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理论篇
第一章 语言本质理论
1.1 结构主义的观点
1.2 语言的交际功能
1.3 乔姆斯基的观点
第二章 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理论(Ⅰ)
2.1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2.2 心灵主义的习得理论
2.3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4 斯温纳的语言“输出假设
2.5 错误分析
2.6 第二语言(外语)阅读过程模式
2.7 第二语言(外语)聆听信息处理模式
第三章 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理论(Ⅱ)
3.1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
3.2 外语交际策略的研究
3.3 影响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因素
第四章 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外语教学
4.1 外语教学法的创立
4.2 来源学科理论的作用
下编 研究方法篇
第五章 英语教学研究方法的类型
5.1 什么是英语教学研究
5.2 英语教学研究的分类
第六章 研究课题的确定
6.1 源于教学实践和个人兴趣的研究
6.2 源发于理论和实验性研究的课题
6.3 研究可行性的分析
6.4 文献阅读和研究题目的产生
6.5 假设的设立
第七章 数据收集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7.1 受试的选取
7.2 自变量、因变量的确定和无关变量的控制
7.3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建立
7.4 实验条件的控制
第八章 研究的设计——观察法
8.1 开放观察法
8.2 参与性观察法
第九章 研究设计——调查法
9.1 问卷调查
9.2 访谈调查
第十章 研究设计——个案研究
10.1 个案研究的目的
10.2 个案研究使用的方法
第十一章 研究设计——实验法
11.1 实验研究的三成分
11.2 实验设计
11.3 实验研究的分类
第十二章 数据分析(Ⅰ)
12.1 研究资料分类
12.2 研究资料数字化和图表化
第十三章 数据分析(Ⅱ)
13.1 假设检验的目的
13.2 提出统计假设
13.3 选定显著水平
13.4 决定单侧或双侧检验
13.5 统计量和统计量的特定分布
13.6 三种假设检验的类型
第十四章 英语教学研究的实施
14.1 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14.2 研究报告的撰写
附录l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参考文献
因此,语言输出活动是学习者为进行交际使用新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尝试,是他们使用中继语来交际的过程,他们可以通过语言输出看看他们提出的结构和形式是否行得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输出活动为学习者进行尝试自己提出自己的假设,检验自己的假设提供了机会。如果没有语言输出活动,学习者不能获得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的反馈。
斯温纳还认为语言输出有促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反思的功能。当我们说输出有检验假设作用时,我们认为输出本身就是假设。因此,语言输出就是学习者对如何使用语言形式去表达某一意义的猜测。这里我们没有提问过教学者,他们的假设是什么,但我们从他们的语言输出去推测他们的假设。在某种情况下,学习者不但揭示了自己的假设,而且用语言对假设进行反思。这种使用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能促进学习者控制和内化语言。斯温纳在她的文章中还以自己做的实验来证实这一看法。
2.4.2.斯温纳的输出假设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斯温纳的输出假设对外语教学有一定启示。由于语言输出活动能帮助学习者提高其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在使用语言时存在的问题,使学习者能有更多机会来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以语言对假设进行反思,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言输出对二语或外语习得都是必需的。在外语教学中恰当地安排适当的语言输出活动能促进语言学习,特别是有利于语言正确性的掌握。因此,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在教材编写方面,我们都要设计多种交际性的语言输出活动,以促进学生语言产生能力的培养。
对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少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论述。桂诗春老师认为(桂诗春1997)在21世纪里外语教师要迎接多方面的挑战,他们不但要学习各种新的方法,而且要学习创建这些新方法的相关学科。对多学科知识的掌握(versatmity)已成为合格外语教师的必要条件。掌握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能使我国的外语教师总结和概括我们这一学习英语人口大国英语教学中的经验并能使之提高到一个理论的高度。桂诗春教授是从学术的角度,从目前我国主要外语期刊刊登外语教学论文的质量和数量的研究出发,怀着对我国应用语言学或称作外语教学研究的考虑和关切,高瞻远瞩提出以上21世纪外语教师的要求的。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质量可以说还存在着较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不少学生在初中、高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但他们只学到一些英语的语言知识;到了要使用英语的时候,很多人既不能听懂也不会说英语。这些问题不仅为专家们所注意,也为一些领导人所重视(李岚清1997)。要解决好外语教学的问题,教师问题是个关键。
为了了解目前英语教师工作现状,及其对我们培训课程的意见以及他们目前急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在深圳市教育系统和我们研究生班里作了一个120人的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