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晋淮

吴晋淮

中文名 吴晋淮
代表作品 关仔岭之恋、暗淡的月、可爱的花蕊
性别
出生日期 1916年6月8日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吴晋淮,一九一六年生于台南县柳营乡,父亲吴班是一位笃实的农人,勤俭立家贷地为业,终成一方之富。吴晋淮从小就喜欢音乐,一九二八年从柳营国小毕业后,一直希望能到日本学习音乐,由于年纪太小遭家人反对,可是小小年纪的他却相当坚持自己要走的道路,暗中与好友郭清泉暗中拟好计划,带著三百元,两个小勇士就天不怕地不怕地登船,朝向日本航行而去。

求学路

一九二八年,正是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的第五年,这场大地震让日本陷入不景气的困境,因此,当吴晋淮和郭清泉怀抱「朝圣」的心情搭船来到日本,在横滨登陆,抵达东京,看到一副百废待举的景象,让他们满怀的青春美梦随之破碎,更糟糕的是,才学过六年的「国语」[日本语],根本派不上用场,两个语言不是很通的十三岁小毛头,想在社会景况不佳的日本生存下去,绝非易事,就在两人走投无路之际,偶遇一位在明治大学留学的远房亲戚,在这名亲戚的协助下,两人才得以于一九二九年进入东京立教中学就读。

一九三一年,就读东京立教中学三年级的吴晋淮,突然间迷上了古典吉他,中学毕业后,因二哥吴进益在日本行医,对吴晋淮抱著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也能学医,除教导他一些打针、配药的技术和知识外,还安排他到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院读书,但因对音乐的热爱,一九三三年吴晋淮瞒著家人,转入日本歌谣学院主修歌谣理论、和声学、对位学等,奠定他日后创作词曲的根基。进入日本歌谣学院就读,对吴晋淮来说是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在这里他认识日本歌谣界的代表性人物——古贺正男。

古贺正男是日本昭和时期的流行歌作曲家,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古贺流」曲调,风靡全日本,古贺曲调能受到日本群众喜爱的原因,除用当时尚称稀奇的吉他伴奏,较能深入表达感情外,古贺的曲调能够反映三十年代日本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安与旁徨,使得许多急于寻找心灵寄托的日本人,藉他的歌来抒发心中的苦闷,就这样,古贺正男在二次大战后,成为日本歌谣作曲界的权威。吴晋淮在日本歌谣学院就读期间,院长是知名作曲家大村能章,吉他指导教授是古贺正男,在古贺正男指导下,受益匪浅,加以吴晋淮承袭了古贺曲风的特点——庶民性强,所作的曲子都具有高度的亲和力,深刻描写小市民的情感,说出他们的心声,因此大受欢迎。吴晋淮也从古贺正男那里,学得一手精湛的吉他技法,在他后来和日籍友人所组的「拉丁三人组合唱团」,也是以吉他伴奏,红遍日本,由此可知,吴晋淮受古贺正男的影响相当深远。

一九三三年,吴晋淮就读日本歌谣学院的第一年,趁学期结束的空档,他第一次回到台南老家,当时他并没有准备要当歌星,但闲来无事还是喜欢到自家的菜园子练唱,在那个风气未开的社会,唱歌实在称不上是一种「正事」;哪有一个大男人没病没痛的每天不务正业,整天只会在菜园子里「啊………」。因此,他每天练唱的事,竟被佃农拿来当成教育小孩的「教材」,他们常骂小孩说:「你若不『读册』,就会像隔壁的吴阿舍[吴晋淮]同款,只会在菜园里啊………啊………被取笑。」只是这些佃农怎麼样也没想到,唱歌也会「出头天」。

吴晋淮就读歌谣学院那几年,日本的歌舞伎场陆续开场。一九三四年九月,第一次东宝名人会在东京东宝小剧场举行,那一场演出,带给吴晋淮无比的震憾;他告诉自己,将来也要在东宝名人会出现。这样的心愿,促使他在歌谣学院就读的五年期间,从不放弃能上台表演的机会。

人物经历

一九三八年,吴晋淮从日本歌谣学院毕业后的第一年,他正式展开演唱生涯,以「矢口幸男」为艺名登台演唱,所到之处都受到观众的喜爱,他的老师古贺正男、服部良一都对他赞不绝口并寄以厚望。就在他想大展鸿图之际,大东亚战争的爆发,中断他的演唱生涯。他被动员到「中岛飞机制造会社」制造飞机,他的任务是帮忙拿钳子等工具给机械师傅,然而战争的无情,却像恶梦一样接踵而来,有一次,中岛机场遭受炸弹攻击,猛烈的爆炸后,他发现周遭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同伴都不幸丧命,劫后余生,却让他在晚年每次提及此事,仍心有余悸。然而最糟糕的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局势里,吴晋淮也流离失所,东奔西跑四处逃难,身上所有的证件都遗失了,想到自已生死难以预卜的命运,甚至此生将无法再见到台湾的父母亲人,每思及此,都让「少小离家」的他,心中有著难以言喻的酸楚。

