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8月10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保险公司职员。中学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在此期间加入了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190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转向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1904年与麦克斯·阿德勒一起创办了《马克思研究》期刊。
1906年旅居德国柏林,后加入德国籍。同年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的编辑工作。1907起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前进报》的编辑工作。
一战期间站在考茨基主义的中派立场,坚持与社会帝国主义者实行统一。1915年被动员参军,到意大利进行前线作战。1917年4月参加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并担任党的执委会委员。十月革命后,他反对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事实上帮助了反动当局扼杀德国革命运动。1918-1922年担任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自由报》的编辑并成为该党实际上的首领。1920年反对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左派与德国共产党合并,1922年竭力促成他所领导的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右派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并且成为该党领袖之一。
1923年和1928年两度出任魏玛共和国财政部长,1924年当选为议员。1927年提出了“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理论。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流亡丹麦、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等地,1938年到达巴黎。1940年法国沦陷后被引渡给德国秘密警察。1941年2月10日在狱中去世。其生前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批判者柏姆—巴维克》(1904)、《金融资本》(1910)等。
作为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希法亭在批判庞巴维克的过程中维护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著作《金融资本》对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初步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思想,对布哈林、列宁的帝国主义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但他并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康德主义、马赫主义调和起来的倾向。他提出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为社会改良主义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得到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托洛茨基分子、布哈林分子的支持。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