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江余姚水灾

2013浙江余姚水灾

中文名 2013浙江余姚水灾
避灾安置点 289个
经济损失 69.91亿元(暂时)
目录导航

水灾来源

台风菲特

 

2013年第23号热带风暴“菲特”于2013年9月8日01时15分左右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沿海附近登陆,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是10月份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强的秋季台风。[2]

 

从2013年10月6日20时~9日10时,菲特给余姚带来过程雨量499.9毫米,余姚全市79个监测点中有39个超过500毫米,其中最大张公岭站809毫米。姚江水位最高达5.33米,超过警戒水位1.56米;24小时降雨量和姚江水位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余姚市的最高纪录。[3]

 

截至2013年10月9日12时,余姚城区在菲特影响中总共下雨600毫米以上,全市面雨量达555毫米。

 

 

台风倒槽

10月4日凌晨台风菲特的增强图10月4日凌晨台风菲特的增强图台风菲特北部因弱冷空气形成的一条由台风中心向东北方向延伸的倒槽。

 

台风菲特在登陆之前倒槽已经很明显,倒槽也是北上秋季台风比较明显的特征之一。北方来的冷空气并不是太湿润,冷空气前锋之所以会形成降水是因为遇到暖湿气流。此次菲特在冲绳那边已经开始遇到冷空气并形成了很明显的倒槽,冷空气加上台风带来的充沛水汽很自然会在倒槽范围内产生很明显的降水。

 

此外,同时活跃的另一个台风丹娜丝,不仅与菲特发生了双台风效应,使得菲特的路径比早先预测的偏南、偏西,而且还起到了水汽加速点的作用。丹娜丝的环流较小,当两个台风越来越靠近的时候,丹娜丝不但没有截留菲特的水汽,反而成为了太平洋水汽的加速点,为菲特环流输送更多的水汽,从东北方向直冲迎风坡的天目山、四明山等地,因而这次台风降水的暴雨中心并不在登陆地附近的闽北浙南,而是在安吉、余姚等地。

 

余姚地形

 

浙江省余姚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52.73%,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台风发生后,四明山上的雨水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平原地区汇集,造成城市内涝严重。

 

时节原因

 

“菲特”登陆时间在2013年10月6日~7日之间,而10月7日这天,正是农历九月初三,恰逢海潮天文大潮的日子。届时风雨潮三者碰头,造成降水奇大,另外由于天文大潮,海水倒灌,不利于排涝。

 

市内原因

一是东排不畅,随着杭甬运河的裁弯取直,上游来水更加迅速,下泄流量更大,而受甬江潮位影响,姚江大闸只能候潮排涝,并且由于奉化江上游水库泄洪,姚江下泄流量相应减少,东排缓慢而不畅,致使姚江干流水位长时间处于高水位运行;[1]

 

二是北排效益不佳,受杭州湾潮位影响且受上游河道制约,陶家路闸、临海浦闸的排涝功能不能全部发挥;

 

三是受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田、水面率减少及城区排涝设备、设施等情况制约,城区低洼地区遭遇持续强降水后积水严重。

 

受灾情况

浙江余姚水灾浙江余姚水灾截至2013年10月8日晚8时,余姚过程雨量496.4毫米,姚江水位最高达5.33米,24小时降雨量和姚江水位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纪录。罕见的雨情、水情,致使主城区70%以上地区受淹,交通瘫痪,全线停水、停电。山区公路交通全部中断。山区溪道、电站、灌溉等设施受损严重,平原河网的姚东浦塘全线漫堤。

据统计,余姚市直接经济损失69.91亿元,其中工业、商贸企业损失35.1亿,交通等基础设施损失8.21亿,农林牧渔损失6.12亿元,水利设施损失2.78亿元,城市受淹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其他损失2.5亿元。

余姚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145个行政村和社区被围,受灾人口832870人,房屋受损较严重的25650间,转移人口61665人。

截止至2013年10月9日,宁波余姚市是浙江受灾最严重的一处。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主任宣伟丽指出,余姚主要是受到四明山区暴雨影响,姚江江堤个别出现漫堤险情。“70%以上城区受淹,交通瘫痪,因为进水导致部分变电所、水厂、通行设备障碍,供电供水出现困难。”

