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r
Mangar。
马嘉人南亚尼泊尔民族之一,也是印度锡金邦的民族,主要住在道拉吉里(Dhaulagiri)山岳的西侧和南侧,操藏-缅语系语言。北部马嘉人是喇嘛教徒。南部马嘉人深受印度教影响。他们与古隆人(Gurung)、拉伊人(Rai)和其他尼泊尔种族集团一起,在英国和印度军队中,享有廓尔喀士兵的称誉。
亦称
马嘉尔族、“玛嘎族”,根据尼泊尔2001年的人口统计,1,622,421人自认属于马嘉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4%,是全国最主要的原住民族。
根据尼泊尔2001年的人口统计,1,622,421人自认属于马嘉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4%,是全国最主要的原住民族。
马嘉人主要分布于尼泊尔中西部山区,主要住在道拉吉里(Dhaulagiri)山岳的西侧和南侧,如Palpa、Tanahu、Myagdi、Pyuthan和Rolpa等地,以巴尔巴县最为集中。他们的祖居地被称作Magarat。他们最早分布在尼泊尔西部,后因随廓尔喀人征战有功,被分配东部土地,因此尼泊尔东部近锡金一带也有分布,甚至印度加尔各答也有他们。是尼泊尔的最大非印度教民族。
由其保留的萨满教传统来看(保持崇拜“公公神”和“婆婆神”的传统信仰),马嘉人可能源自西伯利亚。在被沙阿王朝征服前,有一些土邦国家在尼泊尔中部,称乔比西联盟,最强大的帕尔帕,是马嘉人建立的,后被吸收入廓尔喀人人口。
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使用马嘉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不少人兼用尼泊尔语。无文字。
北部马嘉人是喇嘛教徒。南部马嘉人深受印度教影响。多信印度教,但仍保持崇拜“公公神”和“婆婆神”的传统信仰,唯多尔帕地区的马嘉人信仰喇嘛教(见藏传佛教)。
廓尔喀王朝统一尼泊尔之前,马嘉人曾在中西部山区建立过强大土邦。
一般在本族范围内通婚,凡与外族通婚的女子便失去马嘉人的身份。婚姻常由父母包办,实行一夫一妻制,尤尚姑表结亲(见交错从表婚)。有抢婚和夺妻的风俗。
低下。
死者以水葬为主,极少数在河边火化。
有相当一部分人保留着因功受赏的封地。封地世袭,不向国家纳税,可以任意出租。
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旱稻、小麦、玉米等;饲养家畜家禽。不少青年出国当雇佣兵。 他们与古隆人(Gurung)、拉伊人(Rai)和其他尼泊尔种族集团一起,在英国和印度军队中,享有廓尔喀士兵的称誉。
- (中文)尼泊尔民族博物馆对马嘉人的简介
- (英文)尼泊尔人口报告-2002年
- (英文)Rastriya Janajati Bikas Samiti
- (英文)Nepal Federation of Indigenous Nationalities
- (英文)Magar Studies Center
- (英文)One Day of War; Shushila Magar
- (英文)Revolutionary Autonomous Region Declared in Western Nepal
- (英文)magar, Dor Bahadur. (2004). People of Nepal. Kathmandu: Ratna Pustak Bhandar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