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是中国排球协会和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的全国惟一的、权威性的排球专刊。创刊十多年来,《中国排球》坚持独家、权威、全面的报道风格,专家评说国内外重大赛事,真情细腻地描写明星、宿将的生活,长镜头模式扫描国际排坛的最新动态,广角镜手法捕捉国内排坛的变化,并以精美的图片再现排坛风采,向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展示一幅色彩斑斓的排球风情画,新成立的“球迷俱乐部”更是一块读者参与的排球乐园。
·《中国排球》目前已开设“赛场风云”、“联赛纵横”、“明星风采”、“国际排坛”、“世界之窗”、“沙滩风情画”等栏目,全面报道世界排坛发生的最新事件和风云人物;而“专家论坛”、“众议院”则将世界排球技战术的最新发展送到你的面前;“球迷之苑”、“交友驿站”、“心志参与”等栏目是你和全国各地的排球爱好者共同探讨、交流和表达自己对中国排球发展的意见、看法和心声的天地,《中国排球》球迷俱乐部则更是将有志于中国排球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中国排球》是1999和2000年期刊协会指定赠送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刊物。
·《中国排球》单月十五日出版。
中国女子排球队隶属于中国排球队,是近代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曾在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并又在2003年和2004年两度夺冠,共七度成为世界冠军(或奥运冠军)。
早在民国时代,排球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发展,不过当时最主流的是9人排球。
20世纪50年代,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那时的排球强国是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而当年的国际比赛主要是6人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
排球,9人排球为主流的中国,便需要重新学习6人排球的规则、战略和比赛方法。 中华全国体育会便积极安排男女排球运动员到东欧等地参加排球比赛,藉以吸收经验,经过一系列的友谊赛,中国男女排球运动员开始掌握6人排球的比赛方法。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正式成立,张之槐先生出任主席,更在1954年成为国际排联(FIVB)的正式会员。其后,中国排球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排协)获发邀请参加1956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排球锦标赛(男子第3届、女子第二届)。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1956年曾派女队在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这次比赛中,中国女排先后击败奥地利、荷兰和联邦德国等女排队伍,获得第6名。
碍于亚洲人身型和力量一般不及欧洲人和美洲人,中国女排的战略以快为主,凭着“前后交叉”和“快慢掩护”等战略在第二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成绩。
50年代后期,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出“勾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等技术,接着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亦开始在全运会和中国排球联赛等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60年代,一股亚洲女排新势力正挑战着苏联女排的皇者地位,这股势力就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由大松博文的教导下,在1960年的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仅败于卫冕的苏联女排夺得亚军,却接连在的两年后的第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的决赛中击败该宿敌夺标,日本女排更在1960年后曾创下118场国际赛连胜纪录,震惊世界。“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于是中国排协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
虽然男女子排球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可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会籍,故中国女排无缘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
1974年,中国女排在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第14名。及至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重组后中国女排国家队,不久就先后参加三项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1977年的第2届世界杯、1978年的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分别获得第4名、第6名和亚军,这样的成绩不但没有令中国女排气馁,反而增强了女排成为亚洲盟主的信心。
中国女排终于在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有所突破,她们在决赛以盘数3比1,击败当时的亚洲和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
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受西方国家抵制,原本能够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便失去一次参赛机会。 所以,1981年的第三届世界杯正好为世界八支女子排球劲旅提供互相切磋的机会。 当时,除中国外,日本、苏联、美国等亦是夺标热门。
三连冠
