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西源。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所在单位及职务: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
毕业学校及学历: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专业方向及擅长领域: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
社会任职情况: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1976年参加专业音乐工作;
2004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学科学术带头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文艺学研究生导师,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6年赴澳大利亚Glleffes等大学培训学习;
2007年调入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任作曲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论文、著作、艺术作品情况:
主要专著有:《中西乐论》(人民出版社);
《配器》(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西源交响乐作品专辑》(上海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
另在《音乐艺术》《人民音乐》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交响曲《巴音河的回忆》;
《第三交响曲“宗”》(上海音乐学院博士毕业作品);
交响组曲《青藏写生》;
交响合唱《雳箭颂》;
艺术歌曲《雪莲的歌》等;
作曲的电影有:《特级院线》;
《戴俊》及电视连续剧《废墟部落》等;
广播剧《蔷薇架下》等;
舞蹈音乐《心灵》等。
主要获奖音乐作品有交响曲《巴音河的回忆》(建国40周年政府文艺奖);
电视连续剧《废墟部落》作曲(中国政府第14届“飞天奖”);
艺术歌曲《倒淌河的歌》(全国第五届城市音乐比赛一等奖);
《升旗曲》(首届“亚洲大田赛”荣誉奖)等;
曾获“我为七五做贡献”荣誉称号及“五四”青年劳动奖等。
20世纪的音乐节奏研究:“霍英东基金”10808号(国家级项目第2人)。
中国文化与交响乐创作研究:暨南大学人才基金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