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

砚山县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砚山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即有人类生息繁衍于这片土地。

西汉时期, 砚山县砚山县(2) 县境东部属牂牁郡句 阿猛会址町、镡封、进桑、宛 温县;西部属益州郡毋棳县。蜀汉为主庲降都督府兴古郡。

隋属南宁州总管府昆州。

唐南诏时期属 通海都督府辖地。

宋大理时期属最宁镇维摩部、教合三部、 广南西路和哈迷万户府。

明分属临安府阿迷州教化长官司,广南府和广西府维摩州。

清为 开化府 文山县、广西 直隶 丘北县、广南府宝宁县、临安府阿迷州辖地。清道光三年(1823),设江那县丞。

民国元年(1912年),设江那县佐,隶属文山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那县佐及广南县的小维摩县佐析出,合并成立砚山设治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1日设置砚山县。

1949年11月30日,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云南省文山专区。1958年4月1日后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10月,撤销县制,属文山县;1961年8月31日恢复县制。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砚山县砚山县(3)截至2021年,砚山县下辖4个镇、7个乡。[5] 

区划详情

4个镇:江那镇、平远镇、稼依镇、阿猛镇。

7个乡:阿舍彝族乡、维摩彝族乡、盘龙彝族乡、八嘎乡、者腊乡、蚌峨乡、干河彝族乡。[5]

自然环境

位置地域

砚山县砚山县(3)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6]、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西部。位于北纬23°19′—23°59′、东经103°35′—104°45′之间。东与广南县相连,南与西畴县、文山县交界,北与丘北县毗邻,西与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开远市、蒙自县接壤。县城驻江那,从县城东行311千米抵广西罗村口,南行35千米抵州府文山,西行160千米抵开远,北行326千米达省会昆明。县境东西最大横距107千米,南昆最大纵距70千米,国土总面积3826.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砚山县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盆地,3000亩以上的坝子有35个,其中平远坝子27.5万亩,是云南省八大坝子之一。境内最高海拔为阿舍彝族乡鲁都克村民委的马吊陡坡2263米,最低海拔为八嘎乡河流入西畴县的交界处1080米,县城海拔1540米。

砚山县地貌类型错综复杂,西北高,贡南低,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其面积分别为山地2134平方千米。有平方千米以上的岩溶坝子35个,以平远、稼依坝子为大(约61万亩)。2007年,砚山县被列为全国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之一。

气候环境

砚山属低纬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3.4℃(1994年5月),极端最低气温-7.8℃(1968年2月),年平均气温16.1℃,正常年降雨量1008毫米,全年无霜期250—320天,四季不明显,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冬远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温和的特点。

土壤特征

砚山县全境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1个亚类,17个土属,31个土种。土壤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贫乏,偏酸,耕作层较浅,氮、磷、钾含量少且不协调。

其中,红壤性耕地63.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8.7%。

山川河流

六诏山脉纵横县境东南部,砚山地处红河、珠江两流域分水岭,河网密度小。砚山县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面积1548.85平方千米,占41.4%;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面积2189.15平方千米,占58.6%。主要河流有公革河、阿山龙河、八嘎河、稼依河、翁达河、贵马河6条小河,总长:213.9千米,流域面积2769.67平方千米,可灌溉农田耕地551270亩。人工湖、天然湖星罗棋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砚山县境 砚山县砚山县(20) 内坝子众多,有3000亩以上的坝子35个,其中平远坝子有27.5万亩,是云南省八大坝子之一。砚山县总耕地面积为48.4万亩,其中田16.9万亩、地32.5万亩,人均1.1亩。

植物资源

砚山县具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等立体气候,生物资源丰富。在389种栽培植物中,除三七初步开发了医药、保健类的10多个系列40余种产品和辣椒初步开发6个系列10多个品种外,对100多种中草药材都有待于进行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是名贵中药材三七的原产地,1995被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

砚山县森林资源丰富,树种主要有云南松,油杉、思茅松、杉木、麻栎、栓皮栎、樟木、夜合欢、黄杨木,还有国家列为一类、二类保护树种的水杉、银杏等。

矿产资源

砚山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锰、煤、钾盐、铁、锌、铝、银、汞、铭、锑、镁、泥炭、重晶石、石墨、白云石、碳石、粘土、方解石、玛瑙、水晶、冰洲石、沸石、膨润土等。截止到2014年砚山县已探明的矿产有29种,已开采的15种,砚山县矿产资源静态值达500多亿元,其中锰矿储量约3000万吨以上,斗南锰矿是全国八大锰矿之一。盘龙沸石矿是西南8省之最,储量达亿吨以上。砚山县煤炭可开发量达4309万吨。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主要有黄毛鼠、狐狸、野猪、脆蛇、野鸡、长尾雉、画眉、鹧鸪等,珍稀动物有鹿子、獐子、穿山甲、水獭、锦鸡、眼镜蛇等。

