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

出处 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
中文名 不可思议
注音 ㄅㄨˋㄎㄜˇㄙㄧˋ
反义词 一目了然、洞若观火、通俗易懂
目录导航

成语释义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成语出处

来源出处

《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3]

成语故事

北魏统治集团尊崇佛教,王公贵族,争相建寺,洛阳佛教盛极一时。当时,洛阳的佛寺多达1367座,被誉为“佛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永宁寺。

永宁寺是当时洛阳佛寺中的“大哥大”,它是北魏灵太后在公元516年建的。建它的人身份尊贵不说,选址也是洛阳的“黄金地段”:“其寺东有太尉府,西对永康里(当时洛阳的繁华区),南界昭云曹(现在的宗教局),北邻御史台。”据说这个地段是三国魏国大将军曹爽的故宅。

当时,永宁寺的规模在所有寺庙中是最大的,装修也最豪华,它有两处雄伟建筑:一是永宁寺塔,塔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顶,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塔身塔顶合约244米),放到现在,也是超高建筑了;此外,永宁寺塔每层挂有金铃,风过后,叮当作响,十里外都能听到,每层还有四面墙,每面墙有三门六窗,门都刷了红漆,上面有五行金钉。其二是佛殿,形如太极,中间有个一丈八高的金像,此外还有绣珠像、金织像、玉像等,“外国所献经像,皆在此寺”。不仅如此,整个寺院光僧房就有一千多间,均雕梁粉壁,华丽得一塌糊涂。

杨炫之是北平(河北省满城)人,曾担任过期城郡太守一职。公元547年,杨炫之行经洛阳时,正值洛阳战后不久,目睹贵族王公耗费巨资所建之佛寺已多成废墟,他深有感慨,便著《洛阳伽蓝记》一书,记录洛阳及城郊诸大寺之建寺缘起及建筑结构等。

在这本书中,杨炫之回忆说,当时永宁寺建成之后,皇帝和太后一起登楼,“视宫中如掌内,临京师若家庭”。后来,杨炫之也曾登塔观望,这塔太高了,感觉云雨都在脚下,他顿时惊叹:“佛事精妙,不可思议。”

成语应用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人或物

示例

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 ◎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3]

1、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

《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慧远 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方等深教,不可思议,传之东土,惟尔之力。”

明 宋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文句引》:“其神功浩浩乎不可思议,是以历代宝之。”

《云笈七签》卷九四:“思虑所不达,行用所无阶者,则叹不可思议。”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稽首拈香,无极大道,不可思议功德。”

2、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闻一多 《端节的历史教育》:“那时的人在自然势力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 杜大心 底瘦削的面容,在月光下,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美丽。”[4] 

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不可思议[3]

成语辨析

近义词

不可捉摸、神乎其神、玄而又玄

反义词

一目了然、洞若观火、通俗易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