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中文名称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院长 沈兵
目录导航

发展历程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

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004年,医院整体移交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

2018年12月4日,入选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2019年8月,3100平方米集基本技能培训、临床OSCE考站、授课研讨、AR/VR虚拟技术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临床教学中心投入使用。

2020年7月,36708平方米集临床、基础和转化为一体的临床医学科创园区正式揭牌投入使用[1]

医院简介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截至2024年6月,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1860张,出院人数逾11万,手术例数逾8万,平均住院日5.38天,申康关注病种排名前五的有14个,近三年获批上海市首次开展新技术14项[1]

医院下设有颜德馨中医医院,拥有34个病区、18个职能科室、17个临床一级科室、28个二级科室、10个医技科室,开设82个专科、专病门诊和179个专家门诊。

作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拥有硕士点、博士点30个;设内、外、妇、儿等21个教研室,承担着医学本科、研究生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任务,年授课数为3000多学时。在职职工1678人,其中教授和正、副主任医师180余名,拥有国家级、市部级专业学术委员近50名,硕导、博导50名。

医疗设备先进,包括:64排螺旋CT在内的3台CT,1.5t核磁共振、2台平板式DSA、3台DR、2套CR、数字胃肠机,ECT、全自动血流分析流水线、流式细胞仪、4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声胃镜、准分子激光仪、血液净化等大型仪器和ICU、CCU监护系统,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全院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近四亿元。

医院坚持“质量建院、人才立院、科教兴院、文化荣院”的办院方针,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中医心脑血管病诊治中心、眼科视觉复明中心、医学护理学科、上海市急救创伤中心;逐渐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和专业,引进与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显著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是市北地区唯一干部医疗保健定点医院。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换角膜移植三联手术,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性玻璃体手术和综合治疗;中医活血化瘀和抗衰老研究、冠心病和房颤介入治疗;急慢性胰腺疾病、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肝、胆、胰系统慢性炎症、结石、肿瘤的内镜下介入治疗;复杂性骨肿瘤手术治疗、多椎体肿瘤切除置换术;泌尿系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微创手术治疗;脑部肿瘤的微创手术、呼吸系统疾病的介入诊断治疗、骨髓瘤的诊断治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医疗水平

医院拥有螺旋CT、核磁共振、DSA、ECT、数字胃肠机、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准分子激光仪、血液净化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和ICU、CCU监护系统,医院管理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全院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近两亿元。

医院长期坚持质量建院、人才立院、科教兴院的方针,逐渐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中医心脑血管病及眼科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原铁道部重点学科6个-眼科、中医科、内分泌科、骨科、心血管科、血液病科。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换角膜移植三联手术、中医活血化淤和抗衰老研究、多椎体肿瘤切除置换术、妇科腔镜肿瘤根治术、膀胱肿瘤切除回肠新膀胱再造术、冠心病和房颤介入治疗、喉癌切除术后语音重建等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心脏不停跳搭桥、肿瘤介入治疗、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口腔种植牙、血液病研究等具有较强特色;心肌梗塞、脑出血性疾病、严重复合伤的绿色通道快速反应救治及糖尿病强化治疗在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医院拥有博士点3个,硕士点14个,承担着大量的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大批医学专业技术人才,是市北地区唯一的干部医疗保健点。

专科特色

市重点学科

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

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

创伤急救中心

护理学科

院重中之重学科

消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眼科

骨科

心血管内科

胃肠内科(隶属于消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肝胆胰内科(隶属于消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消化内镜中心(隶属于消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肝胆胰外科(隶属于消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院重点学科

影像医学中心

神经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

内分泌科

泌尿外科

核医学科(隶属于影像医学中心)

放射科(隶属于影像医学中心)

B超科(隶属于影像临床医学中心)

介入科(隶属于影像医学中心)

神经外科(隶属于神经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

神经内科(隶属于神经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

康复科(隶属于神经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

院特色学科

检验科

呼吸内科

急诊危重病科

口腔科

甲乳科

其他学科

胸心外科

妇产科

肿瘤及放射治疗科

肾病-免疫科

耳鼻咽喉科

麻醉科

血液科

儿科

老年科

皮肤和性病科

心身疾病科

临床药学科

病理诊断科

营养科

整形美容科

学科群

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

机构设置

职能科室

监察处

科研教育处

审计处

护理部

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处

院内感染和疾病控制处

退休人员管理处

中医药发展和管理处

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处

人力资源处

信息管理和统计处

财务处

医疗设备和材料管理处

医疗事业处

后勤保障处

医疗资源发展处

保卫科

基本建设管理处

临床科室

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 神经外科

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 SICU

急救创伤中心 骨科

护理学科 甲状腺乳腺科

心血管内科 胸外科

普外科 耳鼻喉科

泌尿外科 麻醉科

内分泌科 血液科

妇产科 呼吸内科

肾脏内科 儿科

口腔科 干部科

消化内科 皮肤科

介入科 精神科

神经内科 康复医学科

肿瘤科

医技科室

检验医学部 超声室

核医学科 病理科

药剂科 放疗科

放射科 营养科

科研项目

胰腺疾病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诊治

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性玻璃体手术和综合治疗

角膜移植术,白内障摘除术,眼眶病与眼整形治疗

冠心病和房颤介入治疗

复杂性骨肿瘤手术治疗,脊柱疾病微创手术

中医活血化瘀抗衰老研究

护理流程优化设计及专科护理建设

影像诊断与血管病介入治疗

脑部肿瘤的微创手术,脑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

糖尿病强化治疗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泌尿系疾病微创治疗

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及种植牙技术

呼吸系疾病的介入诊断治疗

急危重症疾病一体化治疗妇科肿瘤微创治疗

医院领导

党委书记

费苛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1983年8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医学学士。历任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胸外科副主任、主任。2000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

