国、苏丹、斯里兰卡、莫桑比克、肯尼亚、赞比亚、蒙古、埃塞俄比亚、巴拿马和乌克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教育访问团。日前,学校正式筹建东盟学院,全面拓展与东盟国家高校、科研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校企合作

截至2014年6月,学院与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设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联合建设“南宁轨道交通系统运行与控制实验中心”;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共办通信工程、物联网等通信类专业,依托中兴通讯的尖端技术力量培养通信行业拔尖人才;与苏州高博教育集团合作共办软件类专业,实行3+1模式;与南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合作共办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培养面向南宁市工业环保与安全管理行、企业,适应工业环境与安全技术管理等相关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区环境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校徽奋飞,理念为以“南宁学院”的英文手写字母“NU”变形为主体设计核心,突出了学院的品牌形象,并将图形有机地变化为腾飞的大鹏、翻卷的书页、激起的浪潮、创院时间“1985”等。作品整体呈圆形的外观,传达团结、同心同德与高度的凝聚力,同时也寓意着圆满、美好、融通,深邃的蓝色为大海的颜色,彰显出博大、包容的品牌形象[35]

  • 校训

自觉自强,厚德厚学

  • 校歌

《锦绣前程充满阳光》清清邕江水哩罗哩,滔滔邕江浪哩罗哩,清清邕江水哩罗哩,滔滔邕江浪哩罗哩,带着美好的梦想,我们欢聚一堂。带着美好的梦想,我们欢聚一堂。哩罗哩 哩罗哩 师生情谊长。哩罗哩 哩罗哩 同窗读华章。责任自强诚实进取责任自强诚实进取我们一起放飞梦想哩罗哩 哩罗哩 放飞梦想座座青山舞哩罗哩,朵朵彩云祥哩罗哩,座座青山舞哩罗哩,朵朵彩云祥哩罗哩,投身实践的课堂,我们热血满腔。投身实践的课堂,我们热血满腔。哩罗哩 哩罗哩 知识是力量哩罗哩 哩罗哩 励志成栋梁责任自强诚实进取责任自强诚实进取锦绣前程充满阳光哩罗哩 哩罗哩 满阳光

校歌校歌

学校荣誉

《锦绣前程充满阳光》清清邕江水哩罗哩,滔滔邕江浪哩罗哩,清清邕江水哩罗哩,滔滔邕江浪哩罗哩,带着美好的梦想,我们欢聚一堂。带着美好的梦想,我们欢聚一堂。哩罗哩 哩罗哩 师生情谊长。哩罗哩 哩罗哩 同窗读华章。责任自强诚实进取责任自强诚实进取我们一起放飞梦想哩罗哩 哩罗哩 放飞梦想座座青山舞哩罗哩,朵朵彩云祥哩罗哩,座座青山舞哩罗哩,朵朵彩云祥哩罗哩,投身实践的课堂,我们热血满腔。投身实践的课堂,我们热血满腔。哩罗哩 哩罗哩 知识是力量哩罗哩 哩罗哩 励志成栋梁责任自强诚实进取责任自强诚实进取锦绣前程充满阳光哩罗哩 哩罗哩 满阳光

校歌校歌

获得荣誉

获得排名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黎军
校长 李栋学
党委书记 刘彪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曹文军
党委副书记

韦粤桂

副校长 陈雄章、李陶深、龚 击

资料来源:2023年5月南宁学院官网[36]

报考条件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黎军
校长 李栋学
党委书记 刘彪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曹文军
党委副书记

韦粤桂

副校长 陈雄章、李陶深、龚 击

词条图册

历任董事长

姓名

任职起止

黄理图

1985-1989

韦瑞霖

1989-1998

陈震宇

1998-2003

刘新文

2003-2009

肖莺子

2009-2010

胡志崇

2010-2011

历任党委书记

姓名

任职起止

梁祖见

1985-1990

陈海清

1992-1993

孙万勤

1993-1998

禤保明

1999-2007

郑学勤

2007-2012

夏建军

2012-2015

历任校长

姓名

任职起止

黄启汉

1985-1988

区济文

1988-1990

莫济杰

1990-1998

侯德彭

1998-2003

李振潜

2003-2007

罗里熊

2007-2010

赖 每

2011-2021

参考资料[3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