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超声

功率超声

中文名 功率超声
类型 专有名词
目录导航

简介

超声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功率超声和检测超声两大领域。其中,用超声波使物体和物性发生变化的功率应用,称为功率超声(power ultrasound)。

功率超声波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大功率超声波的产生,功率超声波技术的机理以及功率超声波的应用。功率超声波主要应用于超声波声化学、超声马达、超声悬浮、超声治疗。

原理

功率超声技术室以物理、机械振动、电子材料等学科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之一。它是以超声波能量使物体或物性某些状态变化的应用技术。[1]

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等具有具有特殊的潜在能力。

大功率超声波的生产,基本效应和技术应用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工作频率除应用较广低频(60 kHz 以下)以外还发展了较高频率(几百千赫)的大功率超声波换能器。功率容量为几十到几百千瓦,声强由每平方厘米几十到几千瓦。

在功率超声领域,声能的产生主要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即流体动力法、压电效应法、磁致伸缩效应法。

流体动力型超声发生器包括:气流声源和流体液体动力发生器声源两种。

发展

1964年,中国物理学会内就成立了声学学会,它的成立团结了全国声学工作者,对促进国内声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在中国电子学会内又成立了应用声学学会,随着我国声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里的发展,由汪德昭教授、马大猷教授、应崇福教授、魏荣爵教授、魏墨盦教授等科学家共同协商,声学学会和应用声学学会合并。

1985年成立了中国声学学会,学会办公室至今仍设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内。

1986年成立了功率超声波分会,分会是中国声学学会属下专门负责大功率超声波分科学术活动的学术机构。

分会现有会员100余人,团体会员近30个单位。分会的机构是分会委员会,委员均为来自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长期从事功率超声波领域研究、教学、生产、应用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

应用

 功率超声技术是以物理、机械振动、电子材料等学科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之一。它是以超声波能量使物体或物性某些状态变化的应用技术。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等具有具有特殊的潜在能力。[2]

超声化学

超声波声化学设备超声化学是声学与化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声学和化学的前超声马达沿学科之一。超声化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利用超声加速和控制化学反应、提高反应产量、降低反应条件以及引发新的化学反应等。

超声马达

  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某种模式的机械振动,然后通过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子运动。超声马达的优点是转速低、转矩大、体积小、重量轻、应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功率密度大、无电磁干扰及便于控制。

超声悬浮

  声悬浮技术是利用强驻波声场中的声辐射压力与悬浮物体的重力相平衡,从而使其稳定地悬浮在声场中或在声场中移动的技术。声悬浮装置包括一切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强驻波声场的声学空间,包括一维、二维和三维声场以及气体和液体中的驻波声场。

超声治疗

超声波治疗  超声治疗的应用范围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肌肉损伤、劳损、肩、颈、腰腿痛及腱鞘疾病和骨关节等病。超声的作用主要是消炎、止痛等,基本上属于超声理疗的范围。除此以外,超声外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超声外科手术、超声治疗癌症、超声溶血栓、超声粉碎结石、超声针灸、超声粉碎脂肪减肥、超声穴位治疗以及超声洁牙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