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儿风是中国杭州方言杭州话中「跟风」的意思,反映了杭州人的一种比较喜欢凑热闹的心态。
杭州的一些汽车、旅游俱乐部就是以「杭儿风」命名。
政府和杭州本地的报纸也经常以「杭儿风」形容一些在本地引起轰动的事件,比如西博会、动漫节、休博会。
在市民生活中,杭儿风更趋向於解百、杭百大等购物中心流行的款式和打折活动,或者一些特色食品小吃,(曾经)流行的有:土家掉渣饼、臭豆腐、必胜客等等,或者如自驾车出游,去塘栖采枇杷,去余姚和慈溪采杨梅之类的活动。
杭儿风然而有时成为市政府搞「面子工程」的贬义词,以及批评杭州人盲目从众,不思进取,小家子气的词汇之一。
中共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用「杭儿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形容杭州传统人文特色中颓废的一面。
由于一系列大型活动的举办使得「杭儿风」越刮越盛,影响甚至超过本地,「杭儿风」的贬义色彩渐渐淡化,而多了形容杭州人特立独行、勇於创新的成分。
说起“杭儿风”,几乎成为杭州民俗文化的关键词之一。被俗解为“爱凑热闹,爱扎堆,爱跟风,风风火火来无头,去无影”的“杭儿风”,是杭州一种有悠久传统的社会风气,它是指在杭州出现了某种社会现象后,因为这种现象本身的可推广性和杭州人的追捧,以至于风行一时。如何看待“杭儿风”?对杭州人来说,可谓百感交集,既要承认它盲目跟风的短处,也要肯定它见贤思齐的益处。当然对于这种扎根于此的文化,大家赋予其最多的情感,还是善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