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在80年代开始腾飞。
1981年,第3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7轮28场比赛,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运动﹙足球、篮球、排球﹚队伍中的首个世界冠军。袁伟民、孙晋芳、郎平等分获最佳教练、二传和优秀球员等奖项。 是次比赛,最经典的一场是对苏联女排赢盘数3比0(局分为15-4, 16-14, 15-0),末局更令对手不能拿到一分,
1984年奥运会中国队击败美国队成为冠军
这个战果刚好是1978年第8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苏联女排击败中国女排的比分。
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初赛对美国队曾以盘数零比三落败,更一度陷入出线危机,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结果中国女排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中国女排接连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匈牙利、古巴、苏联和澳大利亚等球队之后,夺得半决赛席位。在半决赛中,中国女排又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昔日劲旅日本,而劲敌美国队则意外地被东道主秘鲁队淘汰。 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尽管在1983年的亚洲锦标赛决赛败于日本,进入调整期的中国女排仍是洛杉矶奥运会的夺标热门。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虽然中国女排又在分组赛被宿敌美国队击败,其后却越战越勇,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报却分组赛一败之仇,并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五连冠
接着两年,中国女排又获得了1985年第4届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
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中国女排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开始青黄不接,早一辈的名将如郎平和梁艳等早已相继退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败于该届盟主苏联女排,最后只获得铜牌。 中国女排在1989年的第5届世界杯和1990年的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卫冕失败,决赛分别负于古巴和苏联而获得亚军。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巫丹的禁药事件让胡进所带领的中国女排只获得第7名。1994年,在巴西举行的1994年第1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更滑落至第8名,第7名争夺战中更败于宿敌日本女排。在广岛亚运会中更在决赛败于韩国女排而卫冕失败,中国女排陷入低潮。
1995年,名将郎平被中国排协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率领中国女排走出历史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但她始终未能带领球队重夺得世界冠军,故她于1998年宣布辞职。
在90年代,中国女排虽然出现了不少优秀球员,如副攻的赖亚文和吴咏梅、主攻的许新、孙玥和王丽娜、接应二传的邱爱华等,却只曾在1990-1998年期间的四次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世界杯、世界女排锦标赛、奥运会)中屈居亚军,那年代正值古巴女排创造八连冠的超强王朝。
2000年在教练胡进带领下的,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在止步八强,中国女排兵败后,中国排协便委任在中国女排队中曾担任20多年陪练员的陈忠和先生担任主教练。
2001年,陈忠和决心重用新人,除了逐步淘汰上一代女排名将,更提拔了不少潜质新人如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赵蕊蕊等,结果,中国女排在陈忠和教练领导下,在日本夺得世界大赛冠军,这是中国女排十多年来夺得的世界级正式大赛冠军。 不过由于世界大冠军杯属洲际杯性质,传统地位难与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相提并论,故在国内没有造成太大回响。
另外,中国女排亦接连在2001年和2002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周进入最后决赛,分别败于美国队和俄罗斯队而无缘冠军。
2002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赛中,中国女排利用走线策略,在两轮分组赛中分别输给实力明显较自己较弱的希腊女排和韩国女排,以确保在赛事中尽量避开两大劲敌:意大利女排和俄罗斯女排。 最终虽然中国女排达到了赛前所期望的前四位成绩,但却受了国内(不满女排打假的观众)和国外(巴西女排和荷兰女排)一片指责,陈忠和教练一度受到下台压力。 不过在10天后举行的釜山亚运会,中国女排又获得冠军,陈忠和教练地位得以确保。
2003年是中国女排丰收的一年,接连夺得瑞士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亚洲女排锦标赛等几个国际赛事冠军。 一时间,国人憧憬中国女排可以重夺世界冠军,终于在11月于日本举行的第9届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姿态勇夺冠军,一骚17年之痒。 国内又重现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热潮,女排精神一词又再度被提起。 中国女排亦因此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中央电视台亦制作特备节目走过17年以庆祝中国女排重夺世界冠军。
雅典奥运会在2004年举行,国人期待中国女排可重夺失落了20年的奥运金牌。 事实上,中国女排赛前的状态并没有在2003年时那样大熟大勇,身高1.97米、为中国女排夺得2003年女排世界杯的主力功臣赵蕊蕊因在一次练习中受伤而缺阵了半年,中国女排亦在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宣告卫冕失败。
