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青花无挡尊(5)永乐青花无挡尊,高17厘米、直径17厘米、内径10厘米,尊无底,呈筒状柱形体,上下板沿对称,腰部有一道凸棱。胎体较轻,釉质莹润,外壁釉色白中闪青,内壁为浅鹅卵青色,底部口缘处无釉。青花色泽浓艳深沉,有晕散及靛色斑点。纹饰共分六层,上下板沿绘变体锯齿纹,器身绘两组缠枝勾莲纹,中间凸棱处绘缠枝纹,器身书有两组阿拉伯文字,因青花晕散较严重部分文字模糊不清,其中有两句大意为:“赞颂归于真主”、“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此件器物是明代工匠将我国传统工艺与西域风格的造型纹饰巧妙融为一体的典型范例。现馆藏于河北省民俗博物馆。[2]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保管陈列部主任康小兵说。这个宝贝可是上世纪80年代从民间征集而来。这件青花无挡尊还曾“默默无闻”了一阵。后来上海一位文物专家来交流时,才发现它的价值重大,后经专家组鉴定,将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因专家们持不同意见,分别根据传统习惯和器皿的用途为其定下了无挡尊和器座两种名称,如今,青花无挡尊的名称被广泛使用。”康小兵说。“目前所知,明永乐青花阿拉伯文无挡尊在国内仅存三件,弥足珍贵。存在咱们这儿的还是全国保存最好的一件呢。”康小兵表示,这件宝贝很可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举行礼拜活动的用具之一,清晚期也曾在皇宫中用于插花。
明永乐年间(1402年-1424年)景德镇窑青花阿拉伯纹无挡尊,永乐年间,景德镇窑产,属于青花瓷。全国仅存三件此件保存最好:河北省民俗馆、北京颐和园文管处、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陶瓷造型:尊,细部说明,此器又称盘座。青花颜色深沉,有晕散现象。纹饰及器型均受十三世纪西亚伊斯兰教国家金、银器和陶器的影响.造型新颖独特。这件无挡尊上下折沿,器身如筒,口底相通,与14世纪西亚地区制作的黄铜盘形制相同。通体以青花绘花卉纹和圆形开光的阿拉伯文字。
2015年6月7日晚上10:00,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大明·格古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共推出85件拍品。其中,明宣德黄地青花内菊花海浪外折枝花果盘无挡尊以600万元落槌,最终以690万元成交。此前估价:RMB6,000,000—8,0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