一九五六年,大量的日本歌曲一波波地送到台湾,配上台湾闽南语歌词,这股怀日风潮,让这些混血歌深受台湾人民喜爱,如《黄昏的故乡》、《孤女的愿望》、《可怜恋花再会吧》、《悲情的城市》等。这一年,也是吴晋淮最感伤的一年,家乡捎来信息:他的母亲过世了。但他却因在战乱中遗失所有的证件,而无法回国奔丧,这也成了他一辈子难以释怀的痛。却也因此让他产生强烈的回乡意愿,一九五七年,他重新申请办理证件,终于如愿回到久违二十四年的故乡——台湾。

艺术生涯

回到日夜思念的土地,一九五七年吴晋淮和友人到南部的观光胜地关仔岭旅游,在他们下榻的旅馆,有一位年轻的服务生对他特别照顾,让他感到一丝「阿娘呀对阮有情意」的浪漫情怀,于是谱下轰动一时的《关仔岭之恋》。吴晋淮的侄子陈行昌表示,一九五七年时,他就读高中二年级,吴晋淮是他的舅舅,当年吴晋淮从日本返台后曾到盐水家中拜访,那天和舅舅一起出游的是舅舅一位服务于警界的朋友许明水,陈行昌就跟著他们一起到关仔岭旅游。陈行昌忆述,当时正值春天的关仔岭景色浑然天成,他们住宿的关仔岭旅社虽然老旧,但开窗即可欣赏鸟语花香,心情极佳的吴晋淮拿起吉他拨弄,当时台湾闽南语极佳的他就写下《关仔岭之恋》的歌词,吴晋淮利用那一天一夜的旅程谱曲,歌词中的碧云寺是他们的旅游点之一。

歌曲完成后,家境颇优的陈行昌;父亲是校长,母亲曾连任多届县议员,相当反对他从事歌曲创作,所以不准他挂名作词,吴晋淮只好将作词挂同行友人许明水的姓,另取正照的笔名,这首歌在发表后红遍歌坛,但作词者一直挂著「许正照」这个名字,直到一九九六年,台南县政府在柳营乡尖山埤水库风景区为吴晋淮塑立铜像,雕像揭幕典礼时,陈行昌才向外界说出这段缘由。同年,吴晋淮和名作词家叶俊麟合作写出《暗淡的月》,再度造成轰动。

歌曲曲折

其实,这首《不想伊》吴晋淮原本是要写给黄乙玲唱的,一九八三年间,杨登魁到北投应酬,看到黄乙玲在北投唱歌,杨登魁看黄乙玲不大不小的,大概十五、六岁,歌声却非常响亮,就请黄乙玲到高雄蓝宝石歌厅驻唱,一方面也计划帮她出唱片,找人作曲,辗转找到吴晋淮,正巧吴晋淮刚完成《不想伊》,虽然他当时也很想卖这首歌,但在对自我作品品质严格的要求下,他希望能先听听歌者的音质,是否能表达这首歌的意境,就找黄乙玲来唱唱看,就在双方洽谈发片事宜时,有意帮黄乙玲出唱片的杨登魁因案入狱,才使这首歌流入田园唱片,原本负债累累的田园唱片因为发行这片专辑,不但还清所有的债务,还赚了钱,移民到国外,成为唱片界最曲折的一段新闻。

学徒继承

歌星之途流于幻影的黄乙玲,虽然没成为《不想伊》的主唱者,却因此与吴晋淮认识,那是一九八四年的事,已六十八岁的吴晋淮很想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栽培几个可造之材,这与他早年教学生是为了生计有很大的不同,于是,那卡西出身的黄乙玲成了他的入门弟子。由于黄乙玲是由那卡西出身的歌手,唱歌时就有那种「豁」出去的感觉,吴晋淮花了相当多时间,很有耐心地指导她,还很认真的帮她找唱片公司。

但是处于尴尬年龄的黄乙玲,不大不小的,实在很难建立「形象」,吴晋淮夫妻帮她推荐过不少唱片公司,但都没有回应,最后吴晋淮透过关系,找到歌林唱片,经过不断的开会、评估,后来歌林唱片认为以吴晋淮在歌坛的知名度所栽培出来的学生,水准不会太差,因此,黄乙玲就开始在歌林唱片男女对唱的「 X先生与Y小姐」录音带中出现,黄乙玲就是「 Y小姐」,而「 X先生」就是陈国德,陈国德也是吴晋淮的学生,他几乎和黄乙玲同一时期拜吴晋淮为师,当时陈国德已经三十多岁,但始终无法忘情于歌唱,一心想当歌星,吴晋淮看他的外型和年龄,并不符合当时歌坛的风格,就鼓励他朝向写歌词发展,没想到,竟因此让他声名大噪,这首由陈国德作词,吴晋淮谱曲的《讲什麼山盟海誓》,不但捧红了黄乙玲,也改变了她的一生,这首歌的销售成绩让许多唱片界的专家跌破眼镜,歌林唱片还因此送了一张白金唱片给吴晋淮,对他的苦心栽培给予最大的肯定。

病终

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二日,吴晋淮因急性肺炎住进淡水马偕医院,同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五岁。在他过世五年后,台南县政府在柳营乡尖山埤水库风景区为他塑立铜像,是少数被塑立铜像的本土音乐家之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