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中文名称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批复时间 2016年10月12日
目录导航

简要介绍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结合北京市和河北省城乡规划,依托交通干线和生态廊道,对接机场功能布局,规划航空物流区、科技创新区、服务保障区等3个组团:

航空物流区:位于新机场东北侧,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依托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集多种方式为一体的空陆联运系统,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综合保税、电子商务等产业,打造国际航空物枢纽;

科技创新区:位于新机场南侧,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工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产业,建设航空科技孵化设施和服务平台,支持航空可创新创业;吸引航空工业领域知名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加强航空科技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航空科技领域研发水平,打造我国航空科技穿心的重要基地;

服务保障区:位于新机场西侧,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结合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需要,配套建设航空运输相关企业的生产生活服务保障系统,适当发展航空科教、特色金融、商务会展等,建设综合服务保障基地。

依据《地名管理条例》和《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等规定,并报经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同意,北京新机场名称确定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机场及其配套工程将于2019年6月30日竣工验收,2019年9月30日前投入运营[2]

建设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共150平方公里,其中河北部分约100平方公里,北京部分约50平方公里,未来将建设成空铁联运的通达之城、中国韵味的文化之城、拥抱世界的交往之城、临空经济的创新之城、形象鲜明的印象之城、生态智慧的宜居之城

按照初步设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分东西两个组团,西组团用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主导功能是服务保障功能,兼顾科技创新功能,东组团用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主导功能是航空物流、综合保税以及国际会展等。

据了解,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定位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从2014年起,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进行了多项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产业规划研究工作[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