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蒿(5)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单毛、丁字毛或星状毛。叶互生,羽状全裂或浅裂。头状花序异型。茎生2-80个头状花序,排成疏松或紧密、规则或不规则的伞房花序,极少单生。边缘雌花一层,管状或舌状;中央两性花管状。总苞钟状;总苞片硬草质或草质,3-5层,有膜质狭边或几无膜质狭边。
花托凸起或稍凸起,无托毛。如边缘为舌状花,则舌片有各种式样,或肾形而顶端3齿裂或宽椭圆形而顶端有多少明显的2-3齿裂,,长可达11毫米。舌-状花和雌性管状花之间有一系列过渡变化,很类似两性的管状花,但雄蕊极退化,花冠顶端2-5齿裂,齿裂形状及大小不一。两性管状花上半部稍扩大或逐渐扩大,顶端5齿裂。全部小花黄色。
花药基部钝,顶端附片卵状披针形。花柱分枝线形,顶端截形。全部瘦果同形,三棱状圆柱形,有5-10个椭圆形突起的纵肋。冠状冠毛长0.1-0.7毫米,冠缘有齿或浅裂,有时分裂几达基部。
菊蒿属(5)全属约50种,分布于北半球外热带地区。中国有7种,大部集中在新疆。菊蒿产于黑龙江及新疆(阿尔泰、天山)。
菊蒿生于山坡、河滩、草地、丘陵地及桦木林下,海拔250-2400米。
Tanacetum vulgare L.
序号 | 描述 | 中文名 | 拉丁学名 |
---|---|---|---|
1 | 植株无短缩营养枝。茎叶多数,稠密,植株高达150厘米。全部小花管状,边缘雌花并不向舌状花转变,顶端5齿裂。 | 菊蒿 | Tanacetum vulgare L. |
2 | 植株有短缩营养枝,高达60(85)厘米。边缘雌花通常向舌状花转变,花冠顶端2-5齿裂,但通常3-4齿裂。 | ||
3 | 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二回羽状分裂,一二回全裂。 | ||
4 | 头状花序在茎顶排成规则稠密的伞房花序或复头状花序。 | ||
5 | 头状花序在茎端排成不十分紧密的伞房花序;花梗细,长2-5厘米。 | 伞房菊蒿 | Tanacetum tanacetoides (DC.) Tzvel. |
6 | 头状花序在茎端密集排列;花梗顶端增粗,长0.5-1.5厘米。 | 密头菊蒿 | Tanacetum crassipes (Stschgel.) Tzvel. |
7 | 头状花序在茎上部排列成疏松、不规则的伞房花序。 | ||
8 | 叶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总苞直径7-12毫米。 | 阿尔泰菊蒿 | Tanacetum barclayanum DC. |
9 | 叶线形或宽线形;总苞宽4-7毫米。 | 散头菊蒿 | Tanacetum santolina C. Winkl. |
10 | 基生叶或下部茎叶与茎叶或中上部茎叶异型。基生叶二回羽状分裂;茎叶或中上部茎叶羽状分裂, 裂片边缘全缘,顶端钝,或边缘有单齿或边缘钝齿。 | 岩菊蒿 | Tanacetum scopulorum (Krasch.) Tzvel. |
表格资料来源 |
序号 | 描述 | 中文名 | 拉丁学名 |
---|---|---|---|
1 | 植株无短缩营养枝。茎叶多数,稠密,植株高达150厘米。全部小花管状,边缘雌花并不向舌状花转变,顶端5齿裂。 | 菊蒿 | Tanacetum vulgare L. |
2 | 植株有短缩营养枝,高达60(85)厘米。边缘雌花通常向舌状花转变,花冠顶端2-5齿裂,但通常3-4齿裂。 | ||
3 | 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二回羽状分裂,一二回全裂。 | ||
4 | 头状花序在茎顶排成规则稠密的伞房花序或复头状花序。 | ||
5 | 头状花序在茎端排成不十分紧密的伞房花序;花梗细,长2-5厘米。 | 伞房菊蒿 | Tanacetum tanacetoides (DC.) Tzvel. |
6 | 头状花序在茎端密集排列;花梗顶端增粗,长0.5-1.5厘米。 | 密头菊蒿 | Tanacetum crassipes (Stschgel.) Tzvel. |
7 | 头状花序在茎上部排列成疏松、不规则的伞房花序。 | ||
8 | 叶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总苞直径7-12毫米。 | 阿尔泰菊蒿 | Tanacetum barclayanum DC. |
9 | 叶线形或宽线形;总苞宽4-7毫米。 | 散头菊蒿 | Tanacetum santolina C. Winkl. |
10 | 基生叶或下部茎叶与茎叶或中上部茎叶异型。基生叶二回羽状分裂;茎叶或中上部茎叶羽状分裂, 裂片边缘全缘,顶端钝,或边缘有单齿或边缘钝齿。 | 岩菊蒿 | Tanacetum scopulorum (Krasch.) Tzvel. |
表格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