救援情况

截止至2013年10月8日,浙江省军区先后派出2000多名官兵紧急前往宁波余姚救援。[4]

截止至2013年10月8日,南京军区某集团军驻杭某师,出动二十多辆军车,一百余名官兵,带着救援设备赴余姚疏散被困人员。先遣部队已经到达余姚。

截止至2013年10月9日,宁波市政府已向重灾区余姚等地紧急调运3万份矿泉水、3万份饼干、2万份方便面和1万份糕点,向受灾严重地区供应油料33吨,出动50余艘冲锋舟、90台各类车辆投入抢险救灾,转移人口超过20万人。[5]

灾民安置

截至2013年10月8日12时,余姚市共转移受灾群众99529人,设立避灾安置点289个,集中安置34741人,发放救灾物资176万元,下拨救灾资金100万元。

 

主要通过保障集中安置点内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利用短信、网络等途径,及时发布抗灾进展情况,引导自救,确保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畅通信息渠道,接受求助者信息,开展施救;实地关注受淹地域的水位状态,待水位下降,开展核查。[1]

造成影响

余姚军民合力战洪灾余姚军民合力战洪灾因浙江余姚城区大面积积水,自2013年10月7日晚上起,由余姚管辖的路灯及景观灯全部关闭。

由于路灯线路走向特殊,为了确保安全,暴雨来袭前,路灯处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加强值班,积极做好隐患排查的同时,于7日晚上及时关闭了所有的路灯及景观灯,到8日晚上仍未开启。水灾对城区不少路灯及景观灯造成严重威胁,不少路灯表厢进水。对此,余姚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在供电部门的配合下,开展人工排摸控制工作,确保路灯线路不威胁路人安全。一旦水位下降,路灯处会根据相关安全操作规范,在主要小区主要路段逐步恢复路灯照明。

政府布告

余姚市委市政府2013年10月8日晚浙江余姚水灾浙江余姚水灾发布告全体市民书称,自台风影响余姚以来,驻姚部队及民兵预备役全力投入救灾,4000多人日夜坚守在抢险一线。但雨仍在继续,上游来水还在积聚,洪水下排需要时间,灾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全市目前已进入紧急防汛期,各地各部分正全力以赴抓好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媒体被围攻事件

余姚卫星车被围堵余姚卫星车被围堵(3)2013年10月11日晚,宁波台记者在市中心报道余姚洪水已退,余姚已恢复正常生活。民众称其粉饰灾情,强烈要求他们去花园新村等受灾严重的地区报道,随后民众围堵卫星转播车,并将护送电视台记者的宁波特警警车砸坏。

 

2013年10月12日上午,宁波电视台在栏目官微 @NBTV看看看 发布关于余姚卫星车被围堵事件的说明,称记者所坐的卫星车所能到达区域沿途见闻报道客观真实,并提到记者并未与当地群众有语言上的冲突,没有任何电视台工作人员说过“余姚人是神经病”。

 

《看看看》栏目组表示,网友通过微博、微信发布言论,称记者在采访现场表示余姚城区已恢复正常水电供应并辱骂当地群众。事实上,记者描述的是从余姚高速出入口至现场直播点半小时路程中的见闻,所用的语言为“一些道路积水已退去,有些路段是趟着水进去的。今天和昨天不同的是,一是通讯在慢慢畅通,另外市民和车辆在慢慢开始有序的正常生活,一些市民家里也开始通电。”

 

余姚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在10月12日凌晨00:43发出一条呼吁:市民朋友们,余姚已经遭遇天灾了,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冷静、冷静、冷静。[6]

灾区饭馆免费盒饭传递正能量

来自搜悦送盒饭的截屏来自搜悦送盒饭的截屏在余姚一段未被水淹的区域里,这里有一家叫小城大厨的饭店,为路人免费提供热饭热菜,该饭店的老板俞熠华,从10月9日开始,从宁海采购了大量食材,为因城市内涝严重被困的余姚市民免费提供了上万份热饭热菜。所谓“患难见真情”,灾难中人人都伸出了援手。根据新浪、搜狐、中搜搜悦、和讯网的相关报道;像这样的故事,像俞熠华这样的人,在余姚、在整个浙江还有很多。

