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娇梨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长篇小说,清初张匀著,全书20回。主要写青年才子苏友白与宦家小姐白红玉(又名无娇),卢梦梨为了爱情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大团圆的爱情故事,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两个女主人公性格鲜明,各有特色,苏友白为求佳人,不惜一切,也显示出独特的胆识和纯真的性格。该故事曾先后被译为法,英,德文,在国外有较大影响。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也提到了《玉娇梨》,可见其影响的深入。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本书成于明朝,属于才子佳人小说;称“有法文译……故在外国特有名,远过于其在中国。”
《中国小说史略》说“无撰人名氏”,北京图书馆所藏诸本,或署荻岸散人,或署荑荻散人编次。
本书初刻年代不详。北京图书馆原存清乾隆年间刻本《(新刻天花藏批评)玉娇梨》,四卷二十回,有图,系青云楼藏板,惜乎今已无存。点校以清聚盛堂本为底本,参校清聚锦堂本。
玉娇梨
目录
荻岸散人-->玉娇梨-->校点说明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一回 小才女代父题诗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二回 老御史为儿谋妇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三回 白太常难途托娇女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四回 吴翰林花下遇才人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五回 穷秀才辞婚富贵女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六回 丑郎君强作词赋人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七回 暗更名才子遗珠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八回 悄窥郎侍儿识货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九回 百花亭撇李寻桃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十回 一片石送鸿迎燕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十一回 有腾那背地求人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十二回 没奈何当场出丑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十三回 苏秀才穷途卖赋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十四回 卢梦梨后园赠金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十五回 秋试春闱双得意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十六回 花姨月姊两谈心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十七回 势位逼仓卒去官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十九回 错中错各不遂心
荻岸散人-->玉娇梨-->第二十回 锦上锦大家如愿
《玉娇梨》:红颜蓝颜·古典言情书系
那些人几乎和我们同样地思想、行动和感受,读者不久就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类似的人,只不过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来得更加澄明、清纯和文雅罢了。
——[德]歌德
书系总序
天花藏主人序
第一回 小才女代父题诗
第二回 老御史为儿谋妇
第三回 白太常难途托娇女
第四回 吴翰林花下遇才人
第五回 穷秀才辞婚富贵女
第六回 丑郎君强作词赋人
第七回 暗更名才子遗珠
第八回 悄窥侍郎儿识货
第九回 百花亭撇李寻桃
第十回 一片石送鸿迎燕
第十一回 有腾挪背地求人
第十二回 没奈何当场出丑
第十三回 苏秀才穷途卖赋
第十四回 卢梦梨后园赠金
第十五回 秋试春闱双得意
第十六回 花姨月姊两谈心
第十七回 势位逼仓卒去官
第十八回 山水游偶然得婿
第十九回 错中错各不遂心
第二十回 锦上锦大家如愿
编者:(清代)荻岸山人 注释 解说词:魏武挥鞭
那些人几乎和我们同样地思想、行动和感受,读者不久就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类似的人,只不过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来得更加澄明、清纯和文雅罢了。
——[德]歌德
红颜一词,古已有之,除了指代酒后容颜,惯例是指女士;蓝颜一词,是今人的参照派生,一般是说男子。蓝颜的从无到有,说明今人有一定的崇古意识,于古人的约定俗成不乏尊重。那么,“红颜蓝颜”的组合用于出版主题,就有男女两性、古书今读的意思。言情武侠,是阅读内容的现代分类,但是饮食男女,言情是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同样有言情小说,它在文学史上的特称,是才子佳人小说。古往今来,才子佳人小说所以能成为传世之作、人人爱读,在于它的通人性、识大体,启发了我们对于一时一地所谓美与善的思考。
才子佳人小说,它有着欲说还休的名声。这类小说自成一派,在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在文学史上,它往往与艳情小说、公案小说及世情小说等题材相提并论。艳情小说是指以写性爱为主的小说,众人熟知的(金瓶梅)是其中典型。出脱前者的才子佳人小说,概念出自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这样定义:“至所叙述,则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