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哲学

新哲学

中文名 新哲学
品牌 大象出版社
页数 326页
出版日期 2003年10月1日
定价 33.5元
目录导航

图书目录

自然、人与世界共同体

自然与人

天人简论

道德的谱系与类型

“共生律”:人类生存的简明法则

虚拟世界中的“真实性”:网路人际关系与自我认同

中国哲学:探索与新视角

新思想史:整合经学与子学

春秋思想史论(上篇)——哲学突破的历史进程

康有为的进化观与自强、种族论及乌托邦

不同地域中的诠释意识

情境化的诠释学与诠释学的本土化——以“情境”和“语境”为中心的展开

中国阐释学中阐释的相对性及其正当性构造

佛教史上的诠释学问题

东亚认同?历史回顾与当代视野

“东亚”概念和儒学

想像的和实际的:谁认同“亚洲”?——关于晚清至民初日本与中国的“亚洲主义”言说

知识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从马克思到曼海姆

思想史方法论(上)

一、思想史的对象和范围

二、思想史:精英的与民众的

三、新范式与思想史的扩展

四、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自我认识及回应

五、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历史语境与当下语境

编后记

编辑推荐

统一物究竟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还是则鼎立的三个方面构成的,对于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中外哲学史上,一直有着不同看法。在中国,《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明显是二元论,而《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强调的便是三元。西方哲学偏爱二元二分,已是人们熟知的常识,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却大谈其“中道才是德性”。

目录

学说广场

对立和鼎立/庞朴

能力本位论与21世纪实力主义文化预期/韩庆祥

中国哲学:摸索与新视角

春秋思想史论(下篇)──哲学突破的历史进程/余敦康

隐秘的颠覆──透视儒家的道德主义面目/唐文明

王廷相思想中的规范与人性──以人性论、修养论为中心/马渊昌也

刘宗周与明代理学的基本走向/崔大华

为中国哲学开生面──孟旦(Donald J. Munro)先生治学简介/刘笑敢

“公私”观念与社会史

公与私:先秦的“立公灭私”与对社会的整合/刘泽华

古代“公天下论”的构成/张分田

公私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以晚清上海为例/李长莉

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刘畅

古代“士”阶层与公共生活

先秦“士”阶层的形成、自我意识及原创性/王中江

汉代知识的性格与知识分子/斋木哲郎

中世的士大夫:三国、西晋政治史与军师和清谈家/葭森健介 末崎澄香

明代知识分子论:以林希元为例/小岛毅

思想史方法论(下)

上天入地:思想史的边界与方法/高瑞泉

晚清汉学谱系与近代中国学术和思想/史革新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前景/萧功秦

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回顾/欧阳哲生

代际理论及其运用/焦润明

关于思想史的思考方法──类型、范围、对象/丸山真男

思想史:它的意义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史华慈

哲人新知见辑录(一)

严复重要佚文、书札

编后记

作者简介

王中江,1957年生。男,汉族。河南省汝州市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优秀专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兼职教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