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寰 广东兴宁人,1922年
生。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
系,同年9月考取中国航空公司任
气象员。
1949年,陈在香港参加组织
“两航”起义,是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成员之一;起义后在民航政治机关
和运输服务部门工作45年。这期
间,为反映新民航建设事业,写过不
少文章。1984年离休后,返聘于民
航总局史志编辑部,参与主编《当代
中国的民航事业》和《中国民航的改
革开放》两书,并为《中国航空史》撰
稿。
陈耀寰长期从事业余写作。
1945年,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办的
《民主周刊》“重庆航讯”专栏特约撰
稿人。1946年春,任台北市《人民导
报》编辑。其后,为重庆《新华日报》,
上海、香港《大公报》和广州《世界新
潮》杂志等撰稿。1983年至1989
年,任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特约
记者。
陈在青年时代爱好美术。抗战
期间曾致力新兴木刻运动,并被选
为全国木刻研究会理事。1983年以
后,积极参加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
和中国民航书、画、影协会组织的各
项活动。
1989年,其素描画《雪泥集》
问世;1990年所著《银翼处处――
中国大陆、台湾省及香港地区民航
史略》一书,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
版。
(飞鸿集》名题签代序题记银 翼 篇北京―拉萨试航记――访问参加试航的“北京号’飞行组在祖国的航空线上飞向柴达木盆地――北京―塔尔丁试航散记和平与友谊的航线春节访北京机场在首都机场建设工地银翼处处飞――“一.五”期间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中国民航画册》前言访“三八红旗手”康淑琴银翼翩翩阡陌间――我国民航大力支援农业天空海阔任飞翔银翼篇――民航飞机支援农业散记荒山秃岭披新装――记飞机在阳江播种造林活跃在农业第一线的民航飞机飞机治虫记日航印象考察日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回忆宾至如归行见银翼翱翔鹭岛间――厦门高崎机场兴建侧记交通先行论短长――全国交通技术论证会略记旧雨同窗忆华年――王锡爵访问记“凤凰”的起飞――三访徐柏龄认真做好民航史志编写工作――在第一次民航史志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台湾民航概况迅速发展的香港航空货运业澳门民航史话(银翼处处)后记壮 举 篇透视中航公司――看迫迁飞机修理厂问题记罗青长谈“两航”起义――给《北飞行动》摄制组当个“参谋”天高任鸟飞――纪念“两航”起义35周年飞向光明历史的足迹――为“两航”起义40周年而作鹰击长空竞自由――记吕明同志缅怀朱汉明同志中国近代民航事业的先行者――陈卓林和刘敬宜志在蓝天的赤子――记陈文惠生平记廖仲爽与央航起义悼念陈达礼同志缅怀起义 共创未来山 河 篇西宁见闻酒泉三日哈密印象李家社的春天嘉兴南湖掠影江南纪行长春漫记松花江畔喜迎春北京西山风景区姑苏城外寒山寺灵岩山访古忧思录万盏银灯耀眼明――长春电影制片厂参观记暮春游颐和园古迹林立话西安畅游北京西山八大处卢沟桥漫步旧地重游话重庆西湖秋色羊城菊展纪盛豫北散记都江堰纪行扬州行山乡巨变――福建永泰见闻大连的活力镜泊湖纪游香港的年景丹佛之旅――参加北美浙大校友年会日记仰 止 篇风落雷转 一挥而成――刘海粟谈画如沐春风60年――悼念版画家李桦只研朱墨作春山――记宗其香和他的画南国幽兰展素心――悼念木刻家荒烟兄忠诚革命 壮怀激烈――纪念罗卓才同志无尽的追思刘芷庄先生事略回 眸 篇难忘的岁月细流聚汇 海纳江河难忘的支持与鼓舞――《中国学生导报》与浙大学运抗日战争后期木刻艺术在贵州的传播从军・劳军战地服务――记抗战胜利前夕浙大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烽 烟 篇一页日历一株草伏尔加河胜利之夜――在重庆的一页日记重庆风雨杭州行台湾,“美丽之岛”?台北妇女素描台湾中南部去来欧阳予倩在台湾“二・二八”事变始末记“身份证”“闲情”辩高雄掠影美帝军事侵台实况・〔附录〕“文革”时期的一封家书――谈谈读书方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