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胸心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主编专著1本,参编著书5本。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2001年起走上党政管理岗位,经历过多项国内外管理培训及挂职锻炼。曾任上海华东医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现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曾获上海市青年医师第一届“银蛇奖”提名,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党委副书记、院长

沈兵[1]

副院长

谭江平,男,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198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学士。现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政副院长。兼任铁道学会普外科学组主任委员,上海市肿瘤外科及跨学科治疗专业组专家委员,上海市医院管理协会理事,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专家。

外科专业领域主要从事普外科消化道肿瘤外科治疗,下消化道肠镜检查与治疗,微创外科治疗,外科重危抢救及治疗等。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参编著书4本。各类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2005年-2006年就读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医院管理EMBA班,2007年就读美国哈佛院长管理班。

副院长

陈正启,骨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骨科硕士。历任骨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1997年起走上医院管理岗位,经历过多项国内外管理培训及挂职锻炼。曾任科教科科员、副科长、科长、管理办主任、院长助理。现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曾获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提名奖、中国铁道学会部级先进个人称号。

党委副书记

沈迎春,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1965年1月出生,1987年8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多年,任上海市卫生局妇女委员会委员,闸北区青年专家联谊会委员。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诊断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1998年走上管理岗位,曾在国内外多次接受管理知识的更新培训,历任医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主任,1993年荣获同济大学首届“十佳医院管理工作者”称号。2006年8月任医院党委副书记,2008年12月兼任工会主席,2009年3月当选为院纪委书记,获07-08年度上海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称号。

副院长

程英升,男,1966年12月生。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兼任医院影像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目前担任同济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生导师与影像医学和核医学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生导师;

世界胃肠介入学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放射专科委员会介入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科委员会委员等;《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常务编委、《介入放射学杂志》常务编委、《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人等职。重点管理领域为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教管理,擅长医院核心竞争力评估、绩效评估、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等。

副院长

郑军华,男,1965年3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泌尿外科主任。兼任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慢性前列腺炎协作组织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泌尿外科质控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上海市泌尿外科专家会诊中心专家,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任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编委、高等医学院校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及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人。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朱燕刚,2024年6月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

医院荣誉

集体荣誉

2018年 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2]

二〇〇九年度医院获得的各项荣誉

2008年度各支部和科室获得荣誉

2008年度医院获得荣誉称号

1999年 医院荣获全国“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百佳医院”称号

1998年 医院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规范服务行业建设“红旗单位”称号

1997年 医院获评上海市文明规范行风建设“红旗单位”荣誉

1996年~2007年连续七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1]

1993年 医院卫生部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2006年度医院集体荣誉档案

2005年度医院集体荣誉档案

2004年度医院集体荣誉档案

2003年度医院集体荣誉档案

2002年度医院集体荣誉档案

2001年度医院集体荣誉档案

2000年度医院集体荣誉档案

1999年度医院集体荣誉档案

个人荣誉

二〇〇九年度我院个人获得的各项荣誉

2008年度个人获得荣誉

2006年 刘建初荣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06年 盛敏杰、李智、吴招兄荣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优秀党员称号

2006年 施雁荣获上海市护理科技三等奖

2006年 朱玉芳荣获新疆库尔勒市委、市府颁发的“2006年度上海市‘银龄行动’优秀老年志愿者”;获上海市老龄委颁发的“上海——新疆第四期‘银龄行动’志愿者”…

2005年 吕中伟荣获上海市第十届银蛇奖提名奖

2004年 盛敏杰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十佳医生”荣誉称号;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

2003年 顾小萍荣获全国职工医院优秀院长

2003年 顾小萍荣获全国巾帼功勋女院长

2003年 顾小萍荣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状

2003年 颜德馨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

1999年 颜德馨:荣获第三届上海市医学荣誉奖

1999年 叶强:荣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状”

2005年度医院个人荣誉档案

2004年度医院个人荣誉档案

医院宗旨

以人为本,秉承“弘扬医德、尊重科学、诚信求精、毕生奉献”是医院的办院宗旨,医院广纳海内外具有专业权威医学专家、生殖整形外科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实现了“科科必专业,人人必专长”的办院初衷,真正做到“专科专病专治”。

患者至上

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权与知情同意权。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关怀。

绿色医疗

为患者就诊提供最大方便,实行“无假日门诊”,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布局和便捷就诊的合理流程,实现全程导医服务的绿色通道, 全力营造舒适、温馨的绿色医疗花园, 建立诚信、理解、和谐的医疗环境。

人文服务

视患者为亲人,营造高品位的人文关怀,从患者舒心、方便、安全、满意的服务出发,倡导“一患、一医、一护”的绿色护理,创建“无烟输液室”,开设 24 小时专家咨询热线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