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莹小时候热爱运动,山崎小学田径校队与新丰中学田径校队,擅长短跑、垒球、标枪等项目,中山女中篮球校队。 于成功大学就读期间,担任测量系副总干事、西格玛社社长,日后转型参与辩论社及女权运动。
徐欣莹徐欣莹于2005年首次参与政治选举,以第二高票当选新竹县第一选区县议员[3]。徐欣莹诉求现代化与政治革新,透过互联网、青年志工的清新形象宣传,争取以竹科从业人士为主的竹北新移民支持,其父曾任乡长及县府机要秘书,不过他以新世代的形象得到选民支持因而当选。选后并公布其e化服务网,强调24小时服务。
2007年,徐欣莹再以第三社会党的身分参选2008年台湾地区“立法委员”选举,标榜超越蓝绿,喊出“蓝天、绿地、紫花开”的口号,然而该次高票落选。
2009年,以中国国民党身份参与第十七届新竹县县议员选举,以在竹北区第一高票当选获得8117票。[3]
2010年4月15日,新竹县议员徐欣莹协同新竹县长邱镜淳竹县各界人士,北上“立法院”为生医园区请命。造成“行政院长”吴敦义指示缓建。
2010年6月28日,县议员徐欣莹为催生台科大竹北校区,召开推动小组第一次会议。并于议会进行提案,提案如下:推动台湾科技大学竹北分部顺利进行,建请县府成立推动小组(筹建委员会),由台湾科技大学、新竹县政府、新竹县议会等相关单位共同推举出代表,组成筹建工作小组,使设校进度早日完成,以提升 新竹县技职教育水平与促进地方繁荣。
2010年11月19日,县议员徐欣莹于新竹县议会十七届第二次定期会,质询新竹生医园区医院病床800床变200床,经费由73亿缩水55亿变成18亿,并质疑八千万预算不足以完整执行东元、竹东荣民、署立竹东及湖口仁慈四家医院成立急重症中心。县议员徐欣莹希望新竹生医园区可以维持高等级医学中心的定位,让竹竹苗两百万人口可以能够拥有专业的医疗品质。
徐欣莹2011年5月,在中国国民党党内初选中胜出,获得中国国民党的提名成为新竹县“立法委员”人选,参加台湾地区第八届“立法委员”选举。
2012年1月,于第八届“立法委员”选举胜选,成为新竹县选区“立法委员”。
2015年,宣布退出中国国民党,声明“台湾需要改变,但不是蓝绿两种选择”,并筹组成立民国党,于2015年3月18日正式扩大成立。徐欣莹任民国党主席。
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下午4时结束。当晚出炉的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得票689万4744张,得票率为56.1%。另两组候选人中,中国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王如玄得票381万3365张,得票率为31%;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徐欣莹得票157万6861张,得票率为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