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构造

目录导航

地球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内部究竟何种模样,现代的科学水平还不可能从地球深处取样加以确认。不过,地质学家可以根据地震波传递的信息,判断出地壳之下还分成地幔、地核。地球是由不同状态、不同物质的圈层构成的。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组成。地球表面则由水圈和大气圈所包围,后两者又维系着生物圈的存在。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呈球形。地球之所以成球状,是由于自身所具有

的重力,把物质向中心吸引的缘故。天体越大,其所具有的重力

也越大。所以,直径为数百千米以上的天体是通过重力的作用形

成球状的。而在赤道方向上则呈扁平形状,那是因为地球在自转,

自转轴与垂直方向上有离心力的作用,向中心方向拉的重力与向

外侧拉的离心力的平衡决定了地球的形状。

 

 

 

地壳

  地壳是包裹着整个地球内部的薄壳。质量只占全球的0.2%。

 

大陆地壳与海底地壳有明显的差别。洋壳极薄,厚度2~11 千米

(包括海水),平均约7 千米,密度3~3.3克/厘米3,主要由玄武

 

岩和辉长岩组成,上面有极薄的深海沉积物覆盖。与此相反,陆

壳则较厚,约15~80 千米,平均35千米,密度2.7~2.8 克/厘

 

米3,由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

 

 

 

 

 

 

地幔

 

  地幔是地球最厚的一个层面,占了地球质量的68%左右,它的密度由外至内逐渐增大,外部密度为3 克/ 厘米3,内部密度为5.4 克/ 厘米3。这一层面从地壳下一直延伸到2900 千米外,由各种不同的矿物质组成,其中以橄榄石、辉石和长石居多。

  地球的核心——地核

  地核是指地球内部位于地幔之下的核心部分。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深度定为2891千米。据推测外地核可能由液态铁组成,其中可能含镍约10%,并有大约15%较轻的元素,如硫、硅、氧、钾、氢等。内地核应为刚性很高的,在极高压(3.3 × 1011~3.6 × 1011 帕)下结晶的固体铁镍合金组成。地核质量占地球全部质量的33%。

  地球的自转

  在地上站着的人感觉不到运动,但人所站立的地球却一刻不停地在宇宙中旋转。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陀螺。现在地球能自转着,不是因为外力的作用,而是由于地球在诞生时就具有的旋转能量依然存在。另外,由于制止地球转动的力与地球的旋转能量相比太小,虽然过了45 亿年的时间,但地球还是以一天为周期在自转着。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年”,而地球自转则形成了昼夜变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