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

暖阳

书名 暖阳
出版社 中国文化出版社
字数 120千字
定价 25元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暖阳》是一部由作家周葆亮先生所著的描述国家电网员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作品。小说以国家电网青年员工杨正奇和医生赵雪梅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国家电网员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抗冰抢险、抗震救灾、奥运保电等一系列事件,展开了当代国家电网人乐于奉献、顽强拼搏的生活画卷。奉献与自利激烈碰撞,正义与邪恶殊死较量,歌颂了真善梅,抨击了假丑恶!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推出的首部电力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于2012年8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序言

朴实与平凡架构起一道绚丽的彩虹

周其伦

长篇小说《暖阳》是江苏省新锐作者周葆亮的最新力作,作品讲述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我们普通老百姓平时比较陌生的国家电网行业,这就让广大的读者有了一种隐隐的期待。在该书出版的前夕,我应作者之邀为这部作品写一篇序言,故而得以对该作品的大样先睹为快。

最近几天时间,重庆的火炉本色狰狞地露头了,这让生活在这个大都市里的人们特别的躁动和不安。当我很欣慰地阅读了周葆亮的这部长篇小说后,一股温婉而清新的气韵让我那热得有些惴惴不安的心绪稍稍地多了一份宁静,我在他的这部作品中读出了一团清新的艺术气场,让我颇为欣慰。

《暖阳》这部13万字的作品首次以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角度,深层次地挖掘出了在国家电网最基层人群中发生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故事,以极其晓畅明白的语言和简练朴实的情节架构,为我们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发生在这个很多读者都颇感陌生的领域里的感人元素,用很有韵味的情致和细微平常的事件为我们塑造了几位可亲、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把国家电网基层员工那种朴实平凡和实实在在的品格立体地彰显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在阅读之后真正地感受到活跃在祖国各地的那一批又一批国电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宁,他们在本职岗位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品犹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横空出世,让读者阅读以后倍感新鲜。

我和全国所有的读者一样,以前对作者周葆亮的了解也不多,为了写好这篇序言,特地对周葆亮过往的创作情况作了一些必要的梳理,用意是便我们更好地来欣赏他的新作。周葆亮是江苏省一位常年生活和工作在国家电网战线上普通员工,他1963年3月生于江苏省邳州市农村乡下,成人后一次很偶然的机缘,他成为了国家电网的一员。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在自己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潜心于他所钟爱的文学创作,并且自觉地在他精心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把关注的目光放在社会生活的最底层,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在那些鲜活的生活里有着最丰富的艺术矿藏和最丰沛的文学营养。有了这样的认知,再加上他的刻苦和勤奋,从1991年在团中央主办的《农村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散文开始,迄今为止已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文学》《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以及《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华东电力报》《江苏电力报》《徐州日报》等20多家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讴歌时代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文学作品数百篇,近百万字。他的作品还获得过国家和省市级征文奖30余次,系徐州市作家协会、徐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邳州市作家协会的会员。多年的写作实践,不仅使周葆亮的写作风格渐渐成型并开始走向成熟,也锤炼了他坚毅的为人品格。他常常把:“扪着胸口办事,挺起腰杆做人,不屈权势,不畏邪恶,始终坚信时空之风雨烟尘只能埋掩一个人之躯体,却泯灭不了这个人的骨气”作为自己毕身做人或为文的格言。他的长篇小说《暖阳》应该说既是他在长篇文学作品创作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更是他践行自己人生格言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可喜的飞跃。

《暖阳》这部作品作为作者的长篇处女作,充分展示了作者厚实的生活功底和不俗的文字才情。在这部作品中,他用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学语言、简练畅达的架构、视野极其开阔的纵深,为我们了解和感知新中国建立后的两代国电人励志图新的开创精神和崭新人文风貌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文学范本。在这里,我不敢说这部作品填补了什么样的空白,至少可以说它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我们文学的百花园。我也算是阅读量比较大的了,但是我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很少阅读到能够深刻反映国电战线真实生活的文学作品,而反映最基层国电人平常生活的文学作品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缘于这些因素,我对这部作品就有着极大的关注。

《暖阳》从严格的意义上细分,还不单纯是一部励志作品,我觉得它更应该是一部行业题材作品。这部小说用了很大的篇幅为我们描述了国家电网基层员工前赴后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与时俱进的高尚情操,我以为这才是作者试图通过作品传达给我们的深层命意。我们从这一点上去理解,就不难在那洋洋洒洒的字里行间中去找寻到作者的创作路径和行文初衷了。

从艺术角度看,《暖阳》的结构不算复杂,线条还显得比较清晰单一。作品始终是以国家电网青年员工杨正奇和医生赵雪梅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来延展故事情节的。作品一开始就直奔这一主题。国电员工杨正奇的父母杨树齐和陈家英在那个火热年代里,因为一起唱革命样板戏而产生了由朦胧到具象的恋情,随后他们冲破了家庭的束缚最终结为伉俪,岂料天不遂人愿杨树齐遭遇突发的车祸而高位截瘫,只能终身与床为伴。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开篇一下子就牢牢地抓住了读者阅读的好奇心,也使得情节能够风生水起地演绎开来。陈家英这位老一辈的国电人与瘫痪了的丈夫相儒以沫30多年的可贵亲情,不仅感染着他们的后辈,也让我们读后潸然泪下极为震撼。在他们的儿子杨正奇的身上那股张扬的人间正气继续蔓延着,杨正奇这个东方电力大学的高材生,也是一个本性朴实、单纯的孩子。毕业后又回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工作,当他在公安干警的配合下开展窃电查处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压力,他的命运一下子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为了缓解生活的压力,他迫不得已地渴望回到了家里,向无怨地守候在父亲身旁的母亲讨教良策,途中恰好遇到了大四女学生赵雪梅被流氓欺辱,杨正奇义无反顾地出手相救,因此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他被安排到抢修班工作,在面临冰雪灾害袭击我国南部大半个国土,国家电网公司动员员工抗冰抢险的紧急关头,杨正奇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坚毅地出征了;抗冰抢险凯旋又踏上了奔赴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抗震救灾刚刚结束,杨正奇再一次出现在奥运保电的现场……。我们正是通过杨正奇身上所闪现出的这种可歌可泣的高尚品格和大义情怀,读出了作品中所书写出的新一代国家电网人那“四特”(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可贵的精神风貌。

