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胡克斯

中文名 贝尔·胡克斯
别名 贝尔·胡克斯
代表作品 《诗集:我从不哭泣》(1978)
出生日期 1952年9月25日
目录导航

简述

她以她的曾祖母的名字贝尔·胡克斯(Bell Blair Hooks)为笔名,并且写名字时不按通常的规则大写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目的之一是表明她与先辈女性的本质联系,之二是“中意的是我的书的内容,而不是谁写得书”。以小写名字来表明自我的不重要,她的这种与主流文化抗拒的姿态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也遭到很多质疑。

她的著作以对种族、性别、阶级和文化的关系分析著名。她已出版了三十多本书和许多学术和主流文章,参与了很多纪录片的拍摄,也是一个演讲者,在美国各地演讲。胡克斯主要通过一种后现代的角度来讨论种族,阶级,性别,教育,艺术,历史,性,大众媒介与女性主义。

早年生活

葛劳瑞亚·晋·沃特金,1952年9月25日在美国南方肯塔基州霍普金斯出生。她是七个孩子之一——六个姐妹,一个弟弟。她的父亲(Veodis Watkins)是一个清洁工,母亲(Rosa Bell Watkins)在白人家里当女佣。在她的童年里,她是一个忠实的读者。

她出生在一个全是黑人的社区里,中小学时代上的是全黑人学校。20世纪60年代末期,肯塔基州要求所有的学校都黑白混合。她离开小镇,到一个黑白混合的学校。对她来说,这是一个悲剧性的经历。

1973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学士学位,1976年在威斯康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3年在加州大学圣·克卢斯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影响

影响了胡克斯的作家包括非洲裔美国废奴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索琼纳·特鲁思(Sojourner Truth),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秘鲁神学家和心理学家弗罗姆(Erich Fromm),多米尼加牧师古斯塔沃·古铁雷斯(Gustavo Gutierrez),剧作家洛林·汉斯伯里( Lorraine Hansberry),高僧一行禅师,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圭亚那历史学家沃尔特·罗德尼(Walter Rodney),非洲裔黑人民族主义领袖马尔科姆X(Malcolm X),美国民权运动领袖小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书目

《诗集:我从不哭泣》(1978)

《我不是一个女人吗:黑人女性与女权主义》(1981)

《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1984)

《顶嘴:思考女权主义,思考黑色》(1989)

《渴望:种族、性别和文化政治》(1990)

《掰碎面包:起来反抗的黑人知识分子生活》(1991)

《黑人的样子:种族与再现》(1992)

《吃甜薯的姐妹们:黑人女性与自我发现》(1993)

《教导逾越边界:教育作为自由的实践》(1994)

Outlaw Culture: Resisting Representations (1994)

《不可接受的文化:抵抗再现》(1994)

《我心中的艺术:视觉的政治》(1995)

Killing Rage: Ending Racism (1995)

《胶片与真实:电影中的种族、性别和阶级》(1996)

《黑骨头:少女时代的回忆》(1996)

Wounds of Passion: A Writing Life (1997)

Happy to be Nappy (1999)

Remembered Rapture: The Writer at Work (1999)

《关于爱的一切:新视野》(2000)

《激情的政治:人人都能读懂的女权主义》(2000)

Justice: Childhood Love Lessons (2000).

Where We Stand: Class Matters (2000)

《拯救:黑人和爱》(2001)

Be Boy Buzz (2002)

Communion: The Female Search for Love (2002)

Homemade Love (2002)

《改变的意志:男人,男性气质和爱》(2003)

Rock My Soul: Black People and Self-esteem (2003)

Teaching Community: A Pedagogy of Hope (2003)

Skin Again (2004)

Space (2004)

《我们真酷:黑人男性与男性气质》(2004)

《灵魂的姐妹:女性、友谊和实现的满足》(2005)

《诗集:当天使谈论爱情》(2007)

《见证》(2006)

Grump Groan Growl (2008)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Practical Wisdom‘’ (201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