人口

人口详情

2014年全县年末总人口48718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18294人,占65.33%;农业人口418060人,占85.81%。人口自然增长率6.6‰。城镇化率41%。

民族分布

截止到2014年砚山县少数民族主要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 傈僳族、 拉祜族、 佤族、 纳西族、瑶族、藏族、 景颇族、 布朗族、 布依族、 阿昌族、 哈尼族、 锡伯族、 普米族、蒙古族、 怒族、 基诺族、 德昂族、水族、满族、 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何昌娥
县委副书记 张弦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张弦
副县长 卢赟、洪雪钢、曹明、王帮江、马兴龙、冯光槐、王凯、马娴、陆帝桥

参考资料来源:砚山县人民政府网[7]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何昌娥
县委副书记 张弦

综合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张弦
副县长 卢赟、洪雪钢、曹明、王帮江、马兴龙、冯光槐、王凯、马娴、陆帝桥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砚山县砚山县(15)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0232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0.0%(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总量保持全州第二,增速低于全州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019万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461043万元,同比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318170万元,同比增长7.2%。全县人均GDP20979元,比上年增加1800元。

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75:45.92:32.33调整为21.31:46.56:32.13。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31690 万元,同比增长12.0%,占GDP的比重达53.7%。

2014年,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89933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016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国税完成5651万元,比上年增长4.7%;地税完成43287万元,比上年增长19.2%;财政非税收入13078万元,比上年增长50.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7813万元,增支26693万元,同比增长11.5%。

第三产业

2014年,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978万元,同比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完成234741万元,同比增长5.7%;林业产值4994万元,同比增长33.1%;畜牧业产值104001万元,同比增长6.2%;渔业产值2418万元,同比增长2.8%。

2014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1.12万亩,比上年增加10.3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0.96万亩,比上年增加0.57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1.62万亩,比上年增加4.17万亩。全年共实现粮豆总产量262583吨,同比增长2.9%;油料产量9781吨,同比增长6.7%;甘蔗产量27989.3吨,同比增长169.5%;烤烟产量18936.7吨,同比下降20%;水果产量8763.4吨,同比下降9.8%;油茶籽产量154.1吨,同比下降14.7%;油桐产量543.9吨,同比下降6.1%;木材采伐量41913立方米,同比增长143.2%。

2014年,全年出栏肥猪62.49万头,同比增长7.6%;大牲畜出栏7.61万头,同比增长6.9%;羊出栏9.09万只,同比增长6.4%;家禽出栏260.91万只,同比增长2.8%。年末生猪存栏36.57万头;大牲畜存栏16.54万头;家禽存栏184.32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5057吨,同比增长15.8%;水产品产量2015吨,同比增长2.8%。

2014年,农村用电量756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5%;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05811吨,同比增长0.5%;有效灌溉面积52.2万亩,新增了1.5万亩,同比增长3%。农业机械总动力603067千瓦。

2014年,全年新增造林面积81811亩,森林面积17.10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0.9%。

交通

2014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35768万元,同比增长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1404万元,同比增长6.4%。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46259万元,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405万元,同比增长9.0%。

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20904万元,同比增长1.79%;累计实现利税总额43003万元,同比增长13.59%;其中,实现利润28751万元,增长33.1%。

2014年,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含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236529万元,同比下降0.5%;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899239万元,增长10.7%。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1191万元,同比增长29.0%,其中:工业投资177905万元,同比增长7.7%;交通投资133980万元,同比增长69.8%;教育投资15598万元,同比下降18.1%;水利投资20520万元,同比下降35.6%;卫生投资7698万元,同比增长8.6%。按产业分:一产业完成投资22304万元,同比下降53.6%;二产业完成投资177905万元,同比增长7.7%;三产业完成投资530982万元,同比增长50.3%。

2014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17043万元,同比增长35.0%。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103.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8%;商品房屋竣工面积30.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5.1%;商品房销售面积24.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2%。

贸易

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0924万元,同比增长13.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6773万元,增长13.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152万元,增长13.3%。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3438万元,增长8.0%;商品零售277486万元,增长13.9%。