在这部作品的主要情节架构上,作者紧紧地围绕着主人公杨正奇和他的伙伴们历次参加的关乎着国计民生的抗冰抢险、抗震救灾、奥运保电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着墨,非常深刻地揭示出了国电人乐于奉献,甘于献身的人文情怀,也为我们描摹了当代国家电网人在新时期里与时俱进、乐于奉献、顽强拼搏的生活画卷。我们在作者的笔下还看到,这种可贵的奉献精神与自私狭隘的激烈碰撞、浩然的人间正义与肮脏邪恶势力的殊死较量得到了完美的艺术呈现,这就使得该作品有着异常强烈的视角冲击力。作品中屡屡把人世间的真情,良善,美德与虚伪、恶行、丑陋的博弈渲染得鲜活而又灵动,让该小说的品相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韵致,也艺术地积聚起了一种相当感人的磁场。在作品中,我们还感受到国电人在日常细微的生活中,也会有着很多的纠结和困惑;杨正奇与赵雪梅之间那绵长的爱恋也让我们焦虑不安;流氓陈小皮露骨的卑鄙无耻;“菜鸟”那人见人厌的丑恶嘴脸等等,都让我们品味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正是这样一些形形色色的世相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展露,既强力地撑开了这部作品的艺术内涵,也使得其艺术感染力更加强烈。此外,《暖阳》还通过一些具体而浩大的群体行动来细腻地刻画了两代国电人对电力行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品以艺术虚构的写作手法,把举国上下所熟知的真实壮举果断地嵌入到作品的氛围中,这就从客观上增大了作品外延,让这群朴实无华的普通国电员工直楞楞地跃入读者的眼帘,让我们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不由得多了一份敬重。

在人物刻画上,作品还着力讴歌了陈家瑛的朴实无华,赵彭城的义气热肠,既有对爱的赞美,又有对阴险狡诈小人龌龊的揭露,还有对新时代人应该担当起社会责任的大声呼唤,对做人良知的深层次拷问。这种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也从客观上为我们呈现出国家电网员工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诚然,他们的故事并没有涉及惊天动地骇人听闻的大事,也不是生活中难以寻觅的奇趣。但是,他们这种平凡的故事后面却蕴涵着不平凡的人格魅力,作品在叙述故事的进程中,带着理性的思索,饱含着情感的锐利,不断开拓新的闪光点,在情节和细节的处理上,大胆进入到新领域尝试,既丰满了人物形象,也奠定了作品的高度。我们从作者的笔下能够感知,作者试图从全新的视角,挖掘全新的励志理念,诠释人物的命运转圜,试图从心灵深处去触及人物的灵魂,从而引发读者去融会贯通。

作者的思想境界决定着作品的高度和厚度。没有追求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奉献的人生是单薄的人生;没有高度的人生是荒废的人生。有追求,就要拥有爱心与责任。爱心与责任,始终是人性中最绚丽的色彩、始终是人们心底最崇高的感动;无私大爱,始终是支撑道德大厦的精神支柱,始终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新高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暖阳》的出版,给国家电网150多万员工将是一个极大的惊喜,这是用小说的形式创作的一部颇有行业特点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它将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让国家电网员工以“这一个”的艺术形象矗立在长篇小说的艺术之林。

作者以自己惯常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作为基本叙述手段,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艺术风格纯朴清新,情节结构和人物刻画都比较独到。要是按成熟作家的标准来考量的话,作者的语言在精炼与意趣上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细节的勾勒和对人物的塑造手段都还有一个完美的过程,当然这也是我们对他的新的期待了。

诚然如此,我们在这里仍然有必要特别地为周葆亮的长篇小说《暖阳》叫一声好。为了繁荣我们文学创作,有许多的人都默默地跋涉在文学创作这条荆棘遍地、坎坷崎岖的道路上,周葆亮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们的文学后继有人,也使得姹紫嫣红的文学百花园地更加的璀璨夺目。

周葆亮《暖阳》的成功出版,已经是他在文学路上迈出了异常坚实的一步,我们在为他的这种勤奋和可贵的探索献上我们最真诚祝愿的同时,也期待着他继续地努力,笔耕不辍,在更加夺目的高地上为我们展现出更加靓丽的风景。

作者简介

周葆亮,男,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已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新华日报》《华东电力报》《江苏电力报》《都市晨报》以及《北京文学》《当代文学选粹》等2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近百万字。荣获过《工人日报》《国家电网报》等国家、省市级征文奖30余次。系徐州市作家协会、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邳州市作家协会等会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