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文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楼
简称 哈工大仪器学院
目录导航

概况

哈工大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创建于1955年,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建立最早、历史最长,涵盖原两个本科专业:即精密仪器专业和自动化仪表专业,是向前苏联学习的样板专业。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创办了全国第一批研究生班,为我国仪器领域培养了第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专家。

哈工大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目前仪器学科设有精密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本科专业;建有超精密仪器及智能化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国防工业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还设有国家重大仪器技术创新引智基地,以及以英国牛津大学和德国联邦物理研究院(PTB)为代表的海外学术基地等。哈工大仪器学科在历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2017和2018年软科世界学科排名位列世界第一。为支持仪器学科快速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8年10月8日成立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过63年发展,哈工大仪器学科综合实力与水平不断提高,在高精尖仪器技术领域不断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高端精密仪器与高端装备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创新领军人才,引领了我国高精尖仪器技术的发展。哈工大仪器学科已经成为仪器领域的领军学科之一,而且在国际仪器领域形成重要影响力。

工科实验班“精密仪器及智能化”大类专业下设有2个本科专业:精密仪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上述专业由原精密仪器及机械、电磁测量技术、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等专业合并成立。

哈工大仪器学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开展研究,理工结合,跨学科交叉融合,深度融入新一轮工业革命中,不断挑战国际仪器领域重大科技问题。

本科生教育沿革

1955年,成立精密仪器专业。

1956年,成立电磁测量技术专业。

1956年,公差仪器零件教研室成立,培养出国内第一批精密仪器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

1959年,成立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

1962年,成立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

1998年,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成立,原精密仪器、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电磁测量和电子测量4个专业合并成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1998年,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成为全国首批按一级学科培养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点。

1999年,公差实验室和仪器零件实验室合并,组建了公差与仪器零件实验室。

2001年,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成立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是我国首批成立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现教育部更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03年,原精密仪器、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电磁测量和电子测量4个专业实验室合并,组建测量技术与仪器实验中心。

2005年,光电信息实验中心成立。

2013年,测控实验中心入选工信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4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8年,成立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密仪器专业招生。

专业育人环境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102人,教授35人。其中,院士2人(含海外院士1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国防“511人才”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杰青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1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

学院建有国家“111”工程重大仪器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精密仪器及智能化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国防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基地。

学院秉承“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 发展理念,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教授为学术带头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Tony Wilson教授为首席国际学术顾问的大师+团队的哈工大模式。学院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在超精密仪器技术领域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

专业优势与特色

1.国防特色显著

推动尖端武器装备发展和国防高层次人才培养,近五年累计输送630余人到航天、国防单位工作,其中160余人在航天和国防工业部门担任型号总师和副总师、主任设计师和副主任设计师等。2007年,谭久彬院士团队入选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本专业自主研发的舰用光纤电流测量装置,已列装我国现役舰船。

2.工程能力突出

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如国家计量标准装置与国防军工最高标准仪器等尖端仪器研制、激光约束核聚变工程、探月和载人航天工程、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装备、大飞机工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高分辨率反射式立体层析共焦显微镜研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精密光刻机双工件台系统样机研发)、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和神光III系统)等核心设备研制。

3.产业化能力强

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尖端工程人才储备充足、产学研用技术链完整,依托学科现有成果建成4个产业化基地,年产值超过2亿元。

4.基础研究扎实

科研方向聚焦国际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和好评,近年来发表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学术期刊论文1000余篇。

国际交流

本学科建立了国家“111工程”重大仪器技术创新引智基地、“英国牛津大学&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海外学术合作基地”等国际交流平台,与18家国际顶尖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进了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Tony Wilson、外专局高端专家Abou-zeid教授(德国PTB)为代表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共22人为兼职博导,已建成国际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研究平台。

深造及就业去向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100%,近30%的本科生免试本硕连读或本博连读,约20%的本科生前往国外著名高校交流或继续深造,其他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或管理工作。

各专业方向简介

基于本学科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特色优势,从2018年按工科实验班(精密仪器及智能化)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2019年起归属于工科试验班(智能装备)(含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大类下设精密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专业。

工科实验班(精密仪器及智能化)

1.精密仪器专业

本专业创建于1955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批精密仪器类专业。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创办了全国第一批研究生班,培养出我国第一批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精密仪器专业”也成为哈工大最早的名牌专业。

精密仪器专业是面向高端制造装备、生物医学工程和航天国防等重大科学前沿领域,以精密机械、光学、电子、声光、量子技术、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前沿技术为手段,探索、研究、设计和研制新原理高端仪器,并实现其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显著特征的综合性和前沿性学科。新的测量原理与仪器本身就有数十项获得过诺贝尔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本专业由1956 年成立“电磁测量技术”、 1959年成立“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专业和1962 年成立的“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合并而成,是国防和工信部的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本专业是电子测量、科学仪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电力、计算机科学、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而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随着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工业强国建设目标的提出,测控技术正以其独特的学科魅力通过准确感知、自动测试、网络互联、智能分析、精确控制构建打造大国重器的测试测量技术基础。

大类专业招生分流方案

本院从2018年起按工科实验班“精密仪器及智能化”大类专业招生,下设有2个本科专业:精密仪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各专业方向分流方案如下:

工科实验班“精密仪器及智能化”大类专业包括:

精密仪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操作原则

(1)学生按自身兴趣爱好自愿填报志愿,按照前四学期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成绩进行专业分流。

(2)根据分流专业,重新分配班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