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气管瘢痕性狭窄(cicatricial stenosis of larynx and trachea)是指喉和/或气管腔由于腔内瘢痕增生使气道变窄,其主要生理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慢性喉气管阻塞的一种常见病,多由外伤引起。
喉气管瘢痕性狭窄(一)喉外伤:常见于喉部挫伤、挤压、切割伤、火器伤、化学性烧伤等。
(二)医源性损伤:如气管切开、插管性损伤、带气囊插管人工呼吸。
(三)喉部手术后遗症:各种半喉切除术,声带肿瘤手术。
(四)颈部肿瘤手术:甲状腺切除术损伤双侧喉返神经,虽不嘱瘢痕性狭窄,但治疗上有相似之处。
一、喉和气管损伤和缺损致伤原因为刺伤、切伤、颈部自伤(刎颈)或被杀、钝挫伤、枪弹伤、烧灼伤和化学性气体吸入后引起的烧灼伤等。
1、因溃疡形成、肉芽增生和纤维性狭窄所致。
2、外伤所致的气管软骨环的严重缺损,使气管失去支架,以致塌陷形成狭窄引起。
二、手术外伤多因气管切开术操作不当造成。
1、切口过小:将套管强迫插入,长期和过度压迫气管前壁,使气管变形狭窄。
2、切口过大:发生气管前壁塌陷,形成狭窄。
3、长期戴管:特别是用带气囊的套管,易发生软骨膜炎、软骨软化、塌陷、变形而狭窄。
4、手术时周围损伤过多,使气管变形狭窄。
5、成人气管切开时未作造孔术,使气管内腔变形而狭窄。
三、慢性疾病如呼吸道硬结病、结核、梅毒、麻风等,其共同点为肉芽浸润。
四、由硅沉着病引起的气管狭窄、阻塞、移位或扭曲。
喉气管狭窄常见的症状为声嘶或失声,后者狭窄部位常位于声门下。除此,常有进行性的呼吸困难,狭窄主要位于喉部者,多已进行气管切开,故呼吸困难于堵管时才呈现。喉气管均有瘢痕狭窄者有呼吸困难、喉鸣、咳嗽伴粘稠痰、进食咳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烦躁不安、呼吸与心跳加快、唇指发绀等,主要为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缺氧所致。创伤性瘢痕性喉器官狭窄出现于伤后瘢痕形成期,因器官插管引起的狭窄,其气道梗阻症状可发生于拔管后数月甚至数年。
通常作为长期气管内插管不适当的喉内手术及喉部分切除术等的并发症出现严重时导致呼吸困难。
间接喉镜下可见喉腔变形,声带标志不清,瘢痕增生或粘连,活动受限或完全固定,X线侧位片、断层片或CT明确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有无软骨支架缺损、移位,对于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
患者主要是呼吸困难,声嘶和喘鸣。间接喉镜下可见喉腔变形,声带标志不清,瘢痕增生或粘连,活动受限或完全固定,X线侧位片、断层片或CT明确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有无软骨支架缺损、移位,对于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
1. 可分为喉、颈段气管及胸段气管狭窄。喉狭窄常因外伤、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炎症、化学腐蚀伤,放射线损伤,以及气管切开不当,长期气管内插管所致。胸段者常因长期使用气囊插管、胸部挤压伤引起。
2. 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发声障碍,喉喘鸣,严重者可发生紫绀或窒息。
3. 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观察疤痕狭窄部分、性质、范围及程度,注意会厌位置,室带、声带的形态、活动度及残腔大小,有无肉芽或分泌物潴留,气道内有肿块。
4. X线摄片:喉及气管正、侧位片、断层片、干板造影、碘油造影及CT,了解狭窄情况。
5. 观察颈部皮肤有无瘢痕,喉、气管软骨架残缺情况。
喉气管狭窄的治疗非常棘手,常被称为顽固性喉狭窄,不只治疗困难,而且时间较长。
(一)气管切开:主要是解决患者的呼吸困难,并非是根本治疗。
(二)扩张疗法:即经口腔在直达喉镜下或经气管切口逆行向上,用不同型号的扩张子逐步扩张狭窄部位,一般7~10天扩张一次。扩张法仅适用于狭窄程度较轻,无软骨支架变形,移位或缺损者。
(三)喉气管成形术:常规切开喉和/或气管,根据瘢痕形成情况,可粘膜下切除瘢痕,置入硅橡胶T形管支撑。如果狭窄程度不很重,瘢痕时间较长又较稳定者,也可不触动瘢痕,而仅切开喉或气管,然后嵌入带蒂舌骨、带软骨膜肋软骨,气道腔内填入有碘仿纱条的指套支持(一般10天左右可拔除支持物)。放置硅橡胶T形管支撑者往往需戴管数月至2年。
喉气管狭窄病情复杂多变并多见于儿童,治疗更加困难因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