金融

2014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8812万元,比年初增加70810万元,增长1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2829万元,比年初增加55310万元,增长12.6%。各项贷款余额429665万元,比年初增加60954万元,增长16.5%,其中:短期贷款129006万元,比年初增加15593万元,增长13.8%;中长期贷款297153万元,比年初增加42098万元,增长16.5%。

保险业

2014年,各项保费收入13054万元,比上年增加1978万元,增长17.9%,其中:财产保费收入7292万元,人寿保费收入5762万元;各类保险赔款支出3964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3544万元,人寿保险赔款支出420万元。

教育事业

砚山地处滇、桂、黔干线要冲,交通便利,四通八达,323国道线贯穿全境。高速公路有砚山—平远高速公路(全长67.13千米)、平远—锁龙寺高速公路(砚山段16.16千米)、罗村口—砚山高速公路(砚山段28.8千米);二级公路有砚山—文山二级公路砚山段16.5千米,平远—文山二级公路砚山段12千米。境内村(居)民委员会通路率100%。云南文山普者黑机场距砚山县城5千米。

2014年,全县公路里程3328.037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251.03公里,省道108.649公里,县道485.428公里,专用公路4.4公里,乡道540.797公里,村道1937.733公里(未纳入国家统计的1684.666公里)。按公里等级划分:高速公路111.392公里,一级公路23.637公里,二级公路27.9公里,三级公路227.753公里,四级公路1093.74公里,等外公路1843.615公里(未纳入国家统计的1684.666公里)。

2014年,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0857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8%,航空运输总周转量665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9.8%,全县行政村通路率达100%。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砚山县砚山县2014年,全县各类学校227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初级中学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高中学校1所、小学143所、幼儿园6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87378人(普通高中6910人、普通初中19255人、职业高中1356人、小学44608人、在园班幼儿数15157人,特殊教育学校92人)。全县教职工总数为5617人,其中专任教师5437人(普通高中441人、普通初中1437人、职业高中100人、小学2873人、幼儿园471人、特殊教育学校24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99.81%,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52%,小学辍学率为0.64%,初中阶段辍学率2.48%,高中阶段辍学率为2.16%。2014年,享受补助公用经费学生67655人,金额5139.94万元;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学生65734人,金额731.18万元;寄宿生活补助学生31406人,金额3336.18万元。

居民生活

2014年,全县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684支,演出24624场次;2014年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民演艺合作社,合作社由19支文艺队组建而成,有固定社员561人。全县有民族文化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4296册。

2014年,全年农村和社区公益数字电影放映 2220 场/次,观众达180900余人/次;全县广播覆盖率98.2%,覆盖人口46.25万人;电视覆盖率99.28%,覆盖人口47.1万人;有线电视入户率55%。

邮电通信

砚山县砚山县2014年,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数24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11个,乡镇卫生院12个(中心卫生院4个;一般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1402张(其中:医院床位数988张、卫生院床位数41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26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417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1%,传染病发病率267.24/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日趋完善,2014年参合人数达442477人,参合率为99.53%。

安全生产

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4元,比上年增加914元,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州平均水平356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35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45元,比上年增加1895元,同比增长9.0%,高于全州平均水平1073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5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99元。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540元,比上年增加3629元,同比增长9.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7%。

2014年,全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52339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303人;工伤保险人数为20782人,参加生育保险20508人;基本医疗保险35355人,失业保险参保企业131户9760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639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162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090人。

2014年,全年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61户,228.85万元。全年新开工公租房1500套,95272平方米。其中,已建成55套,2750平方米。新开工棚户区改造800户,截止2014年底已全部完工。

旅游

2014年,邮政业务总量1180万元,同比下降3.3%,邮政业务总收入1245万元,同比下降10.8%。通讯业业务总量29954万元(含电信、移动、联通),增长21.4%。

砚山浴仙湖

2014年,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9人;直接经济损失253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6起,造成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无火灾事故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发生4起,造成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252万元。

阿猛会议遗址

稼依烈士宫

砚山浴仙湖位于砚山县境内,距昆明296公里,有323国道(滇桂公路)从旁经过,横卧在崇山峻岭之中。景区由浴仙湖主景区和听湖、阿舍、阿猛、龙所等5个片区组成,总面积109平方公里。该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词条图册

“阿猛会议”会址位于砚山县东北方,距砚山县城37公里,坐落在323国道线旁的阿猛镇中心小学校内。会议遗址房屋是1875年建盖的一间“文武庙”。1993年11月,“阿猛会议”会址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被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