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研究》:山东社会科学院齐鲁文化研究丛书,由齐鲁书社出版。《齐鲁文化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第四,厚鲁薄齐,扶鲁抑齐。周天子在封给诸侯王的封地时,并不是随便分封的,而是经过周密考虑的。他把土质条件优越的地方分封给自己的姬姓兄弟,而把土质条件低劣的地方分封给异姓姜太公。正如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姬姓所封诸国,多在古黄土层,或冲积地带,就当时农业生产而论,是最好或较好之土地。”①周公所分封的鲁地就是这样,地势平坦,土质十分肥沃,得天独厚,极适宜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分封给姜太公的齐地则完全不同。齐地及其周围地区,近渤海,“地溻卤,人民寡”②,在当时是不生五谷的草莱之地。《汉书•地理志》云:“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汉书•食货志》注引晋灼日:“舄卤之田,不生五谷也。”《盐铁论•轻重》亦云:“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上述记载,都足证初封给姜太公的齐地,土质条件极差,绝非今日小麦丰产区的淄潍平原的样子。由此可知,在封地问题上,周天子并没有一视同仁,而是明显地厚鲁而薄齐。
不仅如此,在政治上,周天子又采取了以鲁抑齐的方针。周天子将姜太公封于齐,表面上看,是对姜太公的器重,让姜太公驻守东夷战略重镇营丘,但实际上是存有戒心的。这从同时把自己的最能干的亲弟弟周公旦封之于离齐地不远的鲁地曲阜便可清楚地看出。周天子让自己的姬姓子孙占据鲁地,又离齐地相距不远,既可起到巩固周对东方夷人统治的作用,又可对异姓的姜齐起着监视、抑制的作用。
逄振镐先生生前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来院,2003年病故。逄先生多年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三个“相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以考古资料为依据;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结合,以物质文化为依据;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以微观研究为依据)的研究方法,发奋拼搏,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在东夷文化、山东古国与姓氏、齐鲁文化、秦汉经济史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近百篇,约200多万字,并主编《山东经济史》、《东夷古国史研究》(第1、2辑)、《孙子与齐文化》等学术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学界同仁的称许。
近年来,历史研究所由刘大可同志负责组织协调,吕世忠同志将逄振镐先生散见于各处的有关研究齐文化、鲁文化的论文搜集整理,汇编成册,共收入32篇(其中13篇未发表),40余万字,取名《齐鲁文化研究》。经院领导研究批准,决定纳入山东社会科学院齐鲁文化研究丛书,由齐鲁书社出版。所收论文基本保留了原貌。
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推动齐鲁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序
略论东夷文化的基本特点——齐、鲁文化的共同基础
齐、鲁两国建国方针之比较研究——兼论对孔子的基本评价
先秦齐国经济发展研究——论齐国富民强国之路
先秦齐国手工业经济经营管理制度
“丝绸之路”与山东的丝织业——“丝路”探源
关于齐鲁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春秋《经》《传》“尊夏卑夷”“尊鲁卑齐”政治思想文化体系——齐、鲁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社会的孔子与孔子社会
管、孔思想比较研究
齐、鲁两国历史发展基本事实之比较研究——兼论齐、鲁文化的性质问题
齐、鲁两国故都文化比较研究
齐、鲁文化体系比较
齐、鲁文化性质比较研究
关于齐鲁文化的先进性与保守性问题
关于齐、鲁文化“融合”问题
论齐文化的改革、开放、民主精神
论《管子》法治思想特点
《公羊传》与齐文化
范蠡治国思想与齐文化
论东夷齐地军事理论思想体系的形成
太公兵书考
太公权谋思想论
孙武里籍刍议
孙氏武、膑《兵法》概论
孙氏武、膑《兵法》与齐文化
诸葛亮军事政治思想渊源雏论
东夷原始医学试论
试论扁鹊
从舜《韶》到齐《韶》——齐乐探源
先秦齐国人才辈出原因探析
齐文化与现代社会文明
齐、鲁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
后记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地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后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思想理论精髓的形成、发展期,是一个呼唤历史文化巨人且历史文化巨人辈出的伟大时代。这些历史文化巨人基本都集中于当时的齐鲁两国,其思想理论成果不仅全面总结继承了此前三千年中国社会的文明文化成就,而且成为此后二千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源头。从这个意义上说,齐鲁文化虽然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在齐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主体出自于齐鲁文化。加强对齐鲁文化的研究,对于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其特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走向和发展规律,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思想学术界历来十分重视对齐鲁文化的研究。所谓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贯穿于春秋战国和秦以来的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但是,将齐鲁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来进行研究,则是始自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十余年来,齐鲁文化研究日趋深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