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唐禅社首乐章·福和
【创作年代】唐
【作者姓名】贺知章
【作品体裁】乐府
【作品出处】《全唐诗·卷112_6》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进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 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执珽有颙。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邕。[1]
1、岱宗:dài zōng 解释:对泰山的别称。旧谓泰山为四岳所宗,故名。现是山东泰安。
2、颙[yóng]1.大头。2.大。3.〔~~〕a.肃敬的样子;b.景仰的样子;c.波涛汹涌的样子。4.仰望:~望。
贺知章这一首有名的乐府,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唐禅社首乐章·福和的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