奥运会女排赛赛前,陈忠和教练亦表明现今世界各国女排实力十分接近,未敢轻言中国女排能够夺标而回,首战对美国女排赛事中战成盘数1:1后不久,赵蕊蕊便因右脚伤退出比赛,更令中国女排夺冠之路蒙上阴影。
不过中国女排在其后比赛中却越战越勇,最后杀入了奥运女排决赛,对手正是在03年世界杯未能参赛的俄罗斯女排,中国女排在首两盘比赛中落后,但最终惊天逆转的反胜对手盘数3:2(28-30,25-27,25-20,25-23,15-12),在奥运女排赛事中折桂,并实现了女排两连冠,中国女排亦因此再度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名单具体阵容是:主攻手6人:杨昊(3号)、王一梅(1号)、李娟(11号)、张越红(8号)、惠若琪(19号)、赵燕妮(14号);副攻手五人:赵蕊蕊(9号)、薛明(10号)、马蕴雯(17号)、徐云丽(6号)、陈瑶(13号);二传手3人:冯坤(2号)、宋妮娜(12号)、魏秋月(5号);接应3人:周苏红(7号)、刘亚男(4号)、李珊(18号);自由人2人:张娴(15号)、张娜(16号)。其中张越红、宋妮娜、陈瑶、李珊、张娜五人暂时不参加集训。排管中心要求她们保持状态,随时待命。
北京奥运会参赛的12名队员是:二传:冯坤(2号)、魏秋月(5号);主攻:杨昊(3号)、王一梅(1号)、李娟(11号);副攻:赵蕊蕊(9号)、薛明(10号)、马蕴雯(17号)、徐云丽(6号);接应:周苏红(7号)、刘亚男(4号);自由人:张娜(16号)。
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赛程及比分
2008年8月9日(六) 20:00 中国3:0委内瑞拉(小组赛)
2008年8月11日(一) 20:00 中国3:0波兰(小组赛)
2008年8月13日(三) 20:00 中国2:3古巴(小组赛)
2008年8月15日(五) 20:00 中国2:3美国(小组赛)
2008年8月17日(日) 20:00 中国3:0日本(小组赛)
2008年8月19日(二) 20:00 中国3:0俄罗斯(1/4决赛)
2008年8月21日(四)20:00中国0:3巴西(半决赛)
2008年8月23日(六)12:30 中国3:1古巴(季军赛)
女排队员
2008年8月23日,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女排比赛的争夺。中国女排在季军争夺战中,发挥出色,以3:1力克老牌劲旅古巴队,摘得铜牌。赛后,主教练陈忠和泪洒赛场。
2009年
2009年3月,陈忠和结束了8年的国家队教练生涯,并由国青队的蔡斌执教。据报,蔡斌在执教国青队时,其成员包括王一梅、薛明、马蕴雯、魏秋月、李娟以及徐云丽,均为他的弟子,加上他在掌管国青队的10年内,先后两度取得亚军和季军,故能成为新一任的女排教练。
2009年6月,新一届的中国女排在中国国内举行的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漯河站和昆山站上连获两个冠军,为新女排的出征世界大赛打响头炮。但在接下来在瑞士举行的瑞士女排精英赛上,她们却接连在小组赛和半决赛上以0:3的大比分输给了巴西和意大利,最后获得第三名。在紧接着举行的2009 意大利女排四国邀请赛上居然在小组赛和半决赛两负弱旅日本队,最后获得第三名。其后在2009年度的世界女排大奖赛的三站分站赛上,这支年轻的队伍以9战7胜2负的成绩(于澳门站2:3负于巴西女排;在香港站2:3负于波兰女排)获得在日本举行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资格。
2009年3月23日蔡斌正式入主中国国家女排。
2009年9月13日蔡斌率领中国女排国家队在亚锦赛上荣获亚军(决赛输给泰国)创造了记录。
在蔡斌接手中国女排时,排协谈到两个重点,亚锦赛是唯一有明确任务的,那就是夺冠;而大冠军杯是2009年中国女排最重要的赛事。现在可好,亚锦赛阴沟翻船,冠军承诺无法兑现;而大冠军杯干脆连参赛资格都没有。这也就意味着,2009赛季中国女排再也没有世界大赛的锻炼机会,只剩下一个堪称鸡肋的东亚运动会。 蔡斌瑞士精英赛不敌意大利二队无缘决赛创五年来最差战绩;意大利四国赛三天两负日本更是史无前例的耻辱;大奖赛总决赛获得第五平历史最差;亚锦赛建队以来首负泰国丢掉金牌,再次书写尴尬纪录。此番连大冠军杯的资格都没有捞到,又是空前的失败!蔡斌上任仅仅半年时间,就屡屡打破一项项不光彩的纪录。
2010年
2010年3月25日,原天津队主教练王宝泉接替蔡斌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2010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上率领中国队获得冠军,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在上任后第一个赛季就夺得该项冠军的教练。
2010年9月2日排管中心宣布“因病辞职”。
2010年9月2日,排管中心正式宣布批准王宝泉因身体原因辞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此后,又宣布任命俞觉敏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2010年带领中国女排夺得广州亚运会冠军和女排亚洲杯冠军
2011年
2011年带领中国女排夺得瑞士女排精英赛季军、俄罗斯女排总统杯冠军(亚军:巴西队,季军:俄罗斯队) 2011年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2011年世界杯带领中国女排收官战中直落三局横扫欧洲亚军德国以11战8胜3负积26分的成绩斩获季军如愿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
2012年
2012年,俞觉敏带领中国女排在6月底举行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以1胜4负的成绩排名第五,分别以1:3负于巴西;1:3负于土耳其;2:3负于泰国;0:3负于美国。[1]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深陷所谓的“死亡之组”,同组对手有北京奥运会冠亚军巴西队和美国队,另外还有今年欧洲区预选赛冠军土耳其队,新科欧锦赛冠军塞尔维亚队,最后还有亚洲老对手韩国队。可谓是每场都是硬仗,面临小组即遭淘汰的危险。然而,中国女排分别以3:1战胜塞尔维亚和土耳其,0:3负于美国,2:3负于巴西,3:2战胜韩国。最终以三胜两负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二,顺利从“死亡之组”中杀出重围进入八强。
然而,到了14决赛,中国女排却意外输给了在奥运赛场上从未输过的日本队,无缘四强,最终名列第五。[2]
2012年9月16日,女排亚洲杯落幕,中国队在决赛中苦战四局以1:3不敌泰国女排卫冕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