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肺不张

盘状肺不张

中文名 盘状肺不张
目录导航

概念

盘状肺不张又称为线状肺不张,首先由Laurell(1926年)与Hulten(1928年)报告某些腹部疾病的肺底可出现线状阴影,Fleischner尸检认为此乃肺内线状肺不张,其称之为腹部疾病合并的直线状肺不张,故又称为Fleischner线。

原因

多由于膈下病变或在上腹部手术后,引起肺野呼吸运动障碍,横膈活动度减弱,使少量的分泌物阻塞于细小支气管,而引起肺底部的亚肺段性不张。或由于病变使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萎陷。

X线表现

1、常见于膈顶上方,呈横行索条状影,往往可近达胸膜面,但从不穿过叶间裂。宽约0.2-0.3厘米,长2-6厘米(有些文献注的是1-4厘米),并可随呼吸上下移动。

2、侧位胸片此影多靠前部,也可在后部。于胸部左右转动时仍可见到,但于前弓位或后倾位时则消失。

3、病变多单侧(尤其是右侧多见),也可双侧。常为单一的,偶尔见多数短的线形阴影,此为不张的肺段发生在不同的肺野平面上所致。

意义

1、有盘状肺不张,首先应考虑为膈下病变为膈下脓肿、肝癌、肝硬变、胰腺炎、腹内肿物等。由膈下脓肿、腹部炎症等引起者多为急性,于横膈运动恢复正常后,不张自动消失。由腹部占位性病变引起,如肝脾肿大等,则多为慢性,不张可伴随纤维化,长期存留。

2、盘状肺不张也可见于某些心脏病,少数可由于急性胸膜炎的反射作用使横膈运动减弱导致。在肺梗死病例中亦常并发此阴影。因此勿误为肺炎或其他病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