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赫·巴列维1938年10月14日,她出生于伊朗德黑兰一贵族家庭,阿塞拜疆族。
早年在德黑兰圣女贞德女中和拉齐高中毕业。
1957年,在巴黎建筑专科学校读书。
1959年,回国。
伊朗皇室合影1967年10月26日,加冕年,为伊朗历史上第一个加冕王后。
70年代,伊朗通过了“国王若遇不测,王后法拉赫行使王权至王储成年”的立法,故她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有副元首之称。主管文化、艺术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事务,至1978年,并兼任国内教育、卫生和文化组织的主席职务,达28年之久。
1972年9月,访问中国。
法拉赫·巴列维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被伊斯兰革命推翻后,她随夫流亡国外,先后到过埃及、摩洛哥、巴哈马群岛、巴拿马和墨西哥等国。
1980年,巴列维去世后,法拉赫带着5个子女移民美国,住在马里兰州的波托马可市,过着平淡、甚至要靠变卖婚嫁饰品和向朋友借钱度日的生活。
1985年,当几个孩子学业有成后,她毅然离开美国到法国巴黎定居,但每年都要去美国看望自己的子女。
法拉赫·巴列维1959年12月,她与伊朗最后一位皇帝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成婚,成为该国的皇后,国王的第三任妻子。当时巴列维刚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索拉娅·巴列维离婚,原因是索拉娅·巴列维没能为他生下一位王位继承人。由于法拉赫先后为王室家族生了两个男孩,从而奠定了她在王室中的地位[2]。
法拉赫·巴列维与国王巴列维二世2001年6月10日,她的小女儿莱拉·巴列维公主因患沮丧症和失眠症,在伦敦的林恩纳德旅馆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
2011年1月4日,次子阿里·礼萨·巴列维开枪自杀。在再次面临丧子之痛之时,法拉赫没有被悲伤击倒。她心中深埋着一个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把丈夫的骨灰带回伊朗。
出版日期 | 作品 | 类型 |
---|---|---|
2003年 | 《永恒的爱:我和巴列维的岁月》[4] | 人物传记 |
出版日期 | 作品 | 类型 |
---|---|---|
2003年 | 《永恒的爱:我和巴列维的岁月》[4] | 人物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