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超越文化
作 者:(美)爱德华·霍尔 著,何道宽 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1
版 次:1
页 数:270
字 数:229000
印刷时间:2010-11-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301178713
包 装:平装
20971491
中译本第二版序
中译本第一版序
导论
第一章 文化之悖论
第二章 作为延伸的人
第三章 文化的一致性与生活
第四章 隐蔽的文化
第五章 节律与人体动作
第六章 语境与意义
第七章 高语境与低语境
第八章 语境为何重要?
第九章 情景:文化的积木块
第十章 行为链
第十一章 隐性文化与行为链
第十二章 表象与记忆
《超越文化》是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翻译版)
谁也不喜欢抛弃老框框(stereotypes)。但有人对国内的情况驾轻就熟,甚至是专家型的人才,如果你要他们承认对当地文化一窍不通,实在令他们大多数人难以容忍。我职业生涯里的大段时光花在文化行为的互译工作上。现在我知道,译解文化行为是一回事,让人相信我的译解却是另一回事。迄今为止,要克服个人文化控制系统中那种花岗岩一样的顽固,只有两种部分有效的办法。一是在外国待一辈子,天天与外国文化厮守。另一种是接受一种涵盖面很广的、精心设计的培训计划,包括语言和文化的培训计划。这样的训练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人的神经系统是根据负反馈原理组织的。换言之,整个神经系统的运转顺利而自然;唯有在输入的信号偏离常规时,控制系统才有意识地调动起来。由此可见,在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意识不到管束行为的模式和参照信号,个体的人是这样,集体的人亦是如此。
2.终其一生,人们的大多数时光主要是用来处理输入的信息(这一事实与流行的观念刚好相反)。
3.个人范式的实际情况和结构,只能一点一滴、支离破碎地被自己意识到,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能为自己察觉。一般地说,只有在面对外国文化、试图维持恒稳的输人信息却又反复受挫、败下阵来以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范式。
4.解读熟悉的亲友的行为很容易,就像是不必借用脑子里的什么地图就能跨越烂熟于胸的地区,就像是在文字发明之前就能轻松自如地说话一样。人不需要文字就能说话,不需要对口语规则的技术性知觉就能说话。然而,从活生生的文化行为中抽象出过去不存在的规则,却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艰难任务,这一智力成就可以与化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上的伟大成就相媲美。
20余年后有幸重译《无声的语言》和《超越文化》,感慨万千。
《无声的语言》开辟了跨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构建了前无古人的文化理论,创建了崭新的文化分析方法论,纸短意长,举重若轻,但读者至今叫苦不迭。但愿我的序能成为解读他博大精深思想的钥匙。
《无声的语言》和《超越文化》成书的时间相隔10余年,这次重译,理应按照其问世顺序,先译《无声的语言》。只是因为《无声的语言》手稿遗失,而《超越文化》的旧译本仍在珍藏,所以就先译《超越》,后译《无声》。但为了更好地吃透两本书,使两本书能互相呼应,所以等到两本书都杀青以后才写序跋,且序跋的顺序为原著成书顺序。
我们行为处指南念度由文化决定,自己对此却浑然不觉;这些态度塑造我们的思想、感情、交流与行为……霍尔阐述了人们视之为理所当然的语言模式、身体节律、精神动力、教育目标……他的许多思想见人之所未见,精辟深刻……细心的读者必然获益匪浅,定能以全新的方式去审视自己,看待他人。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Eeekly)
本书精心打造,常有引人入胜的文字,反映了霍尔博士20多年来的心得。他深入原始民族做田野调查,在若干大学执教,为国务院培训出同人员。在《超越文化》里,他对令人困惑的跨文化交流失误进行分析,构建了独特的文化分析体系。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作者:(美国)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 译者:何道宽
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1914-2009),跨文化传播(交际)学的奠基人,研究领域广泛,是闻名遐迩的人类学家、文化学家、心理分析专家、政府和企业界的高级顺问。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对原始民族和现代民族、尔西文化都有实地的考察和深刻的体验。他是理论实践并重、书斋田野兼顾、学者顾问合一的多学科的横向人才和怪杰。霍尔一生敏于创新,勤于笔耕,著述甚丰,著有《无声的语言》、《隐藏的一维》、《超越文化》、《生活之舞蹈》、《空间关系学手册》等书。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20余年,著译逾1,100万字。著作有《中华文明撷要》(汉英双语版)和《创意导游》(英文版)。电视教学片有《实用英语语音》。译作逾40种,要者有:《思维的训练》、《文化树》、《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麦克卢汉书简》、《传播与社会影响》、《新政治文化》、《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模仿律》、《莱文森精粹》、《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伊拉斯谟传:伊拉斯谟与宗教改革》。
一、一代宗师
经过20世纪初的酝酿、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传播学在美国加速发展。
20世纪以后,人类学摆脱了博物学、殖民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羁绊,经历了文化相对论和功能主义的“科学”发展之后,成为传播学的基石之一。
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1914-2009)横跨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成为跨文化传播(交际)学的奠基人。不过,他紧守的重镇始终是人类学。
霍尔创建了宏大的理论体系,提出深刻的忠告,这与他的学术履历和职业生涯密不可分。他是理论实践并重、书斋田野兼顾、学者顾问合一的多学科的横向人才和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