 

相关情况

买一点花生白菜需百元

进入这一片汪洋之地就是余姚的老城区,虽然积水没过了小腿,但仍有不少人住在这里,由于水退了大约十厘米,一些人纷纷出来买水买食物。一位出来买东西的被困群众,他手里提着一些白菜花生,就这一点白菜花生需要一百多块钱,“现在只有一点点东西,你爱买不买,好不好吃也不知道”。被困群众表示,并不清楚去哪儿领取救灾物资,现在急需的是食物和水。

受灾群众裹着报纸过夜

余姚水灾余姚水灾河南人夏华捷出外打工十几年,目前和老婆、儿子租住在余姚市区磨刀桥一带。家里被淹后,听说位于磨刀桥的余姚市交通局收留受灾群众,2013年10月8日晚老夏就带着被褥赶过去,和其他约200名受灾群众在大厅打地铺。

余姚市交通局人士表示,磨刀桥附近租住着不少务工者,2013年10月7日晚开始,纷纷有家中进水的务工者,到此躲水。他们中有抱在怀里的幼儿,有青壮年,也有老年残疾人。

交通局并非官方指定收容点,没有食品等物资可供受灾群众使用,大楼又没恢复供电,一些受灾群众连被褥都没有,只能裹着报纸,在墙角蜷缩一夜。2013年10月8日,交通局调来一辆铲车,冲出外围积水,将工作人员运至余姚市政府指定的救灾物资屯放点。

待产孕妇三天没吃饭

在余姚市的阳明街道丰山路,这个地方属于余姚的北部,算是灾情比较轻微的一个地方,但是水最深的堤防已经到了一个成年男子胸部的位置,现在很多老百姓自己买了船、皮划艇往里面运送人和抢救物资。

这里一些小区有非常多的居民,尤其是老人小孩,现在都还困在家里等待救援,在这里没有看到前来救援的人员。在这个地方,当地政府没有设立救灾点,很多人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有一位孕妇还有一个礼拜就要生了,但是她已经三天没吃饭了。[7]

救灾物资遭遇哄抢

根据多名网友吐槽物资发放不合理的问题集中于外来务工者和余姚本市人争抢物资。2013年10月10日,岑先生在微博中称:“到了余姚谭家岭西路,我们的物资车刚刚到一个红绿灯,一大群外地人哄抢。二三分钟就没了。小伙伴都傻眼了。”岑先生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发放物资只有一个警察根本无法应对上百位灾民,“真管不了,我的心很凉”。

余姚市救灾办求证工作人员回应称,网友质疑的情况是部分存在的,救灾过程中发生小插曲不可避免,他们将努力把救灾物资发到每个人手中。”

余姚免费盒饭

       在余姚一些没被水淹的城区中,饭店的老板俞熠华从9号开始就大量采购食材,在余姚市内水灾比较严重的地方免费发放盒饭,为无数受灾民众奉上了万分热腾腾的饭菜。

  余姚免费盒饭就是“患难见真情”的体现,向灾难中的人都伸出了援手。像这样的故事,像俞熠华这样的人,我值得我们广为提倡和学习的。

  “我已经三天没吃上一口热饭,一直在吃干粮,现在遇到这样的好事,真的很感激。”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位在浙江余姚“小城大厨”饭店吃上免费盒饭的大叔很是激动。

  10日,浙江侨资企业——杭州绿盛集团在浙江省侨联的联合组织下,向余姚凤山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阳明街道四个街道捐赠了2150箱、12900盒水果沙拉,解决部分受灾群众断水、断粮的燃眉之急。

  除绿盛外,双鹿集团也向余姚送去了23.7万节双鹿电池,1100支手电筒……统计时间截止到10月11日下午4时,宁波市慈善总会共接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1019.8万元。其中,身在海外的钱峰雷便捐赠1000万元用于余姚、鄞州以及奉化的水灾救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