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本区生(第三批) |
本区生 (第二批-名额分配) |
非户籍生 (第三批) |
外区生 (第三批) |
2022 |
670 |
609 |
680 |
670 |
2021 |
642 |
599 |
650 |
644 |
2020 | 630 |
599 |
690 |
630 |
参考资料来源:[1]
年份 |
本区生(第三批) |
本区生 (第二批-名额分配) |
非户籍生 (第三批) |
外区生 (第三批) |
2022 |
670 |
609 |
680 |
670 |
2021 |
642 |
599 |
650 |
644 |
2020 | 630 |
599 |
690 |
630 |
张英:学校负责人,广东省督学,广州市党代表、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卓越中学校长、广州市教育家培养对象,番禺区督学、番禺区“禺山金才”、番禺高质量发展人才生态30条杰出产业人才区政府特殊津贴“名家计划”、番禺区名校长、番禺区骨干教师
李钜坤:副校长,广州市优秀教师、番禺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番禺好人、番禺区优秀教师
黄冬梅:副校长,广州市卓越中学校长、广州市积极心理学会理事、广州市骨干教师,番禺区教育督学
邱侃荣:副校长,第九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广东省优秀团干部,广州好人、广州市学生军训工作先进个人,番禺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番禺区急需紧缺人才、番禺区优秀教师[2]
1912年,举人何宝权将之改名为“何氏小学堂”,主要经费由留耕堂拨入。
1941年增设初中班,3年后增办高中,成为沙湾镇第一间完全中学,易名为“私立象贤中学”。
1945年学校取留耕堂内“象贤堂”之“象贤”为校名,改为“象贤中学”。
在无数次更改之后,1989年学校复名为“象贤中学”并沿用至今。近千年的文化滋养,百多年的风雨历程犹如一部清洁繁富、韵律优雅的史诗,在科举年月蹒跚,在文化新潮中定型,在新中国年代发展,在改革岁月中壮大,在新时代越级而上。
象贤中学建筑岭南书院特色鲜明,总面积101744平方米,绿化面积294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749平方米,学生宿舍用地面积21663平方米;有新老两个校区,高中三个年级,60个普通高中教学班,国际部三个年级3个班级。
学校风景图(8)
象贤中学新老校区和谐共融,集大气、灵气、雅气于一体。活动区与山峰互衬,宽阔灵动;生活区与饭堂比肩,错落有致;教学楼与实验楼相邻,气势恢弘。象贤中学不断提高教育装备水平,打造设施设备一流的高质量名校,为全体师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和学习环境,锻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品牌。
象贤中学有教学楼16幢,教师宿舍6幢,学生宿舍6幢,学生宿舍285间。专用场室141间,其中多媒体课室64间,辅导室16间,多媒体辅导室9间;艺术场室26间,多媒体艺术场室12间;心理辅导室2间,多媒体心理辅导室2间;实验室19间,多媒体实验室19间;计算机室9间;会议室3间;录播室2间;创客实验室1间。
象贤中学有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督学、广州市教育家培养对象、广州市卓越中学校长、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骨干教师、广州市名班主任、广州市骨干班主任及培养对象、番禺区名校长、禺山金才、番禺区急需紧缺人才、“名家计划”特殊津贴专家、番禺区名教师以及高级教师共计179人次,占比为81%。还有众多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等名牌大学毕业的青年优秀教师,让象贤这所番禺名校充满着巨大的潜力与活力。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学校
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全国名优学校
全国校园足球优秀学校
教育部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
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广东省绿色学校
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广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单位
广州市特色学校
广州市绿色学校
广州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广州市深度教学试点学校
广州市新课程新教材“双新”实施示范校
广州市德育示范学校
广州市智慧校园
广州市足球高水平团队校
广州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
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
广州市健康学校
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
广州市“扫黄打非”进校园示范点
番禺区文明校园
番禺区德育示范学校
番禺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试点学校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思维型课堂”入选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入库项目[1]
南粤文化的滋养,千年文明的熏陶,人文思想的融汇,铸就独特的“象贤文化”。象贤中学坚守“象贤砺业”的校训,在“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弘扬“推贤弘道”的教风、“见贤思齐”的学风,形成了“贤德雅行”的校风。推行“致于象,成于贤”的课程理念和“立于德,行于思”的课堂理念,象贤学子悟贤、齐贤、弘贤,弘扬雅德、雅言、雅行。
办学理念: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育人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贤人
校训:象贤砺业
校风:贤德雅行
教风:推贤弘道
学风:见贤思齐
“象贤文化”的课程理念:致于象,成于贤
“象贤文化”的课堂理念:立于德,行于思
“象贤文化”的核心素养:悟贤、齐贤、弘贤
象贤中学倡导“一生一体艺、一生一特长、一生一个性”,瀚章书香节、三杰体艺节、尚贤人文节、炳林科技节,活动异彩纷呈,贯穿一年四季。象贤学生崇贤扬善修艺,民乐、书法、绘画特色彰显,田径、足球、街舞卓荦不凡。二十多个精品学生社团,满足个性需求,促进多元发展。高中国际教育项目放眼世界,象贤学子既有家国情怀,又具国际视野。近年象贤中学高考成绩稳步增长,高中毕业班工作连续多年获市、区的一等奖。学校办学质量显著提高,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
象贤中学社团联合会,在校党委、校德育处、校团委、校学生会的指导下,以“创高质量社团,丰富校园文化,培养时代贤人”为建会宗旨,分为科技学术类、文艺体育类、理论学习类、公益服务类四大类。其中摄影社、主持人社、导赏社、街舞社、云创社、万物生社、混声合唱团、舞蹈社、民乐社、EI英研社等社团,屡次荣获广州市“双百工程”优秀社团、番禺区优秀社团等荣誉称号,多位社长被评为番禺区优秀社长,对应指导老师被评为番禺区优秀指导老师[1]。
社团活动(11)
何少霞:广东音乐“何氏三杰”之一
韦瀚章:著名词人、诗人、音乐家,中国歌词大师
何炳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的幕后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专家、中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的开创者[1]
春风化雨育桃李,励精图治谱新篇。象贤人将一如既往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凝心聚力提质增效,砥砺奋进育人不倦,用实干铸就佳绩,以佳绩擦亮品牌,以高质量发展的象贤教育,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